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病虫害防治》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蚜虫主要有3种,分别是 萝卜蚜 、 桃蚜 和 甘蓝蚜 。
2.菜蚜以 刺吸口器 吸食寄主植物体内的汁液造成危害。 3.一般蚜虫对 黄色 (橙色)有强烈的趋性,对银灰色有 负趋性 。
4.菜粉蝶属 鳞翅 目, 粉蝶 科,幼虫称为 菜青虫 ,一般皆以 蛹 越冬。 5.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夜蛾一般是指 甘蓝夜
蛾 、 斜纹夜蛾 、 甜菜夜蛾 。 6.甘蓝夜蛾各地均以 蛹 在 土中 越冬。 7.菜蛾幼虫活跃,遇惊动就扭动身体、倒退、吐丝下垂,故称“ 吊丝虫 ”或“ 吊死鬼 ”。
8.菜螟主要以 老熟幼虫 在土里吐丝,将周围的土粒、枯叶缀合成丝囊,在内越冬。
9.棉铃虫和烟青虫防治的策略是“ 挑治一代,主攻二代,合理用药 ”。
10.我国为害茄科蔬菜的植食性瓢虫主要有 马铃薯瓢虫 和 茄二十八瓢虫 。 11.马铃薯瓢虫和茄二十八星瓢虫在发生规律上极为相似,但 茄二十八瓢虫 成虫昼夜取食,而 马铃薯瓢虫 成虫早晚静伏,白天取食。 12.茶黄螨因其成螨具有强烈的 趋嫩性 ,故也称为“嫩叶螨”。 13.瓜蚜在刺吸植物汁液过程中,可同时向体外排放出大量含糖量较高的蜜露,因而会导致所谓的 煤污病 的产生。
14.瓜蚜的生活史中,由 越冬寄主迁居到侨居寄主上 产生的有翅蚜被称为迁移蚜。
15.黄守瓜的幼虫由于可在土中咬食瓜根,严重时可造成瓜苗整株枯死,因而俗称“ 气死瓜 ”。
16.在蔬菜生产中,地下害虫以 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根蛆 等危害较重。
17.平菇眼菌蚊在菇房内可周年繁殖,而在室外,主要以 高龄幼虫 和少数 蛹 于废装料堆的深层越冬。
18.引起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的主要病毒有 芜菁花叶病
毒 、 黄瓜花叶病毒 和 烟草花叶病毒 ,病毒越冬的场所为 留种菜、宿根性作物 和 田边杂草 。
19.白菜霜霉病主要为害部位是 叶片 ,越冬场所是 病残体 和 土壤中 ,适宜发病的气候条件是 气温16--20°C、温度高70%,昼夜温差大 。
20.白菜根肿病可为害根部,造成根部出现 肿瘤 症状,严重时地上部出现 叶片成黄色枯萎 的症状。
21.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三大病害是 病毒病 、 霜霉病 和 软腐病 。
22.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又称 “孤丁病”、“抽疯”、“花叶病” 。
23.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的典型症状为 软腐,有恶臭味 。 24.番茄晚疫病的病征是在发病部位产生 腐烂 ,病菌靠 风雨 传播。
25.茄科蔬菜苗期病害主要是指 猝倒病、立枯病和沤根 ,其中, 猝倒病、立枯病 是真菌性病害, 沤根 是生理性病害。
26.茄子黄萎病的症状出现期是 座果期 ,病菌越冬越夏的场所为 土壤、粪肥和种子 。
27.茄子黄萎病俗称 半边疯 , 黑心病 ,是茄子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
28.番茄病毒病田间症状主要有6种,常见的有 花叶病 , 条纹病 和 蕨叶病 三种。
29.茄子三大病害为 茄褐纹病 、 茄黄萎病 和 茄绵疫病 。
30.瓜类白粉病在发病部位的病征为 白粉状物 ,病菌借助 后期产生小黑点 传播扩大危害。
31.黄瓜霜霉病的症状是 在子叶正面产生不规则形褪绿枯黄病
斑 ,叶背产生 紫黑色霉层 。
32.各种豆类作物的锈病症状大致相似,主要危害 叶片 ,也可为害茎和豆荚。
33. 高温高湿 是诱发豆类锈病的主要因素。 34.豆类锈病的病部前期产生 夏孢子 ,后期产生 冬孢子 。 二、选择题
