阶段示范性金考卷(十二)
本卷测试内容:选修3-4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第1、4、5、6、7、8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在第2、3、9、10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下列物理现象中:
(1)春天里在一次闪电过后,有时雷声轰鸣不绝; (2)“闻其声而不见其人”;
(3)学生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
(4)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急驶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 这些物理现象分别属于波的( ) A. 反射、衍射、干涉、多普勒效应 B. 折射、衍射、多普勒效应、干涉 C. 反射、折射、干涉、多普勒效应 D. 衍射、折射、干涉、多普勒效应
解析:春天里在一次闪电过后,有时雷声轰鸣不绝,是声波的反射;“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是声波的衍射;学生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是声波的干涉;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急驶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是多普勒效应,故选项A正确.
答案:A
2.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白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黑白相间的条纹 B. 用红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红黑相间的条纹
C. 用红光照射一条狭缝,用紫光照射另一条狭缝,屏上将呈现彩色条纹 D. 用紫光作为光源,遮住其中一条狭缝,屏上将呈现间距不等的条纹
解析:用白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彩色条纹,选项A错;红光双缝干涉的图样为红黑相间的条纹,选项B正确;红光和紫光频率不同,不能产生干涉图样,选项C错;遮住一条狭缝时,紫光将发生单缝衍射,形成衍射图样,选项D正确.
答案:BD
3. 以下物理学知识的相关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 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是利用了光的偏振 B. 变化的电场周围不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
C. 交警通过发射超声波测量车速是利用了波的干涉原理
D. 狭义相对论认为,在惯性参考系中,光速与光源、观察者间的相对运动无关
解析: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是利用了光的薄膜干涉,A错误.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恒定的磁场,B正确.交警通过发射超声波测量车速是利用了波的反射原理,C错误.狭义相对论认为:在惯性系中,以任何物体做参考系光速都不变,D正确.
答案:BD
4. 一列简谐横波以1 m/s的速度沿绳子由A向B传播.质点A、B间的水平距离x=3 m,如图所示.若tπ
=0时质点A刚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其振动方程为y=2sin2t(cm).则B点的振动图象为下图中的( )
x
解析:由A点的振动方程可知:A=2 cm,T=4 s.振动由A传播至B所用时间为Δt=v,解得Δt=3 s,可见B点在t=3 s时起振,因A点的起振方向向上,故B点的起振方向也向上,所以B点的振动图象为B.
答案:B
5. 如图为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1=0(图中实线所示)以及在t2= s(图中虚线所示)两个时刻的波形图象,已知t2-t1 A. 波沿着x轴负方向传播 B. 波的传播速度是100 m/s C. 在t3= s时刻,质点a的速度为零 D. 在t= s时刻,x=64 m的质点在波谷位置 Δx 解析:由波动图象的特点分析求解.由于t2-t1 答案:B x 6. 如图,A光束由红光和蓝光组成经过半圆形玻璃砖后分为P、Q两束,关于P、Q两束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阶段示范性金考卷(十二) 本卷测试内容:选修3-4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第1、4、5、6、7、8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在第2、3、9、10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下列物理现象中: (1)春天里在一次闪电过后,有时雷声轰鸣不绝; (2)“闻其声而不见其人”; (3)学生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 (4)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急驶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 这些物理现象分别属于波的( ) A. 反射、衍射、干涉、多普勒效应 B. 折射、衍射、多普勒效应、干涉 C. 反射、折射、干涉、多普勒效应 D. 衍射、折射、干涉、多普勒效应 解析:春天里在一次闪电过后,有时雷声轰鸣不绝,是声波的反射;“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是声波的衍射;学生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是声波的干涉;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急驶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是多普勒效应,故选项A正确. 