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法律基本概念
一、单选
1、以下有关法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个体户暴力抗拒工商局执法人员检查,并将一执法人员打成轻伤,则其除承担行政责任外,还将承担刑事责
任 B甲、乙双方签订一买卖合同,按照合同规定,甲应在合同签订后3日内向乙交付面粉10吨,在履行期内,乙享有民事权利而甲承担民事义务 C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其他基本法律都据此制定;所以,触犯了刑法中强制性规定的行为都是违宪行为,要承担违宪责任 D民事责任属于法定责任,因此不允许当事人协商免除
【正确答案:】A
2、马克思曾说:“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那是法学家的幻想。相反,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人的恣意横行。”根据这段话所表达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强调法律以社会为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其他派别法学的根本区别 B法律在本质上是社会共同体意志的体现 C在任何社会,利益需要实际上都是法律内容的决定性因素 D特定时空下的特定国家的法律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正确答案:】D
3、法律规范属于( )。A范 D团体规范 【正确答案:】B
技术规范 B
社会规范 C
道德规
4、关于宪法在立法中的作用,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正确的?( )A宪法确立了法律体系的基本目标 B宪法确立了立法的统一基础 C宪法规定了完善的立法体制与具体规划 D宪法规定了解决法律体系内部冲突的基本机制 【正确答案:】C
5、下列关于法的效力的选项哪个是正确的?( )A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 B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的 C“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新原则” D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
【正确答案:】A
6、从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看,判断某一行为是否违法的关键因素是( )。A该行为在法律上被确认为违法 B该行为有故意或者过失的过错 C该行
1
为由具有责任能力的主体作出 D社会利益
【正确答案:】A
该行为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某种社会关系和
7、下列有关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涉及两个以上国务院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不得制定规章,应当由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 B行政机关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收取费用需由规章规定 C行政法规应由国务院起草、讨论和通过,国务院部门不能成为行政法规的起草单位 D有规章制定权的地方政府可以直接依据法律制定规章 【正确答案:】D
8、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 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 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 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 【正确答案:】B
9、我国《立法法》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 B全国人大和国务院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及其各部委 【正确答案:】C
10、下列哪种法律冲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A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 B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的 C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 D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的 【正确答案:】B
11、把法律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的主要依据是( )。A适用范围不同 B制定和表达方式不同 C制定和实施的主体不同 D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 【正确答案:】D
12、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律责任的归结要讲求责任法定原则、公正原则、效益原则 B法律责任的免除即无责任 C法律责任体现了国家的强制力 D法律责任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违法与违约 【正确答案:】B
13、下列有关法律后果、法律责任、法律制裁和法律条文等问题的表述,哪项可以成立?( )A任何法律责任的设定都必定是正义的实现 B法律后果不一定是法律制裁 C承担法律责任即意味着接受法律制裁 D不是每个法律条文都有法律责任的规定 【正确答案:】D
2
14、2008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消防法》进行了修订,2009年4月,某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对实施《消防法》做出了具体规定。关于该《办法》,下列哪一选项可以成立?( )A《办法》属于对《消防法》的立法解释 B《办法》属于《消防法》的下位法,按照法律高于法规的原则其效力较低 C《办法》属于对《消防法》的变通或补充规定 D《办法》对《消防法》进行了体系解释 【正确答案:】B
多选:
15、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些可以减轻或免除法律责任?( )A家住偏僻山区的蒋某把入室抢劫的康某捆绑起来,关押了6小时后,才将康某押送到40里外的乡派出所 B蔡某偷了一辆价值150元的自行车,10年后被人查出 C医生李某征得患者王某的同意,锯掉其长有恶性肿瘤的小腿 D高某在与3个青年打架时,拔出刀子将对方一人刺成重伤 【正确答案:】ABC
16、根据《立法法》的规定,以下哪些不是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 )A本行政区内市、县、乡政府的产生、组织和职权的规定 B本行政区内经济、文化及公共事业建设 C对传染病人的强制隔离措施 D国有工业企业的财产所有权制度
【正确答案:】ACD
17、某省人民代表大会所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与某部委规章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由国务院决定在该地方适用部门规章 B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或部门规
章 C由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加以规定 D由国务院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或者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在该地方适用部门规章