1.菜蚜的危害虫态是(A) 。 A. 成蚜和若蚜 B. 仅为成蚜 C. 仅为若蚜 D.仅为有翅蚜
2.菜粉蝶幼虫主要为害的蔬菜是(A ) A. 十字花科 B. 茄科 C. 豆科 D.葫芦科
3. 下列场所中一般不是菜粉蝶化蛹越冬的场所是( A )。 A. 树叶上 B. 土缝中 C. 篱笆上 D. 墙壁上
4. 甘蓝夜蛾是( A )害虫。 A. 多食性 B. 单食性 C. 捕食性 D.寄生性
5.菜蛾在我国西部和北部地区越冬的虫态一般是( C )。 A.卵 B.老熟幼虫 C.蛹 D.成虫 6.甘蓝夜蛾在不同地区发生代数不同,关于其越冬虫态正确的说法是( A )。
A.各地越冬虫态相同,全部以蛹的形态越冬; B.不同地区越冬虫态不相同,南方以成虫越冬,北方以老熟幼虫越冬;
C.可周年发生,没有越冬现象; D.在南方不越冬,在北方以蛹越冬。
7. 斜纹夜蛾对下列哪种物质没有趋性( C )。
A.糖醋酒液 B.黑光灯 C.黄板 D.发酵豆饼
8.甜菜夜蛾的幼虫结茧化蛹要经过龄期的个数为( D )。 A.3 B.4 C.5 D.6
9.下列害虫中一般不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是( B )。
A.菜螟 B.二十八星瓢虫 C.菜蚜 D.菜青虫
10.利用化学农药防治菜螟时,防治适期应为( B )。A.成虫产卵盛期 B.幼虫初孵盛期 C.蛹期 D.羽化盛期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鳞翅目夜蛾科的害虫是( D )。A.棉铃虫 B.烟青虫 C.小地老虎 D.豆荚螟
12.下列选项中关于棉铃虫和烟青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一年都可发生多代 B.都是以蛹越冬
C.二者食性都比较单一 D.二者对黑光灯都有趋性
13.下列害虫中能诱发煤污病的产生是( A )。 A.烟粉虱 B.马铃薯瓢虫 C.棉红蜘蛛 D. 美洲斑潜蝇
14.下列方法中可驱避蚜虫的物理方法是( C )。 A.设置黄板 B.设置蓝板 C.铺设银灰膜 D.喷洒敌敌畏 15.选项中不是瓜蚜别名的是( D )。
A.棉蚜 B.腻虫 C.蜜虫 D.菜蚜
16.当寄主植物开始萌芽时,瓜蚜的越冬卵便开始孵化为( B )。 A.迁移蚜 B.干母 C.干雌 D.性蚜 17.在瓜蚜的生活史中干母在寄主植物上繁殖产生的蚜虫被称为(D )。 A.迁移蚜 B.侨蚜 C.性蚜 D.干雌
18.瓜蚜在木本植物或杂草上过冬的虫态一般以( C )。 A.雌成虫 B.雄成虫 C.受精卵 D.干母
19.黄守瓜在各地群集越冬的虫态均以( D )。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20.黄守瓜不具有( D )。 .假死性 B.趋黄性 C.趋腐性 D.趋光性
21.黄守瓜在降雨后成虫会大量产卵是由于卵的( B )。A.耐湿耐旱 B.耐湿不耐旱 C.耐旱不耐湿 D.既不耐湿也不耐旱
22.黄守瓜的防治关键时期应在( B )。 A.播种期 B.瓜苗期 C.开花期 D.结瓜期 23.早春3~4月,棉红蜘蛛雌成螨开始大量繁殖的温度条件为上升到超过( B )℃。 A.5 B. 10 C.15 D.20 24.棉红蜘蛛一般先为害植株的(C )。 A.根茎部 B.顶部叶片 C.下部叶片 D.花
25.营养条件对棉红蜘蛛的发生有显著影响,为了减轻其为害可以增施的肥料为( B )。 A.氮 B.磷 C.钾 D.有机
26.药剂防治棉红蜘蛛时,会避免在炎热中午施药,主要是因为( D )。
A.中午棉红蜘蛛的抗药性最强 B.农药在中午的药效最低 C.中午施药不安全 D.棉红蜘蛛具有背光性
27.只能取食为害,不能传播植物病毒病的害虫是(D )。 A.菜蚜 B.美洲斑潜蝇 C.温室白粉虱 D.棉红蜘蛛
28.豆科害虫中属于钻蛀性害虫的是( A )。 A.豆荚
螟 B.红蜘蛛 C.葱蓟马 D.豆天蛾 29.各地的豆荚螟在豆田及晒场周围的土内1~5厘米处结茧越冬时的虫态多以( B )。 A.越冬卵 B.老熟幼虫 C.蛹 D.成虫
30.一般豆荚螟将卵多产在( C )。 A.老叶上 B.嫩叶上 C.豆荚上 D.花雄蕊上
