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 B.酒精挥发 C.玻璃破碎 D.钢铁生锈 2.NaClO2广泛用于造纸工业,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0
C.+3
D.+5
3.根据你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瓶塞,能闻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滴加洗涤剂能将餐具上的油污洗掉,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C.吃松花蛋时可加入少量食醋,因为食醋能消除蛋中所含碱性物质的涩味 D.稀盐酸能用来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因为稀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4.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任务的保证。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应将其放在烧杯中称量
B.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 C.酒精洒在实验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将试管口朝向有人的方向 5.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 的是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
A.生成物的化学式可能是NH3 B.该反应有单质生成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 6.在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则溶液的颜色( ) A.由红色变无色 C.由紫色变蓝色
A.2HCl—两个氯化氢分子 B.4S—4个硫元素
C.Ca—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
D.CO2—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 B.氦气可用于充飞艇 C.氢气可做高能燃料
D.玻璃刀头上镶的金刚石可用来裁玻璃 9.下列事实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二氧化碳气体经加压、降温得到干冰 C.金刚石硬度大
B.普通玻璃属于易碎品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
B.由蓝色变红色 D.由无色变蓝色
7.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10.小明设计实验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性顺序。他设计了四个实验方案,分别选择的试剂是:①铜、银、硫酸亚铁溶液;②铁、银、硫酸铜溶液;③银、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④铜、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上述四个方案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11.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化工生产方式就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下列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原则的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国家意志和全民共识,建设美丽中国任重道远。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防治措施不合理的是( ) A.雾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酸雨:将燃煤锅炉烟囱加高 C.温室效应:低碳出行
D.水体富营养化:使用无磷洗衣粉 13.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A.在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 B.电解水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D.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14.某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与O2反应,生成N2和H2O,由此得出的关于该物质元素组成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氮元素 B.一定含有氢元素 C.一定含有氧元素 D.可能含有氧元素 15.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是 ( )
A. B. C.
D.
二、多选题
16.下列对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2N﹣﹣表示两个氮元素 B.nP2O5﹣﹣表示n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C.Ca﹣﹣表示钙元素显+2价 D.SO4 ﹣﹣表示硫酸根离子 17.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的现象
B.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只有铜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两个实验的操作中都要先撤离石灰水中的导管,再停止加热
D.木炭和一氧化碳,都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表现出还原性 三、推断题
18.A、B、C和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 为固体单质,B、C 为氧化物,且B 为有毒气体,D是碳酸。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1)由物质A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物质C中混有少量物质B时,可将混合物通入_____除去物质B。
(3)写出物质C 与固体过氧化钠(Na2O2) 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由此,你认为过氧化钠可用于_____。 四、流程题
19.图示是用含SiO2杂质的BaCO3制备纳米碳酸钡的工艺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A的化学式是 .
(2)写出向BaCL2溶液加入KOH并通过CO2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3)操作1洗涤、检验和烘干,检验洗涤是否干净可选用试剂是 五、实验题
20.有A、B、C、D、E五种实验装置,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装置用序号表示):
(1)实验室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常选用的一种收集装置是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选用装置D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时,D内盛放的试剂应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___________导气管通入瓶中。
(4)氨气(NH3)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氨水。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①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氨气时,气体应从_________导气管进入瓶中,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图所示,将一支装满氨气的试管倒放于水槽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计算题
21.根据相关知识进行填空:
(1)等质量的镁、铝中,所含原子个数比为Mg:Al=_____。
(2)已知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某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如果该氧原子的质量为mg,则该硫原子的质量为_____。
(3)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bkg,用a、b表示一个M原子的质量为_____。 七、科学探究题
22.“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1中,将大小相同的滤纸片和乒乓球碎片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到乒乓球碎片比滤纸片先燃烧,通过此现象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的是___。 A.可燃物 B.空气 C.温度达到着火点
(2)实验2中,把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和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分别放入两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CO2与水发生了反应 B.水具有酸性
C.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D.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3)实验3是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会出现明显现象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欲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实验结论,需要对比_____。
(4)实验4可以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B D A A B C D D 二、多选题 题号 答案 16 17 BD AD A B B C A 三、推断题 18.2C+O2
2CO 灼热的氧化铜 2CO2+2Na2O2=2Na2CO3+O2 制取氧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