【正确答案:】ABC
18、下列哪些情况会导致法律责任?( )A保安员曲某收5元自行车停车费,并不给收据 B姜某向报社写信揭露某纪录片造假,报社没有刊登 C冯某经公共汽车售票员提醒后仍不给抱小孩的乘客让座,小孩被拥挤受伤 D塑胶五金厂要求工人一天至少工作15小时,加班费为每小时1 【正确答案:】AD
19、下列有关法的特征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历史上的一切法的规定都是明确、肯定的 B法是司法机关办案的主要依据 C法律以外的其他社会规范,也可作为司法机关裁判案件的根据 D法是以国家政权意志的形式出现的
【正确答案:】BD
3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承担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是法律 B在权利受到妨碍以及违反法定义务时,法律责任是救济权利 C法律责任通过设定否定的法律后果成为对权利义务得以实现的保证 D法律责任规范着法律关系主体行使权利的界限 【正确答案:】ABCD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主要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B法律的立法主体是确定的,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C法律分为两种,即基本法律和其他法律。基本法律由全国人大制定,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它们的效力等级是不同的 D行政法规只能由国务院及地方政府制定 【正确答案:】AB
22、以下对“法”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有( )。A当代中国正式的法律包括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B当代中国正式的法律包括地方各级政府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C是否具有国家强制性,是衡量一项规则是否是法的决定性标准 D某些犯罪的成立,需以具有特定目的为必要条件,这表明法律不仅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也规范和约束人的思想 【正确答案:】ACD
23、下列有关法的渊源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不能被国内法院适用的法的渊源 B在我国,宪法、法律等主要是根据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作出的分类 C根据条约必须遵守的原则,一切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均构成当代我国法的渊源 D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可以作为我国法院审理案件的依据
【正确答案:】ABC
24、以下关于法的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有(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 B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 C法是由原始社会的习惯演变而来的,具有历史性 D法是经严格的程序制定的,具有程序性
【正确答案:】ABD
25、下列哪些条文直接体现了法的普遍性特征?( )A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B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本法关于公民的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D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 【正确答案:】ABCD
26、下列关于法的特征的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有( )。A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法具有规范性,这种规范是一种技术规范和自然法则 B法是由公共权力机关
4
制定或认可的具有特定形式的社会规范,形成机关的不同是法与其他社会规范的主要区别 C法律规范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通过法律程序来实现,这是法律的强制性 D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具有普遍的效力,即法律具有普遍性。法的普遍性是其规范性的前提和基础,法的规范性是其普遍性的发展和延伸 【正确答案:】AD
27、下列有关法的渊源与分类的表述,正确的有( )。A法的渊源指法的源头,通常的认识有历史渊源、本质渊源、思想理论渊源、效力渊源、文件渊源、形式渊源等 B仅在部分地区适用的分类,称为法的特殊分类 C根据法的渊源的载体形式的不同,可将法的渊源分为直接渊源与间接渊源 D当代中国法的渊源,包括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商法、经济法、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等 【正确答案:】AB
28、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些事项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加以规定?( )A劳动争议仲裁制度 B教育制度 C对私有企业的财产征收制度 D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制度 【正确答案:】ACD
判断:
29、某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了该省的《消防条例》,关于该地方性法规的具体应用问题,可以由该省政府以规章形式作出规定。 【正确答案:】正确
30、当处于同一位阶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在某个问题上有不同规定时,可以依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适用法律。 【正确答案:】正确
31、当代中国法的形式,除法律、法规外,还包括规章、特别行政区法和国际条约等。 【正确答案:】正确
32、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涉及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的事项只能制定法律。 【正确答案:】正确
33、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正确答案:】错误
34、某甲请某乙到酒店吃饭,某乙在赴约途中遭遇车祸身亡,某乙的死亡可能导致某甲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正确答案:】错误
35、法作为社会规范,与道德规范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都调整人的行为。
5
【正确答案:】错误
36、马克思曾精辟地指出:“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之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法律调整人的行为。 【正确答案:】正确
37、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适用部门规章的规定。 【正确答案:】错误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