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演讲稿:世上本没有路(1)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11:22: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演讲稿:世上本没有

路(1)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演讲稿:世上本没有路

鲁迅先生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的,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羊肠小道,又从羊肠小道变成了大路。后来,又从大路变成了泥结碎石公路,再后来又变成了水泥硬化公路……

1957年7月,我从司前中心小学毕业后,考上了光泽第一中学读初中,那年才12岁。开学前4天的8月28日,吃过早饭,在父亲的护送下,经过两天的艰难跋涉,终于走完了120里路程,在第二天下午,来到了光泽县城,第一次走进了仰慕已久的“大”学校。

这是我终生难忘的一次上学历程:记得那天一大早,我背着书包,其实里面没有书,装的全是干粮和母亲特意为我煮的几个鸡蛋。父亲挑着我的简单行李,从家门口走过一座小木桥,上了往县城的大路。这条路是顺着富屯溪上游的北溪东岸,由北而南顺流蜿蜒而下。从司前出发途经梅坪、台山、举贤(现举安)、褚里、石浆、寨里、小寺洲、大里峰、崇仁,到达县城。路面约有米宽,全是用不大不小的河卵石铺成的,上下坡的地方也是用河卵石铺成的台阶。路两边的树枝和茅草,都被人劈得光光的。每隔五、六里路,就有一个能坐十几个人的凉亭,一般都建在坡顶或岔路口。或跨路

而建,或在路边,面积一般有10——20平方米,呈四方形,柱子上刻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联对,表达“长治久安”之良好愿望。最可贵的是这种凉亭一般都建在有泉眼的地方,供过往行人走累了休息和口渴了饮水用的。据说这凉亭都是当地有善心的人用善款建造的。有的凉亭旁还摆有茶摊和稀饭铺,供行人解渴充饥之便。

过了举安不远,又来到一个凉亭,四周山高林密,一条大路从亭中穿过,我迫不及待地坐在亭子的栏杆上。父亲本不打算在这里休息太久,但当他看到我那疲惫不堪的样子,又不忍心催我走,只好让我休息片刻。期间,父亲给我讲了一个耸人听闻的故事:这个地方名叫鸭子坑,前后十几里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解放前,这里是土匪经常出没的地方。有一天,两个从外地来这里做皮毛生意的商人,身上带了很多钱,走到这里,累了,便一头倒在栏杆上睡着了,当他们一觉醒来时,俩人身上的钱全都不见了,跑到亭子两头一看,远远的只看见几个手持长刀的黑影消失在树林里。听到这里,我一下子毛骨悚然,心想,此处绝非久留之地。于是,我背起书包,催促父亲赶快离开这里,就这样,我们又逃命似的上了路。

第一天,走了70里路,夕阳西下时,我们来到一个大村庄——寨里,“我再也走不动了!住下吧!”我哀求父亲。父亲只得找了一家小旅馆,安排我们住下。吃过晚饭,洗漱

一下,便倒在了床上,只觉得小腿肚子僵硬,全身酥软,不一会儿,便呼呼大睡了。睡梦中,仿佛自己已经坐在一间宽敞明亮的大教室里,开始上课了。

一觉醒来,太阳已经升起老高了,我们父子俩匆匆吃过早饭,便又上路了,开始了第二天更艰难的旅程。父亲鼓励我说;“慢慢走,下午就到了。”我反而更加快了脚步,恨不得一下子就赶到那县城学校。走了一段又一段,父亲说,还有20多里路。这时,只是觉得腿脚更不灵活了,要是遇到上坡路时,简直比爬楼梯还艰难,有时甚至怀疑自己是否还能坚持走到县城。父亲似乎已经发现我的焦虑,他把我背上的书包摘下,加到自己的行李担上,想为我减轻一点负担,好让我走得更轻松一点。然后,他头也不回地往前走去。确实的,我也因此而觉得轻松了许多,于是,我又加快了脚步,追上了父亲。就这样,我们一步一步地走,终于走到了县城。当我们把行李放下,坐在一家小馆店准备吃午饭时,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了。

半下午,父亲带着我到学校报了名,缴了学费,领了书和本子,老师又安排我到宿舍住下,父亲也在我的宿舍里陪我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父亲就收起他自己的行李准备回家了。临走时,他嘱咐我说:“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才有出息!”“好!”我一边说一边抹着眼泪,目送着父亲走出校门的背影,依依不舍地回到了宿舍。好久了,我心里还

一直在想:父亲又要照原路回去,慢慢地走两天时间了。要是这条小路已经开成了公路,那该多好呵!父亲就不用那么辛苦地走路,而是坐着汽车,几个小时就可以回到家里了。 (二) 泥结碎石公路

时光荏苒,转眼一年时间过去了。在两次放假的时候,我和本司前的几位同学,都是头天晚上一晚不睡觉,一边收拾着行李,一边讨论着第二天的行程。等到第二天蒙蒙亮时,就结伴同行,一路小跑似的,待到太阳下山不久,就回到了家里。算一算,只用了15个小时,就跑了120里路。真是回家心切呀!第二天起床一看,一双脚都肿得像竹筒似的,连路都走不动了。母亲心疼地说:“要是有车坐就好了!”“没有公路哪有车坐呢!”父亲深有感触地说。

这年8月,不知从哪里传来一个令人喜悦的消息:从县城到司前的“城——司”公路开工了!听到这个消息,深知走路艰辛的我,特别激动:“以后有车坐啦!以后有车坐啦!”高兴得满村子到处大叫。

小孩子哪里知道,修筑公路是要有一个时间过程的。从1958年9月开始动工,从全县各地调集来的3000多民工历时半年,才修了从城关到小寺洲的公里路面。接着,从1959年3月开始,历时4年半时间,才把这条公路修到了司前,为泥结碎石路面,总长58公里,路面宽米,最大坡度8%,最小曲线半径20米。于1963年10月正式通车。通车那天,

沿途群众欢欣鼓舞。从此,这条贯通南北四个乡镇的交通大动脉,成了沿途几万人民群众的生命线。后经1973年和1979年两次改线,截弯取直,优化了线路,缩短了路程700米。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演讲稿:世上本没有路(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widd3qusm9kfa2517te4mn0g1mmp000jlj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