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综合自然地理的野外实习(20110512)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 2:37:5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二章 实习区(舟溪)区域地质背景

研究区处于扬子准台地与华南褶皱带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的过渡带,在贵州的东南部华南早古生代褶皱带内。区内出露晚元古宙下江群、古生代二叠系、中生代中侏罗系及新生代第四系等地层,其中二叠系与下江群呈微角度不整合接触,侏罗系与二叠系呈平行不整合接触。扬子准地台经历了武陵、雪峰运动、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等多次构造运动,华南褶皱带从武陵构造阶段早期的大洋地壳,经武陵构造阶段晚期和雪峰加里东构造阶段的过渡性地壳,到早古生代末的广西运动发生基底褶皱,并与扬子准地台焊接为一体进入稳定地台阶段,相继形成一套盖层。区域出露的地层有从前震旦系的下江群到震旦系至古生代的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另有第四系地层出露(如图3-2)。

研究区内以龙井街断层为界主要分为东南非岩溶区和西北岩溶区两块基础地质背景,龙井街断层位于舟溪西南面垂直距离4.5公里处,构造形迹大体北东向构造。岩溶与非岩溶交界大致以这条断层线为划分,断层线西北边为岩溶区,东南边位非岩溶区(图3-1)。它们的主要岩层有:

(1)东南非岩溶区地层

前震旦系(Pt):大面积分布于东南区域,为变质的浅海、滨海相复理式沉积,总厚度3800m以上。分为三组,自下而上为:清水江组,主要为变余砂岩、凝灰质绢云母板岩;平略组,主要为绢云母板岩、砂质绢云母板岩;隆里组,主要为变余砂岩、砂质绢云母板岩。

震旦系(Z):分布于中南区域,下统分为铁丝坳组、大塘坡组和南沱组,主要有石英砂岩、绢云母板岩、砂质板岩;上统分为陡山陀组和灯影组,主要有炭质页岩、硅质岩、白云岩、白云质页岩。本系总厚度680m以上,下伏下江群为假整合接触。

(2)西北岩溶地层区

寒武系(?):分布于东北角,下、中、上三统均有沉积。下统为砂、页岩、石灰岩,厚270~1057m;中、上统主要由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组成,中统厚200~495m,上统厚265~718m。本系厚2659m,与下伏震旦系为区域性假整合接触。

奥陶系(O):下统分为桐梓组、鸿花园组和大湾组。主要为生物屑泥灰岩、生物屑灰岩、泥质白云岩,上、中统缺失。本系厚280m,与下伏寒武系连续沉积。

志留系(S):地层发育不全,只有下统,下统为翁项组,主要有钙质砂砾岩,厚0~66m,本系厚327m。与下伏奥陶系假整合接触。

泥盆系(D):上、中统均有沉积,缺失下统。中统主要为泥质粉砂岩和生物屑泥灰岩;上统主要为生物屑泥灰岩和白云岩。本系厚0~396m。

二叠系(P):上、下统均有沉积,下统梁山组下部为角砾状含铁质硅质页岩、砾岩,上部为鲕状及致密状赤铁矿,厚5m;栖霞、茅口组均为燧石灰岩,分别厚107m,151m,。上统为合山组,主要由燧石灰岩和生物屑灰岩组成,厚22~150m。本系总厚度463m。

第四系(Q):见于中上部,为残积物堆积。

图3-1 研究区域地质略图

Pt—前震旦系,Z—震旦系,?—寒武系,O—奥陶系,S—志留系,D—泥盆系,P—二叠系,Q—第四系.

1—实测性质不明断层,2—实测逆断层,3—推测性质不明断层,4—实测地质界线,

5—推测地质界线,6—飞来峰.

