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美学校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默写(20分)
(1)飞湍瀑流争喧豗, 。(2)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 ,孤舟一系故园心。(4)一去紫台连朔漠, 。 (5) ,不尽长江滚滚来。(6) ,此时无声胜有声。 (7)同是天涯沦落人, 。(8)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9)千呼万唤始出来, 。(10)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 (11)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生长明妃尚有村。 (13)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14)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 (15)夜深忽梦少年事,_______________(16)移船相近邀相见,___________________。 (17)其间旦暮闻何物? 。 (18)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 (19)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_____。(20)如何四纪为天子,_______________ 。
二、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落日怅望 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21)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4分) (22)请从语言、表达技巧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5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6分)
三、阅读题
(一)阅读《红楼梦》选段,完成23-26题。(12分)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
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
23.简要说明“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病如西子胜三分”这几句话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3分)
24.宝玉问“可曾读书”,黛玉的回答与前面回答贾母的不同(她回答贾母的话是“只刚念了《四书》”),试分析这其中的原因。(3分)
25.作者写宝玉对《四书》以外的书籍的评论,是为了表明什么?(3分) 26.简要分析作者写贾宝玉“摔玉”的意义?(3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7-23题(18分)
人,又少了一个 作者:聂华苓
三年前,也是冬天。一个骨瘦如柴的女人来到我家门前。
她头发蓬乱,脸色苍黄,穿着一件空荡荡的破旧花棉袄,和一条褪色的灰布裤子,手中提着一个白布口袋。她轻轻推开我家虚掩的大门,缩缩瑟瑟地探进头来。我正站在窗口。
“太太,我不是叫花子,我只是要点米,我的孩子饿得直哭!”她没等我回答,就自我介绍下去:“我也是大学毕业的。哪,你看。”她抖着手由内衣口袋中掏出身份证来,“这上面都写着的,这是我以前的照片!”
由于好奇,我接过她的身份证。那是一个富态的中年女子的照片:光亮细碎的发鬈,整整齐齐地贴在头上,淡淡的双眉,弯在那一双满足的眼睛之上,衣襟上还盘着一个蝴蝶花扣。
我端详着那照片的时候,她就一个人絮絮叨叨地讲了下去:“我先生坐了牢,我就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饱一天,饿一天。我替人洗衣服,付了房钱,喝稀饭都不够!孩子们饿得抱着我哭,我只有厚着脸皮出来讨点米。我只要米,不要钱,我不是叫花子,我是凭一双手吃饭的人!太太!唉!我真不好意思,我开不了口,我走了好几家,都说不出口,又退出来了!我怎么到了这一天!”她撩起衣角来拭眼泪。
我将她的口袋装满一袋米。她抖动着两片龟裂的嘴唇说道:“这怎么好意思?您给我这么多!这怎么好意思!谢谢,太太,我不晓得怎么说才好,我——我直想哭!”她淌着泪背着一袋米走了。
三年后的今天,我又看见了那个女人。她正站在巷口一家人家门前, 我打那儿经过。她皱缩得更干更小了!佝偻着背,靠在门框上,脸上已经没有三年前那种羞怯的神情了,咧着一嘴黄牙,阴森森地笑着①,用一种熟练的讨乞声调高声叫道:“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只听得门内当啷一响,是金属落地的声音,接着是一声吆喝:“一角钱拿去!走,走,谁叫你进来的?你这个女人,原来还自己洗洗衣服赚钱,现在连衣服也不洗了,还是讨来的方便!”
那女人笑嘻嘻的②:“再赏一点吧,太太,一角钱买个烧饼都不够!”“咦,哪有讨饭的还讨价还价的? 走,走,在这里哼哼唧唧的,成什么样子?”那女人的嘴笑得更开了③:“再给我一点就走,免得我把您地方站脏了,再多给一点!”
呯地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④,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经不认得我了!
27.小说突出描写了女人行乞时的四次“笑”,下面是对“笑”的内涵的分析,请将对应的内容填入括号内。(4分)
A丧失羞耻之心。C对人生的敌意和诡谲。 B职业乞丐的无赖相。D对人生的冷漠,麻木。 ①( )②( )③( )④( )
28.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 )
A.作者刻画女人形象,多角度地运用了纵向对比,写出人物的人格由自尊到顽劣,
行为由知羞到寡廉耻,心理由希望到麻木,外貌由富态到干瘪,令人憎恨,也唤起同情。
B. 小说还注重对细节的刻画,不仅多次写女人的“笑”,还前后两次写了女人的“哭”,两次“哭”表现了女人对悲苦生活的无奈和无助。
C.作品的语言十分细腻、流畅,尤其是人物语言及富于个性化,三年后女人乞讨的几段话,尽管有点夸张,但活画出女人蜕变后的丑恶的灵魂。
D. 对女人的性格扭曲的社会根源,作者的思想倾向是鲜明的,但未曾表明,只是在人物刻画和情节的发展中,让其自然流露出来。
E. 作者对生活是忠实的,但不拘泥于生活的真实,经过艺术提炼、加工,使现实中女人行乞的故事更加典型,显示出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批判力量。
29.怎样理解小说标题“人,又少了一个”的深刻含义?(3分)
30.本文和《祝福》都写了女人沦为乞丐,试分析本文中女人和祥林嫂形象的异同点(6分)
四、作文(60分)
31、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史载:三国蜀臣蒋琬在诸葛亮死后升为大将军,成了朝廷重臣。部下杨戏性格狂傲粗疏,蒋琬和他商量事情,他常常不应不理。于是有人便在蒋琬面前陷害杨戏,说:杨戏对您真是太不尊敬了。蒋琬说:人心的不同,正像各人的面孔各异一样。表面上服从,背后又说反对的话,这是古人引以为戒的啊!要杨戏赞同我,这不是他的本性,要杨戏说反对我的话,又显示了我的错误,因此,他只好沉默,这可正是杨戏耿直的地方啊!结果,三国蜀臣蒋琬赢得众人尊敬拥护,从而做得成事。
参考答案 一、略 二、
21、答:(1)A客中久滞、思乡情切,可从颔联得到答案;B年华渐老、感时伤逝,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