31. 田间检查豆荚螟为害及发生数量常用依据是(C )。 A.产在豆荚内的卵 B.豆荚上的微小蛀孔数 C.豆荚蛀孔外的丝囊 D.豆荚内的幼虫数 32.危害豆科蔬菜的害虫中,属于世界性检疫害虫的是( A )。 A.美洲潜叶蝇 B.豌豆潜叶蝇 C.豆天蛾 D.豆荚螟
33.生物防治中,草蛉不能用于防治( C )。 A.美洲斑潜蝇 B.棉红蜘蛛 C. 平菇眼菌蚊 D.瓜蚜
34.美洲斑潜蝇的幼虫龄期共有( A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35.美洲斑潜蝇不具备的趋性是( D )。 A.趋绿性 B.趋光性 C.趋黄性 D.趋蓝性
36.在田间进行美洲斑潜蝇预测预报的调查时,可利用成虫生物学特性中的(B )。A.多食性 B.趋黄性 C.趋嫩性 D.趋上性
37.美洲斑潜蝇发生数量较大的时是在( C )。 A.大降雨 B.深秋、早春低温 C.晚春、初秋晴天 D. 盛夏高温
38.能够危害蔬菜根部的害虫是(D )。 A.烟青虫 B.马铃薯瓢虫 C.美洲斑潜蝇 D.种蝇 39.下列害虫中假死习性不明显的是( B )。 A.金龟
子 B.蝼蛄 C.黄守瓜 D. 马铃薯瓢虫
40.下列蔬菜害虫中不属于地下害虫的是( C )。 A.根蛆 B.蝼蛄 C.茶黄螨 D.金龟子
41.就大黑金龟子而言,次春田间受害重,而夏季则减轻的条件是越冬年份的虫态以( B )。 A.卵 B.蛴螬 C. 蛹 D.成虫
42.就大黑金龟子而言,次春危害较轻,而夏秋的庄稼受害重的条件是越冬年份的虫态以( D )。 A.卵 B.蛴螬 C. 蛹 D.成虫
43.下列关于金龟子生物学特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A.具有较弱的趋光性 B.成虫具有假死习性 C.蛴螬喜欢保水保肥好的土壤 D.成虫喜食榆树、杨树叶片
44.下列不属于用于防治蛴螬的方法是(D )。 A.撒毒土 B. 撒毒饵 C.设置黑光灯 D.设置防虫网
45.华北蝼蛄与东方蝼蛄之间区别正确的选项是( A )。 A.华北蝼蛄成虫体型粗肥壮大,东方蝼蛄成虫体型细瘦短
小 B.华北蝼蛄体色深,东方蝼蛄体色浅 C.华北蝼蛄以卵越冬,东方蝼蛄以成虫越冬 D.华北蝼蛄后足胫节背侧内缘有刺3~4根,东方蝼蛄后足胫节背侧内缘有刺1~2个或消失。
46.下列地下害虫中,一年只发生一代的是(B )。 A.小地老虎 B.大地老虎 C.华北蝼蛄 D.黄地老虎 47.根蛆应属于昆虫纲( B )。 A.鳞翅目 B.双翅目 C.同翅目 D.膜翅目
48.蔬菜生产中俗称“地蚕”的害虫实际是( C )。 A.守瓜类害虫 B.蝼蛄类害虫 C.地老虎类害虫 D.根蛆类害虫
49.下列蔬菜害虫中一般只危害叶部的是(D )。 A. 黄守瓜 B.豆荚螟 C.蛴螬 D.美洲斑潜蝇 50.影响平菇眼菌蚊发生轻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 )。 A. 越冬虫源基数 B.培养基原料 C.温度 D.菇房大小 51.平菇眼菌蚊幼虫取食(A )时发育最快,蜕皮次数最少,其成虫产卵最多。 A. 菌柄 B.菌盖 C.培养料 D.蜂蜜水
52. 白菜病毒病的感病期是( A ) 。 A. 苗
期 B. 包心期 C. 莲座期 D. 成株期
53. 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的传毒昆虫是( B )。 A. 地下害虫 B. 蚜虫 C. 菜青虫 D. 黄条跳甲
54. 白菜霜霉病的典型症状为( A ) 。
55. 适宜蔬菜灰霉病发生和流行的气候条件( C ) 。 A. 高温干旱 B.持续高温 C. 低温高湿 D.低温干燥
56. 番茄病毒病的防治策略是( A ) 。
A. 防治蚜虫,加强栽培管理 B. 嫁接防病 C. 药剂防治为主 D.土壤消毒 57. 防治茄子黄萎病的有效措施有( D ) 。
A. 生态防病 B. 防治蚜虫 C. 生长期间清除病叶 D. 嫁接防病
58. 茄科蔬菜苗期立枯病的病原是( B ) 。 A.不适宜的环境条件 B. 真菌 C. 细菌 D.线虫 59. 黄瓜炭疽病的病原菌是( A ) 。 A.真菌 B.寄生性种子植物 C.细菌 D.线虫
