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师: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来,先竖着对折2次,然后打开。看看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几份。 生:按照老师的方法对折,平均分成了4份,如图
。
师:把涂好色的长方形纸再横着对折2次。 生:再对折2次后,如图
。
3.自主利用纸条操作和计算,探索分数乘分数的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的“折一折,算一算,说一说。” 师:折一折,算一算,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师:通过我们操作和计算,说一说,分数乘分数应该怎样计算?
生:两个分数相乘,只要分子和分子相乘,分母和分母相乘就可以了。能约分的要约分。 4.探索一个数乘分数的积的规律。
师:出示乐乐的想法。(教材第29页“试一试”的第一部分)通过计算来验证乐乐的想法是否正确。
师:出示教材第29页“试一试”的第二部分。
学生算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师:咱们总结一下一个数乘分数的积的规律。
生1: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小于1的分数(0除外),所得的积小于这个数。 生2: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大于1的分数,所得的积大于这个数。 生3:一个数乘等于1的分数,所得的积等于这个数。
师:通过大家的折叠、涂色,找到了分数乘分数的方法,还找到了一个数乘分数的积的规律。大家来讨论一下。
生1:两个分数相乘,只要分子和分子相乘,分母和分母相乘就可以了。能约分的要约分。 生2: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小于1的分数(0除外),所得的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大于1的分数,所得的积大于这个数;一个数乘等于1的分数,所得的积等于这个数。
分数乘法(三)
两个分数相乘,只要分子和分子相乘,分母和分母相乘就可以了。能约分的要约分。
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小于1的分数(0除外),所得的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大于1的分数,所得的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乘等于1的分数,所得的积等于这个数。
1.让学生亲自经历学习过程。即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探究算法—举例验证—交流评价—确定法则等一系列生活中经历“分数乘分数”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这里关注了让学生自己去做、去悟、去经历、去体验、去创造,同时也关注了学生解题策略的自主选择,关注了合作意识的培养。
2.利用图形语言不够,要给学生较多的时间去动手操作并加以指导。
A 类
1.计算。
2.一瓶饮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L,明明喝了一半,明明喝了多少升饮料? (考查知识点: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B 类
3.无脊椎动物中游泳最快的是乌贼,它的速度是每分错误!未找到引用源。km。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乌贼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李叔叔每分游多少千米?
(考查知识点:分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作业新设计
A 类:
倒数。 (教材第31、32页)
1.发现倒数的特征,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让学生在计算、比较、观察及合作交流中探索新知。
重点:求分数、小数、整数的倒数,掌握求倒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互为”倒数。
课件。
师: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分数乘法,下面我给同学们出一些算式,比一比看谁计算的速度快,谁能发现其中的规律。
教师巡视学生做题情况,个别给予指导。学生做完后以组为单位交流计算结果,并汇报。 生1:两个乘数的分子和分母位置颠倒。 生2:它们的乘积都是1。
师:3和8都不是分数,那么它们的分子和分母是什么呢? 生:3和8都是整数,可以写成分母是1的分数。
1.理解倒数的概念。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我们来给这样的数起个名字吧。 生:既然是分子和分母颠倒了位置,那么我们叫它“倒数”吧。 师:对,今天我们来学习倒数。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31页最上面的几道算式)再来看看这几个算式,算一算。 生:它们的结果都是1。
师:“互为”是对两个数说的,不能孤立地说谁是倒数,应该说谁是谁的倒数。 同桌之间互相说说,余下的几个算式,谁是谁的倒数。 同桌交流,体会互为倒数。
师: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倒数。
师:总结倒数的概念,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借助长方形的面积进一步认识倒数。
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31页的表格,通过观察表格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生:可知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分别作为长方形的长和宽,长方形的面积是1。 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31页的第三部分中的图片。
师:结合长方形面积的公式和已知条件,可以把问题转化一下,即已知一个数求这个数的倒数,那么怎么求一个数的倒数呢?
生: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师:那么1的倒数是多少?
生:因为1×1=1,所以1的倒数是1。
师小结:①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就是把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交换位置。②整数的倒数是用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