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作文教学之我见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14:02:3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记”字生美文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宜城市璞河中学 朱康玲 李红兵

关键词:背书 基本功 修辞 素材 写作手法

办公桌上放着学生写的作文,我却没有心思一本本的去批阅,干涩的语言,雷同的素材,读来索然无味。语言是文章的外衣,文采斐然的词语能让人眼前一亮。正如南宋著名的教育家、诗人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优美的语言是要靠积累的。我也在反思着平时的教学方式,太过于“纸上谈兵”,没有重视佳句的积累。脱俗的语言需要不断的锻造,写好作文最基本的也是最简便的办法就是背书。

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更是如此。要达到一般的阅读、书写水平,你总得记住几千个汉字;要进一步使文字自然、流畅、华丽、优美,你就得记住许多精词妙句;如要再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动、清晰、新奇,你就得记住许多体式、结构。正像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样,只有肚子里滚瓜烂熟地装上几十篇范文,才能循规为圆,依距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其所用。至于文章内容的深浅,风格的高下,那是其他方面的修养,又当别论。

一、巧记修辞

纵观我国诗歌美文,这些作者哪个不是修辞高手?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到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从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到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红楼梦》到《西游记》……无处不有修辞在!修辞就是调整和修饰语言,使说的话或写的文章更正确,明白、生动、有力的方法。 可见修辞在文章中的作用非同小可。

我认为可以利用课本中的范文,范文中一旦出现某种修辞方法时,我们就把这种修辞方法作系统地介绍,并在学生了解这一方法后做一次小作文,要求学生在小作文中必须运用到此种修辞方法。学校本来每周就有作文素质训练任务,这两种训练应该互不影响,可同时进行,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这里说的训练是穿插在课文教学中去的训练。

有的修辞方法是相互有关的,或是容易混淆的,那么在出现某一种时,我们就要让它们同时亮相,便于区分和运用。比如:比喻与比拟,设问与反问,借代与比喻中的借喻,排比与反复,双关与反语,对比与映衬,顶真与回环,移用与通感等,这样一组一组地认识。然后在一组一组地把它们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如:刘成章的《安塞腰鼓》:词与词之间的排比,句与句之间的排比,段与段之间的排比,全文将排比运用的淋漓尽致,增强了文章的气势;除此之外,文章还运用了长短句结合的手法,使文章充分展现了对称美。郑愁予的《雨说》全诗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雨以人的动作情感,使诗歌的语言生动活泼??

当然,诗歌的运用不能太单一,要三步一顿,大小相间。我们每次在学习某种修辞手法后都进行了相应的小作文训练,也就是走“三步”,那么我们在学习某几种修辞手法后,也该“顿”一下了,来一次综合性的大作文,要求作文中必须用上已经学过的n种修辞手法中的n-1种。所谓: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此处“徘徊”者,综合训练也。

二、妙记素材

写作来源于生活,离开了“生活”这个最基本的素材源,所有作文便只是空中楼阁。但现今作文教学,把学生关在教室,苦思冥想,闭门造车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与世隔绝的封闭式作文训练,导致初中生作文无话可说,假话连篇,东拼西凑。原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的心灵,由于缺乏了生活之水的灌溉,写出来的东西往往苍白无力,毫无生趣可言,甚至闹出“缘树摘米”之类的笑话。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选取了各种各样的素材。比如说①有描写童年、少年生活的,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等;②有讲述人生哲理的,如《第一次真好》、《行道树》,冰心的《谈生命》等;③有写人的,如胡适的《我的母亲》,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朱自清的《背影》等;有写景的,如朱自清的《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

五彩缤纷的素材,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找出一些好的段落章节,经典有趣的情节,留出时间让学生去记忆。譬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找蜈蚣、斑蝥,摘覆盆子的情节;朱自清的《背影》中的“几次落泪”,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情节??多么熟悉的画面啊!

学生们如果能将这些优美的章节记下来,一定会寻得“清风活水”,升华情感,从浅塘嬉水到深海弄潮的!

三、善记写作手法

表现手法是指把形象思维的成果用一定的手段表现出来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又称艺术手法。如文学创作中各种叙述、描写以及讽刺、夸张、象征、比喻 、对比、借代、拟人、排比、对偶、层递等。

“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写作本无规律,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有各的风格,能给人以美感以情感颤动,或予人以知识者皆为好文章。然而,写作非与生俱来,个人风格亦需博采众长、广学诸家方可形成,学习乃为基础,为师者需指导学生以系统的作文教学,让学生从有规律的模仿、训练到无规律、个人风格的写作,此为作文教学之要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清楚各种手法的作用。比如诗歌中的象征,寓言小说中的讽刺、对比的运用。比如鲁迅的《故乡》中的对比,突出了闰土和杨二嫂的形象;契诃夫的《变色龙》运用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凸显了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形象;吴敬梓的《范进中举》通过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对他态度的变化,一前一后,形成鲜明对比,展现胡屠户嫌贫爱富,嗜钱如命的性格,在讽刺的手法中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初中的六册教材需要积累记忆的地方有很多,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便于记忆,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时要尽量讲清字、词、文章的含义。但遗憾的是人脑的生理规律正好相反,年轻时长于记忆一些优秀诗文,以后再慢慢加深理解。我国古代的幼儿语文教学多用此法,现在国外教育也很注意这点。苏联在小学低年级教材中就加进普希金的诗歌,让学生背诵。这种知识的积累方法,好比先贮在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

学以致用。写春天的景物,自然想到“欣欣然张开了眼”“桃花、杏花、梨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写人物,想到《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的人物的刻画;游山玩水时,看见三峡的山会想到“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看见三峡的水,会想到“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看见娘子关的瀑布,那飞泉后的半壁山上长满青苔葛藤,密密麻麻,随风摆动。我观察良久,总难对眼前景物加以描绘。猛然

想起柳宗元《小石谭记》里“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描写何其传神!当初对柳文只是记住了,理解得并不深,现在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印证,便立即融会贯通。

温故知新。这有点像老牛吃草,先吃后嚼,慢慢吸收。但是假如牛事先不吃进草去,它闲时卧在树下,就是把自己的胃囊全翻出来,也是不会反刍出新养分的。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炊”。这文章之“炊”,就是从字、词、句之“米”组成的。要使自己言出妙语吐芬芳,文采斐然出华章,我认为别无他法,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和学生一起努力吧!

搜索更多关于: 作文教学之我见 的文档
作文教学之我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wbt007hua38ccg96pb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