60. 在适宜发病的条件下,黄瓜霜霉病有( A ) 。
A. 多次再侵染 B.无再侵染 C.再侵染不重要 D.1-2次再侵染
61. 瓜类白粉病不可能产生的病征是( C ) 。
A. 白粉状物,小黑点 B. 白粉状物 C. 菌脓 D.小黑点
62. 蔬菜根结线虫雌虫的形态为( C )。 A. 线
形 B. 纺锤形 C. 洋梨形 D. 蠕虫形 三、简答题
1. 简述菜蛾的为害特点。 菜蛾以幼虫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叶片。初龄幼虫可钻入叶片组织,取食叶肉,稍大即啃食叶的表皮及叶肉,残留一面表皮,形成一透明的斑,俗称为“开天窗”,3—4龄幼虫食叶成孔洞和缺刻,严重时菜叶被吃成网状,降低菜的食用价值。
2. 简述菜青虫发生特点。 成虫羽化后当天即可交尾,1—2天后产卵;卵期3—11天;幼虫期12—27天。
2
3.温室白粉虱的生物学习性主要有哪些? 成虫对黄色有强烈的趋性。成虫喜群集于植株上部嫩叶背面并在嫩叶上产卵。随着植株生长,成虫也不断向上部叶片转移。以致在植株上各虫态的分布就形成了一定规律。最上部的嫩叶,以成虫和初产的淡黄色卵为最多,稍下部的叶片多为变黑色的卵,再下部多为初龄若虫,再下为中、老龄若虫,最下部则以蛹为多。
4.怎样进行茶黄螨的化学防治? (1)合理选用农药,喷药时就注意不同药剂的安全间隔。
(2)科学喷药时间,保护地内以上午8—11时进行喷药效果为好,露地以下午4时以后喷药效果为佳。
(3)注意喷药部位,根据茶黄螨的趋嫩性,喷药部位以植株的嫩叶背面、嫩茎、花器和幼果为要点。
5. 简述黄守瓜的化学防治技术。 黄守瓜的防治关键应在瓜苗期成虫产卵前集中防治成虫。待瓜苗生长到4—5片叶片时,根据害虫发生数量和为害状况及时施药。常用90%敌百虫晶体等药剂喷雾防治。也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等灌根,杀死土中幼虫。
6.如何防治棉花红蜘蛛? 有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二类方法。(1)农业防治:铲除田边杂草,及时清除残株败叶,用以沤肥或烧毁,可消灭部分虫源和早春寄主。天气干旱时,注意灌溉并合理施肥。
(2)药剂防治:加强田间检查,在点、片发生时进行“挑”治。可采用1.8%阿维菌素乳油等药剂喷雾,约7天喷一次,可连续喷施2—3次。
7.如何防治豌豆潜叶蝇? (1)消灭虫源:早春及时清除田间及田边杂草和栽培蔬菜的老叶、脚叶,蔬菜收获后及时清除残株叶片,集中在田处高温堆肥或烧毁。
(2)利用成虫对糖的趋性,设置诱杀罐诱杀。
(3)药剂防治:施药短期宜选择在成虫产卵盛期至卵孵化盛期,也可在幼虫开始蛀叶为害时选择合适药剂防治。常用药剂有7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2%阿维菌素乳油等喷雾,隔7—10天再喷药一次,连喷2—3次。
8. 如何防治豆荚螟? 可按农业、生物、药剂进行综合防治。 (1)农业防治 ?选育抗虫品种。选育早熟丰产、结荚期短、荚毛少或无毛品种,可以减少成虫产卵,减轻为害。 ?合理安排种植计划。应避免豆类作物或豆科绿肥作物连作或邻作。有条件的地方,实行水旱轮作,效果更好。 ?适当调整播种期。调整播种期的,是使栽培作物的结荚期与成虫产卵盛期错开,减轻植物受害。
?灌溉。在植物花期或幼虫越冬期进行灌溉,可大量减少豆荚螟幼虫及蛹的发生数量。
?深翻。在豆类作物收获后,深翻土地,使幼虫和蛹暴露在外,易被天敌等捕食。
(2)生物防治
在老熟幼虫入土前,田间湿度高时,可施用白僵菌粉剂,每亩用1.5公斤加细土4.5公斤撒施。
(3)药剂防治
在成虫盛发期和卵孵化盛发前选择适宜药剂在豆荚上喷洒,可以得到较好的防治成虫和初孵幼虫的效果。也可在老熟幼虫出荚入土前对土表施药,可以毒杀即将入土化蛹的老熟幼虫。可用药剂有90%敌百虫乳油、2.5%功夫乳油、10%氯氰菊酯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5%抑太保乳油、5%卡死克水悬剂、20%除虫脲悬浮剂、25%灭幼脲3号悬浮剂等。
