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力流动两大基本功能来看,图中①、②、③双向箭头不能用来表示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因为两大功能都是以食物链(网)的捕食方向进行,即在群落内部物质只能从生产者传向消费者而不能反过来,且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3)结合题意,由于表格中A、B、C三种生物组分可能有一种属于分解者,所以根据三种组分的Pg值不能反映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因为逐级递减是在营养级(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不是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
点睛:本题中(2)(3)小题都可能容易误判,主要就是忽视物质循环沿食物链的方向进行,能量流动的分析不涉及分解者的参与。
10. 果蝇的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B控制,基因R或r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会影响雌、雄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现有黑身雌果蝇与灰身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现型及数量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等位基因R、r中,能使黑身果蝇体色加深的基因是________。
(2)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F2灰身雌果蝇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 (3)现欲通过一次杂交获得同时具有三种表现型的雌雄果蝇,从现有的雌雄果蝇中选择,满足条件的基因型组合有_____________种。若选择的杂交亲本表现型不同,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灰身:黑身:深黑身=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r (2). bbXX,BBXY (3). 1/6 (4). 3 (5). 2:1:1
RR
r
(1)根据以上分析,灰身应该含有B_,含bb表示黑身,且纯合r会使得黑色加深。 (2)根据以上分析,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是BBXY,雌果蝇的基因型是bbXX,子一代雄果蝇的基因型是BbXRY,雌果蝇的基因型是BbXRXr,则F2灰身雌果蝇中纯合子占的比例为1/3×1/2=1/6。
(3)欲通过一次杂交获得同时具有三种表现型的雌雄果蝇,即灰(B_XRX-、B_XRY),黑(bb XRX-、bbXY),深黑(bbXX、bbXY)。显然,在亲本的选择上,雌性个体一定XX,雄性个体一定为XY,且雌雄亲本中必须都含b,但不能全是b基因,对此从已有的雌雄果蝇基因型中筛选,符合条件的亲本基因型组合有3种,分别是BbXRXr×BbXrY、BbXRXr×bbXrY、 bbXRXr×BbXrY。若选择的杂交亲本表现型不同,即BbXX×bbXY或bbXX×BbXY,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均为灰身:黑身:深黑身=2:1:1。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干信息和柱状图分析,根据后代的不同性别的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确定子一代的基因型,从而确定亲本的基因型。
11. 下图是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金河牌酸奶中乳酸菌种类及其耐药情况”而制定的流程图。请分析回答:
(1)与酵母菌相比,乳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有、无)染色体。 (2)本研究使用的细菌培养基中特别加入了一定量的碳酸钙,乳酸菌在______(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乳酸能与不溶性的碳酸钙生成可溶性的乳酸钙,从而在菌落周围形成溶钙圈。从物理形态分析,本研究使用的培养基属于______(类型)。
(3)在利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对培养基灭菌时,把锅内水加热煮沸,必须______后,将锅密闭,
Rr
r
Rr
r
r
R
rr
r
Rr
r
RR
继续加热以保证锅内气压上升,达到121 ℃。灭菌后的培养基应适当冷却后,在______附近倒平板。
(4)请完善“检测乳酸菌对青霉素、四环素耐药性”实验操作步骤:
步骤1:分别取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三组无菌培养皿中,再加入灭菌并冷却到50 ℃左右的培养基,立即混匀,静置凝固成平板。
步骤2:向三组培养基中分别接种待检测的乳酸菌菌种。
步骤3:将接种后的三组培养基和一个______都置于适宜温度等条件下培养若干天,观察比较培养基中菌落生长情况。
【答案】 (1). 细胞内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或“没有核膜”) (2). 无 (3). 无氧呼吸 (4). 固体培养基 (5). 将锅内冷空气彻底排除 (6). 酒精灯火焰 (7). 步骤1 (8). 等量的青霉素、四环素和无菌水
【解析】(1)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他们的区别在于乳酸菌细胞内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无染色体。
(2)培养基中特别加入了一定量的碳酸钙,乳酸菌在无氧呼吸中产生的乳酸能与不溶性的碳酸钙生成可溶性的乳酸钙,从而在菌落周围形成溶钙圈。从物理形态分析,本研究使用的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
(3)在利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对培养基灭菌时,把锅内水加热煮沸,必须将锅内冷空气彻底排除后,将锅密闭,继续加热以保证锅内气压上升,达到121 ℃。灭菌后的培养基应适当冷却后,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考点定位】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12. 下图1为生产HIV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图2为运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HIV疫苗的操作简要路径。 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中, 过程①称为_____________技术,通过过程②获得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要进行 ___________________ ,以便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
(2)图2中, 过程①需要用到________酶。一个DNA片段进行扩增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CR技术,如果这个过程中消耗了引物62个,则共进行了______轮的DNA复制。
(3)图2所示的运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HIV疫苗还不能有效用于艾滋病预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限制酶处理DNA片段,可使特定核苷酸序列特定部位的_____________键断开。若用X、Y两种限制酶作用于图2中的DNA片段,并进行电泳分析,其结果如下图。A至D选项中,关于两种酶切位置的判断, 正确的是____。
【答案】 (1). (动物)细胞融合 (2). 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3). 逆转录 (4). 5 (5). 艾滋病病毒为单链RNA病毒,变异频率高 (6). 磷酸二酯 (7). B 【解析】分析:根据图1中生产HIV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分析,HIV自愈者的免疫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经过程①的诱导融合得到杂交细胞,再经过程②的筛选(克隆培养和抗体阳性检测),得到既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又能无限增殖的杂交瘤细胞,收集所需的单克隆抗体。图2为运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HIV疫苗的操作简要路径,首先提取HIV的RNA片段,经逆转录过程(①),得到DNA片段,再将含疫苗基因的DNA片段插入(②)到质粒中,构建出基因表达载体;然后将含疫苗基因的重组质粒导入(③)到酵母菌细胞内,通过检测和鉴定能产生疫苗的酵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