图3-2 样区地质特征

Qel—第四系残积物,P2h2—二叠系合山组二段,P2h1—二叠系合山组一段,P1m—二叠系茅口组,P1q—二叠系栖霞组,P1l—二叠系梁山组,D2m—泥盆系蟒山组,S1w2—志留系翁项组二段,S1w1—志留系翁项组一段,O1h—奥陶系红花园组,?1-2w—寒武系乌训组,Z1d2—震旦系大塘坡组二段,Z1d1—震旦系大塘坡组一段,Z1t—震旦系铁丝坳组,Pt3xjq1—前震旦系清水江组一段,Pt3xjq2—前震旦系清水江组二段,Pt3xjq3—前震旦系清水江组三段,Pt3xjq4—前震旦系清水江组四段,Pt3xjp1—前震旦系平略组一段,Pt3xjp1—前震

旦系平略组一段,Pt3xjp2—前震旦系平略组二段.

1—逆断层,2—实测性质不明断层,3—推测性质不明断层,4—地质界线,5—推测地质界线,6—采样点.

主要的岩组地层(图3-2)介绍如下:

(1)二叠系合山组(P2h2)

现更名为“大隆组”,按岩性可分为下、上两部:下部,黑色砂质页岩夹灰白色、灰绿色页岩及砂岩,厚20m;上部,灰色、灰黄色、灰绿色硅质页岩及砂岩,厚15m。本组富含菊石群,如假提罗菊石、肋瘤菊石等,另有腕足类欧姆贝、植物化石鳞杉等。假提罗菊——肋瘤菊石带和长兴组的古纺锤带一样,都是世界上古生界最高的化石带。本组与下伏龙潭组(或其相当层位)呈整合接触,与上覆三迭系呈整合接触。

(2)二叠系茅口组(P1m)

主要岩性为浅灰色、灰白色块状纯灰岩为主,厚40—450m。本组与下伏栖霞组呈整

合接触。

(3)二叠系栖霞组(P1q)

为浅海相硅质碳酸盐岩沉积,以暗蓝灰色层状灰岩为主,含不规则的燧石结核,厚110~250m。

(4)二叠系梁山组(P1l)

岩性以石英砂岩为主,夹粘土岩及煤层,水城一带砂岩发育最佳,厚度约为100m最厚达900m。本组分为三层:下层为浅灰色含植物根茎的粘土岩;中层为黑色灰质页岩或煤层;上层为深灰色页岩砂岩夹硅质岩。厚约0——52m,一般10m,由南往北变薄。

(5)志留系翁项组(S1w)

上覆地层上翁项群岩性:为滨海、浅海相砂质页岩,含三叶虫、腕足类、瓣鳃类、介形虫。下伏地层下翁项群岩性:为灰、灰褐、黄绿色含钙质细砂岩,间夹灰、深灰色中至厚层灰岩,具底砾岩。含珊瑚,腕足类。

(6)奥陶系红花园组(O1h)

深灰色厚层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夹页岩,产朝鲜角石、满洲角石、海绵、蛇卷螺等。厚20—30余米,与下伏分乡组呈整合接触。

(7)泥盆系蟒山组(D2m)

岩性:以石英砂岩为主,夹少量泥页岩、含砾砂岩及砂质白云岩。

(8)寒武系乌训组(?1-2w)

岩性为灰、黄、青灰色页岩,中上部夹有一层深灰、灰色薄一中层纹层状粉一泥晶灰岩,顶为深灰色中层纹层状泥岩,粉晶灰岩,向上显示变浅变厚序列。

(9)震旦系大塘坡组(Z1d)

主要为黑色、灰黑色薄层状粉砂岩及粉砂质页岩,夹含锰页岩和含锰灰岩。厚数米至二百米左右,在黔东北松桃一带最厚,往东至湘、鄂等地变薄。该组位于古城组与南沱组之间,与下伏古城组为整合关系。产微古植物Trachysphaeridium rude, T. Cultum, T. Simplex;藻类Eosynechococcus datangpoensis, Nanococcus vulgaris; 菌类:Eoastrion sp.等。

(10)震旦系铁丝坳组(Z1t)

整合于下伏两界河组和上覆大塘坡组之间的一套中粒碎屑沉积。岩性为浅灰、灰、深灰色中厚层含砾杂砂岩、砾质砂岩、混碛岩、砾质泥岩、杂砂岩、岩屑砂岩、粉砂质粘土岩。 (11)清水江组(Pt3q)

综合自然地理的野外实习(20110512)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x9zf7qdad5gf8x599gx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