9. 简述美洲斑潜蝇的为害特点。
成虫、幼虫均可危害植物,以幼虫为主。雌成虫用尾针刺伤植物的叶片和叶肉吸食汁液,并在叶上形成近圆形凹陷的黄色斑点,通过产卵和取食,还能传播植物病毒病。。幼虫潜入叶片、叶柄蛀食,形成带湿黑和干褐区域的蛇形白色潜道,终端明显变宽,成虫产卵取食也造成伤斑。受害重的叶片表面布满白色的蛇形潜道及刻点,失去光合作用能力,干枯脱落,影响植物生长发育,从而造成减产,降低商品价值。
10. 如何利用美洲斑潜蝇的趋性进行防治?
利用成虫对橙黄色有明显趋性的特点进行黄膜板诱杀,取两片薄膜,用橙黄色料涂在两膜中间,膜外涂一层机油,然后将膜夹在50厘米见方的木框内,将木框插在田间,高度为60-100 厘米进行诱杀,每隔5天涂1次机油,或采用市售的诱蝇纸诱杀成虫,减少为害。
11. 简述葱蓟马的为害特点。
以成虫和若虫为害上述寄主的心叶、嫩芽及幼叶,葱类的整个生长期都有其各虫态虫体活动、取食,致葱类受害后在叶面上形成连片的银白色条班,严重的叶部扭曲变黄、枯萎。
12. 简述地下害虫的发生特点。 (1)寄主范围广;(2)生活周期长;(3)与土壤关系密切;(4)危害时间长,防治比较困难。
13. 简述根蛆的防治要点。 一般有二个要点,即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 (1)农业防治 ?施用充分腐熟的粪肥和饼肥。施肥时做到均匀、深施,种肥隔离。也可在施肥后立即覆土或在粪肥中拌入一定量具有触杀和熏蒸作用的药剂。作物生长期内不要追施稀粪。蒜在烂拇子前,随浇水追施氨水2次,可减轻为害。 ?选用无虫韭根,瓜类、豆类在播种前进行催芽处理,大蒜精选壮种,播种时剥去蒜皮,以缩短烂拇子期,减轻为害。
(2)药剂防治 ?在作物播种或定植前,每亩用1.5—2公斤2.5%敌百虫粉剂,或3%米乐尔颗粒剂,或5%益舒社颗粒剂,拌细土15—20公斤,撒于播种沟内,然后播种,以防止为害。 ?在幼虫为害盛期,选用40%乐斯本乳油、50%辛硫磷乳油水溶液灌根。成虫发生初期开始,每8—10天在植株周围的土面和植株上选用50%敌敌畏乳油,或40%乐斯本乳油,或90%敌百虫晶体水溶液喷施。
14.如何有效地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 ? 加强栽培管理:采用高畦栽培,避免低洼粘重的地块种植白菜。清洁田园:翻耕整地,清除病残体。合理肥水,施足底肥,肥料充分腐熟,及时追肥;避免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秋白菜适期晚播,使包心期感病阶段与雨季错开。
? 选用抗病品种:结合防治病毒病和霜霉病,因地制宜的选用抗病品种。
? 治虫防病:早期应注意防治害虫,如黄条跳甲、菜青虫、甘蓝蝇等,应及时喷洒杀虫剂。
? 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应注意近地表的叶柄及茎基部。有效药剂农用链考霉素、新植霉素和络氨铜等。
15.简述白菜霜霉病的防治措施。 (1)利用抗病品种:青帮品种比白帮品种抗病。
(2)加强栽培管理:高畦栽培;合理灌水,雨后及时排水;合理施肥,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清洁田园,秋后深翻;短期晚播。
(3)加强测报,进行药剂防治:甲霜灵,百菌清,杀毒矾等。 16.简述白菜霜霉病的典型症状,并说出该病菌越冬的场所。
3
白菜幼苗严重受害时叶和茎变黄枯死;成株受害,叶片出现水浸状淡绿色的病斑,并逐渐变为黄色到褐色;进入包心期后,病斑连片,叶片干枯死亡。 白菜霜霉病病菌的越冬场所:在北方地区,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也可以经菌丝体在窖储白菜上越冬;在南方地区,病菌可在各种作物上辗转为害,不存在越冬问题。
17.简述番茄晚疫病的发病规律。 (1)越冬: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马铃薯声块茎上越冬,或在保护地番茄上越冬。
