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论述(二选一。20分。如果两题全答,以对第一题的解答来判分;要求对每一要点都作详细解释,但不要堆砌无关观点): 1.如何理解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不用答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② 2.① 3.④ 4.① 5.② 6.④ 7.② 8.④ 9.④ 10.② 11.③ 12.③ 13.①。 二、1.②④⑤ 2.②⑤ 3.①②③④⑤ 4.③④ 5.①②⑤。
三、1.答案要点(参见2010版教材第261、262页):正确。(2分)必然王国是指人受物支配的社会状态,即人们在掌握客观规律之前盲目受规律支配的境界,自由王国是指人支配物的社会状态,即人们在掌握客观规律之后自觉运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的境界。(3分)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科技大发展,同人们相对立的规律将被人们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在大部分场合达到预期的结果。(3分)2.答案要点(参见2010版教材第153页):正确。(2分)价值创造属于生产领域的问题,而价值分配属于分配领域的问题。(3分)虽然价值创造是价值分配的前提和基础,但价值分配不仅仅取决于价值创造。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价值分配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体现了一定的生产关系。(3分)3.答案要点(参见2010版教材第28、29页):错误。(2分)对世界存在方式问题的回答,形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观点,(2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两种解答。(2分)该命题错误地将两种划分依据弄混。(2分)(注:只有要点,未加说明的扣一半分)
四、1.答案要点(参见2010版教材第70、71页):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在主观方面受到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限制,在客观方面受到科技条件、客观过程的发展和表现程度的限制;(5分)第二,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但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远没有完成。(5分)2.答案要点(参见2010版教材第220页):经济方面,主要是以高速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重点发展重工业,实现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3分)在所有制结构上相应采用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排斥市场机制,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形成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模式;(3分)政治方面,主要表现为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2分)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1分)和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1分)(注:只有要点,未加说明的扣一半分) 五、1.答案要点1(详见2010版教材第113─115页):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2分)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3分)具体地说:第一,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5分)第二,社会基本矛
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5分)第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阶级斗争和改革),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5分)2.答案要点2(详见2010版教材第205─207页):一方面,和封建制度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第一,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5分)第二,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5分)第三,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也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5分)另一方面,资本主义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其私人占有对生产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障碍,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以及全球范围内的冲突、动荡和危机。(5分)(注:只有要点,未加说明的扣一半分) (注:以上参考答案均为要点,未加解释;允许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相同的意思,没有必要和教材一字不差) 实际答题情况分析
1.本次考试题型与上次考试一样,试题难度小,考的都是基本知识,没有超出教材以及课堂讲授范围,客观题分数比例为36%。考试成绩和上次考试差不多,论述题上失分者众,突出表现为只有简单的几个要点(而且不全),未作解释;市场营销专业的不及格率比较明显。2.各题难─易顺序为五-四-三-二-一。3.最高分获得者是08级行政管理专业的蔡敏仪、国际金融和贸易专业的张瑞路同学(92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