答案:A 2.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白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黑白相间的条纹 B. 用红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红黑相间的条纹 C. 用红光照射一条狭缝,用紫光照射另一条狭缝,屏上将呈现彩色条纹 D. 用紫光作为光源,遮住其中一条狭缝,屏上将呈现间距不等的条纹 解析:用白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彩色条纹,选项A错;红光双缝干涉的图样为红黑相间的条纹,选项B正确;红光和紫光频率不同,不能产生干涉图样,选项C错;遮住一条狭缝时,紫光将发生单缝衍射,形成衍射图样,选项D正确. 答案:BD 3. 以下物理学知识的相关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 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是利用了光的偏振 B. 变化的电场周围不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 C. 交警通过发射超声波测量车速是利用了波的干涉原理 D. 狭义相对论认为,在惯性参考系中,光速与光源、观察者间的相对运动无关 解析: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是利用了光的薄膜干涉,A错误.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恒定的磁场,B正确.交警通过发射超声波测量车速是利用了波的反射原理,C错误.狭义相对论认为:在惯性系中,以任何物体做参考系光速都不变,D正确. 答案:BD 4. 一列简谐横波以1 m/s的速度沿绳子由A向B传播.质点A、B间的水平距离x=3 m,如图所示.若tπ =0时质点A刚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其振动方程为y=2sin2t(cm).则B点的振动图象为下图中的( ) x 解析:由A点的振动方程可知:A=2 cm,T=4 s.振动由A传播至B所用时间为Δt=v,解得Δt=3 s,可见B点在t=3 s时起振,因A点的起振方向向上,故B点的起振方向也向上,所以B点的振动图象为B. 答案:B 5. 如图为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1=0(图中实线所示)以及在t2= s(图中虚线所示)两个时刻的波形图象,已知t2-t1 A. 波沿着x轴负方向传播 B. 波的传播速度是100 m/s C. 在t3= s时刻,质点a的速度为零 D. 在t= s时刻,x=64 m的质点在波谷位置 Δx 解析:由波动图象的特点分析求解.由于t2-t1 答案:B 6. 如图,A光束由红光和蓝光组成经过半圆形玻璃砖后分为P、Q两束,关于P、Q两束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P光束只有蓝光 B. P光束只有红光 C. Q光束只有蓝光 D. Q光束只有红光 解析:蓝光折射率大,易发生全反射,由图可知,只有一条折射光线,说明蓝光发生了全反射,Q光束只有红光;有折射就有反射,P光束为红光和蓝光组成的复色光. 答案:D 7. [2018·安徽望江高三月考]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入一块平行平面玻璃砖,经折射分成两束单色光a、b.已知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下面的几个图中哪个光路图可能是正确的是( ) 解析:由于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可知a光的折射率小于b光的折射率.在上表面a、b两束单色光的入射角相同,由折射定律可判断出a光的折射角大于b光的折射角,在下表面光线由玻璃射向空气,光线折射率应为折射角正弦值比入射角正弦值,故下表面的折射角应与上表面的入射角相同,即通过玻璃砖后的出射 光线应与原入射光线平行.B正确. 答案:B 8. [2018·天津河西区期末]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a、b为波上的两个质点,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甲所示,从此时刻开始计时,图乙是a、b两个质点中某一质点的振动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波速为1.0 m/s,图乙是质点a的振动图象 B. 波速为1.0 m/s,图乙是质点b的振动图象 C. 波速为0.16 m/s,图乙是质点a的振动图象 D. 波速为0.16 m/s,图乙是质点b的振动图象 λ 解析:由图甲可知机械波的波长λ=0.4 m,由图乙可知质点振动周期T= s,则波速v=T=错误! m/s=1.0 m/s.根据波的传播规律与质点振动之间的关系可知,该时刻质点a向下振动,质点b向上振动,因此图乙是质点b的振动图象,B正确. 答案:B 9. 如图,一玻璃柱体的横截面为半圆形,一单色细光束从空气射向柱体的O点(半圆的圆心),产生反射光束1和折射光束2,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2,入射角为45°,现保持入射光不变,将半圆柱绕通过O点且垂直于图面的轴顺时针转过15°,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 A. 光束1顺时针转过15° B. 光束1顺时针转过30° C. 光束2顺时针转过的角度小于15° D. 光束2顺时针转过的角度大于15° 解析:当圆柱转过15°时,入射角变为60°,则反射角也变为60°,故光束1顺时针转过30°;折射角的改变量小于入射角的改变量,故光束2顺时针转过的角度小于15°. 答案:BC 10. 如图甲所示,现有一束白光从图示位置射向棱镜Ⅰ,在足够大的光屏M上形成彩色光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屏M自上而下分布的色光的波长由小到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