(2)传播:病菌借助风雨传播。 (3)再侵染:生长期可多次重复侵染,造成病害的蔓延和流行。病菌传播到番茄上完成其初次侵染,从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病害潜育期短,条件适应时仅为3—5天,发病部位可产生大量菌丝和孢子囊。
(4)发病条件:低温高湿,地势低洼,肥力不足等条件下病害严重。
18.简述茄子黄萎病的防治措施。 应在利用抗病品种的基础上,采取以栽培管理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防治措施。 (1)利用抗病的品种。 (2)选用无病种苗和种子处理。 (3)加强栽培管理。?实行轮作。?选用净土、净肥或营养钵育苗,带土移植。?适时定植,铺盖地膜,提高地温。?合理灌水及中耕。?科学施肥。
(4)嫁接防病。 (5)药剂防治。
19.如何防治瓜类炭疽病? (1)选用抗、耐病品种 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可选津研2号、6号,津早3号,黑油条等品种。 (2)选用无病种子及种子消毒 选种应从无病植株上留种。若怀疑种子带菌,则可对种子消毒。 (3)栽培管理 轮作病轻;实行无病土育苗;加强田间管理;实施高垄覆膜栽培;露地就推广避雨栽培。 (4)药剂防治 发病始期喷洒络氨铜、甲霜铜、琥胶肥酸铜、DTM、可杀得,连续防治3—4次。
20.瓜类白粉病的典型症状是什么?影响发病的因素有哪些? 发病初期叶片正面或叶背面及茎上产生白色近圆形小粉斑,以后逐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斑,严重时整叶布满白粉,发病后期白粉状物渐变成白色,病叶也变枯黄而发脆,但一般不脱落,一般在秋季或生长后期,病斑上散生许多黄褐色粒点,后变成黑色小粒点。
22.黄瓜炭疽病在植株不同部位的症状是什么? 可为害黄瓜的叶、茎、果。 叶片上病斑圆形至近圆形,湿度大时病斑呈现谈灰色至红褐色,吃力呈湿润状,严重时,叶片干枯。 主蔓及叶柄上病椭圆形或长圆形,黄褐色,稍凹陷,严重时病班扩展一周包围主蔓,致使植株部分或全株枯死。 瓜条染病,病斑圆形,初呈淡绿色,后为黄褐色或暗褐色,病部稍凹陷,表面常有粉红色粘稠物,后期常开裂。叶柄及瓜条上有时出现琥珀色流胶。
23.简述瓜类炭疽病菌的发病规律。
越冬场所:炭疽病主要以菌丝体或拟菌核随病株残体在田间越冬,种子表面附带的病菌体也可越冬,或病菌在温室或大棚内的旧木料上腐生存活。 传播:借助气流、水流传播。 侵染:有多次再侵染。病原菌从气孔或直接侵入。 发病条件:低温多雨时易流行。轮作病轻;施肥不足,氮肥过多,植株衰弱发病重;保护地放风通风不良,大水漫灌病重。 24.简述菜豆锈病的发病规律。 越冬场所:冬孢子随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 传播:主要通过气流传播,雨水也能传病。 侵染:夏孢子在生长季节不断进行再侵染,病菌从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 发病条件:高温高湿是诱发豆类锈病的主要因素。前期氮肥施用过多,造成田间郁闭,也有利于锈病的发生。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及种植过密等病情亦重。品种间对锈病的抗病性差异较明显。
25.简述蔬菜根结线虫病的防病措施。 (1)实行轮作 重病田实行轮作,轮作能使病情显著减轻,若能进行2~3年轮作,效果更显著,最好与禾本科作物轮作。
(2)加强栽培管理
彻底处理病株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合理施肥和灌水,提高寄主抗病性,减轻症状减少缺失。采用无病土育苗和深耕翻晒土壤,可有效减少虫源,减轻病害的发生。
(3)土壤消毒 在播种前或定植时,可选用杀线虫剂处理土壤。要根据不同的药剂确定不同的处理方式,对熏蒸性药剂,一般在播种前2~3周施于离土表15~25cm深的土中;其他药剂则在播种或移植时同使用,沟施或穴施。
26. 试述葫芦科蔬菜主要害虫及其为害特点。 主要害有小地老虎、黄守瓜、瓜蚜、棉红蜘蛛等。 (1)小地老虎、黄守瓜是在苗期发生的害虫,它们可咬断植物的幼苗、取食子叶及初生真叶,严重进可造成缺苗断垄。
