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写作指导
一、材料作文概念、特点及其分类
1.概念:材料作文是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材料的基础上,从某个侧面或某个角度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进行作文的一种形式。
2.特点:与其他作文形式相比,材料作文的特点是注重对材料的解读,强调学生的理解能力,作文形式相对比较开放。
3.分类:“材料”按题材内容可分寓言、故事、漫画、名言、诗歌、对话、新闻调查报告等种类;按材料数量分为单则材料和多则材料;按表达方式主要分为叙事性材料、议论性材料和说明性材料。
二、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一般方法 从总体上来说,材料作文审题应该从三方面入手,首先弄清楚材料里出现的主体对象(即什么人、事、景、物),其次分析主体对象(即人、物怎样有何特点,事情经过结果如何),最后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以此抓住材料情感取向,把握材料主旨。
例1: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老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方法指点:如何全面理解材料,理解材料的角度问题(审题)? 明确:
⑴抓材料中的对象(主要的人和物)
⑵概括材料中的主要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⑶弄清楚材料的思想、感情倾向。
2、多角度立意:一般来说,材料中出现几个人或几种物,就有几个角度。 明确:材料中有三个对象:乌鸦,牧羊人,小孩 中心事件:乌鸦羡慕学老鹰捕羊,被牧羊人捉获。 由果溯因多维审视:
(1)从乌鸦的角度:乌鸦为什么会抓羊失败?→乌鸦身子太轻,盲目模仿 (2)从牧羊人的角度(贬):为什么会说乌鸦是一只忘了自己叫什么的鸟?→没有理性认识自己,盲目模仿。
(3)从小孩的角度(褒):小孩为什么会说乌鸦可爱?→乌鸦敢于尝试,敢于超越自己,
1
敢于挑战自我,所以它很可爱。
(4)悟道理、立意:
①不要盲目模仿,要考虑自身条件(要量力而行); ②摆正自己的位置。 ③要有自知之明。 ④要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拼命追求理想。 (本文最佳立意):既要有敢于挑战自我的决心与勇气,也要有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精神;学习他人必须先审视自身的条件,不可邯郸学步失去自我。
例2:
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于汗水。加油!呷呷!”
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2009·全国卷Ⅰ)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明确
1.教练野鸭的角度:
立意:只要付出百倍的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2、评论家青蛙的角度:
针对那些忽视自己的长处,以为凭“一招鲜”就可以解决问题的人 立意:要扬长避短;学会发挥自己的长处是正道。 3.思想家仙鹤和兔子曾经的经历的角度:
针对那些除了本职工作,其他均一窍不通的人
立意:多个本领多条路;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
本文最佳立意:既要尽可能多方面发展,又要发挥自己的专长。
小结:审题立意步骤和方法:
通读材料,抓对象、明角度,抓关键句,由果溯因(推因) 联想,定立意
三、巩固训练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得出立意。
练习一: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他也有自己独特的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