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力与运动
百色五年中考命题规律(熟知考情))
年份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题号 4 9 13 18 5 24 11 题型 选择 选择 填空 选择 实验与 探究 选择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3 3 本章知识点在百色中考中占3~7分,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与探究题的形式考查。本章的高频考点是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二力平衡条件的应命题导向 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本章知识点是百色中考的必考考点,考查惯性和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的可能性最大,该类试题经常以生活现象、生活图片为背景考查惯性现象的判断、平衡力的判断
教材核心知识梳理(复习学案))
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惯性
定义 影响因素 惯性 理解 利用 危害 力的合成
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叫分力。
2.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即F=F1+F2。
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惯性是一切物体所固有的一种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位置无关。物体的质量越大 ,其运动状态越难以改变,我们就说它的惯性越大 ①对任何物体,无论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 ②惯性不是力,不能把惯性说成是“惯性力”“受到惯性作用”“克服物体的惯性”等,一般只能说“具有惯性” 拍打尘土、助跑、投掷等 刹车倾倒、走路滑倒、绊倒等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7 7 考查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的理解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力的合成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的理解 3 3 3 1 2 6 分值 3 总分 3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F1>F2)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即F=F1-F2。
力的平衡
1.二力平衡:物体如果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就互称为平衡力。
2.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提示】(1)记忆口诀:同物,等大,反向,共线。
(2)判断二力是否平衡既可利用二力平衡条件来判断,也可以根据物体是否处在平衡状态来确定受到的力是否是平衡力。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
不同点 力的示 意图 力的作 用点 产生的 效果 相同点
教材图片 命题点 考查示例 如图所示,每次让小车从斜面相同(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 HK八P127 图7-4))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分别在棉布、木板、玻璃上运动,记录小车运动的路程,进一步推理,如果没有阻力,运动的小车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如图所示,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后,飞 HK八P129 图7-8)) 惯性 身一跃,在空中继续前进,以提高成绩,这是利用了惯性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作用效果相互抵消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 产生的效果不能互相抵消 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 如图所示,用线将灯悬挂在天花板上。 HK八P139 图7-25、RJ八下P5)) 图7.1-6如图所示,一位跳伞运动员打开降落伞后在空中沿竖直方向匀速直线下降时,若人自身重700 N,伞和其他装备重100 HK八P136 图7-19、 RJ八下P21 图8.2-3
1.(HK八P129“图7-6”改编)如图所示,把硬纸片放在水杯上面,再把一枚硬币放在硬纸片上,用手使劲弹一下硬纸片,硬纸片飞了出去,则硬币B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N,则他受到的阻力大小是A A.800 N,方向竖直向上 B.800 N,方向竖直向下 C.700 N,方向竖直向下 D.600 N,方向竖直向上 当灯静止时,灯所受拉力的平衡力是B 平衡力 的判断 A.线所受的重力 B.灯所受的重力 C.灯对线的拉力 D.线对天花板的拉力
A.和硬纸片一起飞出去 B.落入杯中
C.飞出去,落在硬纸片前面 D.向后飞出去
2.(HK八P129“图7-9”改编)(百色乐业二中三模改编)行驶的车辆突然刹车时如图所示,人向前倾的原因是D
A.车辆对人施加一个向前的力 B.车辆具有惯性 C.人受到向前推的力 D.人具有惯性
3.(HK八P130“作业”改编)如图,小华滑旱冰时,只需用脚在地面上向后轻微蹬一下,就会滑行很远,不会立即停止运动,这是因为人具有惯性;小华的速度越来越小,最后会停下来,又是因为受到阻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