(2)瓜蚜、棉红蜘蛛是在瓜类生长期间发生的害虫,它们通过为害植物幼嫩的枝头及叶片,使瓜类作物生长不良,产量及品质受到极大影响。
27. 如何防治瓜蚜? 对于瓜蚜的防治一定要在其迁飞扩散前予以控制。 (1)农业防治 保持田间清洁,及时清除残枝败叶,铲除杂草等中间寄主。
(2)物理防治 ?驱蚜避蚜法。利用银灰色反光塑料薄膜驱避蚜虫,效果很好。 ?黄板诱蚜法。利用蚜虫的超黄习性,可在保护地内设置橙黄色板,在板上涂10号机油,诱杀成虫。
(3)生物防治
田间人工释放瓜蚜天敌,如草蛉、瓢虫或蚜茧峰等。 (4)化学防治
是目前防治瓜蚜的有效措施。可使用2.5%鱼藤精乳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敌杀死乳油、0.3苦参碱水剂或3%啶虫咪乳油等药剂喷雾防治,每7天喷药一次,连喷2~3次后田间防治效果稳定。
28. 如何防治美洲斑潜蝇? 对于美洲斑潜蝇,在防治策略上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的综合防治措施,同时应加强植物检疫力度,严格防止该害虫的传播蔓延。 (1)植物检疫
应加强对蔬菜种子及各类蔬菜的调动检疫工作,防止其传播蔓延。同时应开展疫情调查,摸清分布范围及为害情况,为制定美洲斑潜蝇的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4
(2)农业防治 ?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田间和田边杂草及栽培蔬菜的老叶。收获后及时清除残株,集中高温堆肥或烧毁。保护地栽培条件下,在育苗移植前,尤其要注意棚室内的清洁。
?适时灌水和深耕翻。20cm以上的深耕和适时灌水浸泡,可将蛹埋至土壤深处致死,或通过增加土壤湿度,提高肾的死亡率。
?堆沤有虫枝叶。将带虫的残枝落叶在阳光下密闭堆沤2天以上,可有效杀死美洲斑潜蝇。
?合理安排茬口,种植抗虫品种。利用美洲斑潜蝇对寄主的选择性,合理安排茬口,种植抗虫品种。
?设置隔虫网。保护地栽培时,可在通风口用50~60目纱网阻隔成虫,并可兼防温室白粉虱。
(3)物理防治
?利用黄板和黏蝇纸,诱杀成虫,并可兼治温室白粉虱和有翅蚜虫。
?防治大棚中发生斑潜蝇时,可采取高温闷棚的方法。 (4)生物防治
美洲斑潜蝇的天敌资源丰富,7—9月是田间天敌发生的盛期,应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和利用,也可以通过人工饲养天敌,在田间播放增强防治效果。
(5)药剂防治 美洲斑潜蝇的蛹和卵的耐药性非常强,在生产上可选择在成虫高峰期至卵孵化盛期或初龄幼虫高峰期时喷施药剂。喷药防治时,用药时间宜选择在旱晨露水干后的8:00—11:00,顺着植株从上往下喷,以防成虫逃跑。在为害高峰期,应每隔5天左右连续喷药2—3次。施药时应尽量选择无污染或污染较轻的药剂,如抗生素类农药0.9%阿维菌素乳油、保幼激素类农药5%卡死克乳油或25%灭幼脲悬浮剂、植物性农药6%绿浪水剂等。
29. 如何防治蓟马? (1)农业防治 ?冬季以早春季节时彻底清除田间杂草和枯枝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同时配合深耕土地,以消灭越冬虫源。
?加强水肥管理。用腐熟厩肥作基肥,苗期追施磷钾肥,促使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植株抗性,加速伤口愈合,减轻为害;在田间发现有蓟马为害时增加灌水,提高田间湿度,制造不利于蓟马生存的环境条件。
?在夏、秋季适当调节播植期,以错开蓟马发生期,以减轻受害有一定作用。
(2)生物防治
生产中应充分发挥小花蝽、草蛉、猎蝽等自然天敌对蓟马的抑制作用。
(3)物理防治
利用蓟马有趋向蓝色的习性,在作物行间悬挂两面涂有10号机油或润滑油的蓝色诱集板诱杀成虫,诱集板悬挂高度与作物高度持平。
(4)药剂防治
要尽早发现作物上的蓟马,及时喷药防治。喷药时应对植株上部及植株所属的地面喷药。常用喷雾药剂有50%巴丹可溶性粉剂、50%辛硫磷乳油、10%氯氰菊酯乳油等。发生少、为害轻时可用肥皂水或洗衣粉水冲刷。
