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教育学会、教研室新课程教案操作研究设计封面
学 科分 类 小学五年级语文 课 程 标 题 《我和祖父的园子》 工 作 陕西省丹凤县西街小学 单 位 所属县(区)校 丹凤县 西街小学 作 者 马淑珍 姓 名 手机电话 13152263392 邮 政 编 码 726200 现使用《义务教育课程年 级 五年级 教材及标准实验教科书》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第几册 第十册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丹凤县西街小学 马淑珍
教学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江苏教育出版社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19课《我和祖父的园子》。
设计思想:《我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现代女作家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
传》。这是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第五单元——“亲情依依”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重点描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这份自由和快乐,不仅来自于祖父的园子,更源于祖父的爱。本文用儿童化的语言,生活化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农家园子的风景图,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童年自由和快乐的眷恋以及对祖父的深情怀念。抓住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来感悟语言文字的意境,感受到充满生机的园子、慈爱的祖父和自由快乐的“我”。通过体悟文中“我”的自由、快乐,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由衷地说出自己的自由、快乐。并巧妙地迁移到学生自己的自由快乐。充分地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城市孩子感受到农家菜园的
美丽与生机勃勃。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文本语言的触摸、感
悟、还原语言的形象性,拓展学生的理解,丰富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地“看”园,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理解“园子”的精神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其它作品的愿望。
教学重点: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感想的
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范读、引导探究法。 学习方法:朗读法、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确定问题
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快乐的童年,这童年就是一幅幅色彩缤纷的画,一首首回味无穷的诗,一曲曲荡气回肠的歌,一个个百听不厌的故事。童年的生活是难忘的、是温馨的,她会永远留在我们记忆的深处。
有一篇文章,读着,读着,我们就沉浸在作者那烂漫的童年生活中,今
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萧红的童年。板书课题! 二、带着问题研读课文
出示: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
课文中有两个小节直接写园子的,打开课本,略读课文,把它们找出来。 1.让我们到园中来漫步吧。出示第二自然段:
自由地读一读,想一想,在萧红的眼里,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结合文章的语句来谈一谈。 交流: ○1美丽。美在哪里?
这么多颜色点缀着园子,这园子是美丽的,这园子是诱人的。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这一小节。
还有谁也想来谈一谈,还是一个什么园子? ○2充满生机。这园子里有些什么?
是的,天上有飞的,草里有藏的,知名的蝴蝶、蜻蜓、蚂蚱……不知名的还有很多很多,总之,是样样都有,生机勃勃。带着对园子的喜爱之情一起来读一读。
2.让我们继续在园中漫步。
在萧红的眼里,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自由地读一读。 这一段,读着,读着,有一个词会扑面而来。板:自由 有一句话,概括地写出了这一点。
师: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一切都是自由地。 看:听:再看那:(引读)
这一段文字写得很美,写得很妙,这精彩的地方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好好地品读、品读。
这些句子好在哪里呢?专心地读一读,静心地品一品。 你有什么发现?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展开了想象,形成了排比,读起来让人特别亲。真会读书,能用朗读表现出这种自由吗? 还有什么发现?
这四个“愿意……就……”后面还有一个“随意”,写出了什么?对!园子是自由的,作者的心灵也是自由的。景物的自由代表着身在景物中人的自由。这种写法就叫借景抒情。这自由呀,装得下天和地。读吧,自由地练一练。谁愿意展示一下你的朗读。老师为你配上一段音乐。用你的朗读表达出作者内心的自由。
3.在这样一个童话般的园子里,留下了萧红和祖父许多美好的回忆。读一读课文的3—12小节。继续思考:这又是个怎样的园子呢?板:快乐。
读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我们眼前会浮现出许多画面。同学们,细读出滋味,品读有收获。再读一读,哪个镜头最吸引了你。
评价:发现得真好,这相似的句子还有的散落在3——12小节里,再找找看?如果把它们串起来就成了一首诗。不信你看: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祖父浇水,我也抢过来浇。” “祖父笑了,我也笑了”
“我开心地笑了,祖父也开心地笑了”
这些文字看上去是不是重复了,其实这是一种写法叫复沓。作用是为了抒发强烈的感情。同学们你觉得这里抒发的是怎样的情感呢? 是呀,踢出的是泥土、种子,可飞出的却是快乐! 是呀,那扬起的是水滴,更是我的无忧无虑。 是呀,祖父的宽容让我有了更多的快乐。 这看上去是三心二意,其实我的自由和快乐!
如果你关注了细节,读了这一段后,祖父有一种特别亲切的表情浮现在我们眼前——笑。让我们一起来回忆:
当我东一脚西一脚的瞎闹,把菜种踢飞时,祖父笑了! 当我从祖父手中抢过水瓢,把水扬到空中时,祖父笑了! 当我把韭菜割了,却留着狗尾巴草时,祖父笑了!
当我不听祖父的话,却去摘黄瓜、追蝴蝶时,祖父笑了!
这是和蔼可亲的笑!这是欣赏的笑!这是宽容的笑!这是充满爱意的笑。 同学们,这一次又一次笑容的背后你读到的是祖父什么?那一份浓似一份的爱。
让再一次和萧红分享这份难忘的爱吧。
不管是瞎闹,还是淘气,即使是越帮越忙,甚至闯出点小祸,在萧红的记忆里祖父是勤劳的,是宽容的,是疼爱她的,祖父带给了萧红无限的自由和快乐。
三、适度拓展深化认识
其实,萧红的童年并不全是快乐的,教师描述:在萧红的童年生活中,只有一个人喜欢他。所以,她回想起故乡呼兰河时想到的不是母亲,不是父亲,更不是祖母,而是那年迈的祖父。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只有一个地方给了她自由和快乐。这园子不只是祖父的,是我和祖父共同拥有的园子,这课题该怎么读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