30. 试述蛴螬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实行深耕多耙、轮作倒茬,有条件的地方实行水旱轮作,中耕除草,不施未经腐熟的有机肥。消灭地边、荒坡、沟渠等处的蛴螬及其栖息场所。
(2)药剂防治
可兼治其他地下害虫。 ?毒土防治幼虫。将一定量的药剂加水拌细土制成毒土。毒土拌匀后,撒于种苗穴中,注意种苗与毒土隔开,免生药害。常用药
剂有50%辛硫磷乳油或25%辛硫磷微胶囊缓释剂,每公顷用毒土为:药剂1.5公斤+水7.5公斤+细土300公斤。
?药液灌根。在幼虫发生量较大的地块,用上述药剂灌根效果也较好。配比为:每公顷用药3—3.75公斤,加水6000—7500公斤。
?毒饵诱杀。每公顷用干烘1500公斤拌2.5%敌百早粉剂30—45公斤,制成毒饵,撒施于地面。
?防治成虫。在成虫发生季节,对菜田周围的树木叶子以90%敌百虫晶体水溶液喷施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3)物理防治
有条件的地区,可设置黑光灯诱杀趋光性强的金龟子成虫。 (4)人工防治
春季组织人力随犁拾虫。蔬菜定植后如田间发现有蛴螬为害,可逐株检查,捕杀幼虫。 31.影响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发生的条件有哪些?试述病毒病的防治措施。 (1)发病条件。病毒病的发生与为害程序与气候条件、寄主的不同品种和不同生育期、栽培条件密切相关。 ?气候条件与发病 影响发病的最关键的气候条件是降雨量及降雨天数,如果大白菜苗期气温偏低而且多雨,则病害轻,有利于白菜生长而不利于蚜虫繁殖和活动,雨水对蚜虫有冲刷和淹死作用,不利于传病。相反,如果苗期高温干旱,病害严重发生,主要是由于高温干旱有利于蚜虫的繁殖和活动,而高温干旱不利于白菜生长,白菜抗病性弱。
?品种与发病
不同的白菜品种对病毒的抵抗性差异显著,一般青帮品种比白帮品种抗病性强。
?大白菜生育期与发病
不同生育期的白菜抗病性不同,苗期,特别是七叶期以前最易感病,以后抗病性提高,后期受侵染发病轻,侵染愈早,为害也愈大。
?播期与发病
秋播白菜早播病重,晚播病轻。播种期早发病重的原因是播种旱苗期遇高温干旱、蚜虫生长繁殖旺盛、传毒能力强等有利于发病的条件存在。因为遇干旱往往会遇到有翅蚜迁飞高峰,传毒机会多。
?邻作植物与发病
十字花科蔬菜互为邻作,病毒病能相互传染,发病重,因为这样有利于有翅蚜虫短程迁飞。秋白菜种在夏甘蓝附近,则发病重,而种在非十字花科作物附近,发病轻。
(2)防治措施
十字花科蔬菜病毒病的防治应以选栽抗耐病品种和防治蚜虫为主,辅以良好的栽培管理措施,以预防和减轻病害发生。 ?选用抗病品种 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病毒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大白菜抗病品种有北京小杂56号、新1号、新2号、新4号,北京大青口,抱头青,塘沽青麻叶,山东1号,青杂5号,中白4号等。
?防蚜治蚜
蚜虫是传毒的主要介体,苗期防治蚜虫非常重要。一是驱避蚜虫。根据蚜虫对银灰色的忌避性,可应用银灰色反光膜驱避蚜虫。二是药剂治蚜。播种前要尽一切可能消灭毒源植物上的蚜虫,如秋白菜附近的夏甘蓝和杂草上的蚜虫,以减少蚜虫的密度和传毒的机会。避免有翅蚜虫迁飞传毒。
?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植物抗病能力
一是调节播期;二是选择邻作植物;三是加强肥水管理;四是选择健康无病的留种株。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病毒A、植病灵和83增抗剂等,每隔10天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
32、试述菜青虫的防治方法。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