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2010秋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 学号 1032001256730
土木工程管理 专业 姓名 马旭东
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平时作业2 得分
(3—5章)
一、作业要求:
1、必须根据教学点的要求按时交作业。
2、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手写,不得是电子文稿或复写、复印稿。 3、本作业作为形成性考核的内容之一,计算在形成性考核成绩之内。
4、平时作业最迟必须在终结性考核(期末考核)30天之前完成上交;凡未按期完成上交平时作业者,不得参加终结性考核(期末考核)。
二、作业内容: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二个答案,多选少选选错均不能得分) 1.关于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中,正确的说法有 ( ABE ) A、竞争需要借助合作才更有可能获胜,合作增强了竞争的能力 B、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竞争,二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C、合作是为了更好地竞争,合作愈好,竞争中成功的可能性就愈大 D、在现代社会中,无论竞争还是合作都是为了获取最大的物质利益
E、竞争层次的客观性决定了无论何种竞争都离不开合作,合作的基础在于竞争
2.人生的幸福需要心理健康,事业的成功需要心理健康,现代社会生活更需要心理健康。现代人为了有健康的心理,应加强心理修养。加强心理修养的主要途径有: ( ADE ) A、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学会自我调节 B、发展与他人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C、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D、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E、正确地对待环境,客观地认识自己,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二)名词解释 1.人生观 2.价值观 3.道德
1
4.诚信 5.社会公德 (三)简答题
1.错误的人生观主要有哪些,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为什么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 4.社会公德有哪些基本特征?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5.我国公共生活中的主要法律规范有哪些?它们的基本立法精神分别是什么? (四)论述题
1.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内容是什么?怎样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五)材料分析
徐本禹是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2002年暑假前往贵州支教,2003年考取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2005年8月结束贵州支教生涯,回校继续深造。2006年12月15日徐本禹作为一位国际志愿者离开中国远赴非洲津巴布韦支教。在徐本禹离开中国之前,动情地说:“贵州,是我永远的牵挂!”
洪战辉是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现为河南省保护未成年人委员会办公室辅导员。2006年被评为第十七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之一。曾在湖南怀化学院上学。在家庭屡遭变故的情况下,十多年来克服重重困难,自立自强,勇于进取,顽强拼搏,带着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边求学边打工。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关系的理论,谈谈如何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2
二、名词解释
1、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
2、价值观就是人们由心中发出对世界上存在万事万物的认识以及所持有的对待万事万物的态度
3、道德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
4、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5、社会公德是一种存在于社会中间的道德,就是人们为了维护我们社会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 三、简答题
1、享乐主义人生观。它从人的生物本能出发,将人的生活归结为满足人的生理需要的过程,提出追求感官快乐,最大限度地满足物质生活享受是人生的唯一目的。②厌世主义人生观。宗教的厌世主义认为,人生是苦难的深渊,充满各种烦恼与痛苦,唯有脱俗灭欲,才能真正解脱。③禁欲主义人生观。它将人的欲望特别是肉体的欲望看作一切罪恶的根源,主张灭绝人欲,实行苦行主义。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2、整体至上,“克己奉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仁爱兼利的人际和谐原则。“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与“厚德载物”的宽阔胸襟。修身自律,躬行实践的道德修养原则
3、一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有机统一。它既贯穿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又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内容做出了高度概括。二是肯定与否定的有机统一。“八荣”是从肯定方面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精辟概括,从正面强调了要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八耻”则从否定方面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进一步阐释,明确提出要反对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的言行,对当前社会的不良品德和歪风邪气进行了有力鞭挞。三是现代社会优秀道德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有机统一。它概括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提出了具有时代精神的道德要求,又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有民族性的特征。四是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 4、基础性。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在每一个社会都被看做是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是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遵守社会公德,是对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在此基础之上还有许多更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要求。社会公德水平的高低又昭示着一个社会 道德风气好坏的程度。 全民性。社会公德是社会全体成员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和适用范围。在同一社会中,任何社会成员不管属于哪个阶级或从事何种职业,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简单规则,都必须遵守,否则就要受到社会舆论谴责。国家、社会团体、机关单位有时甚至可以以国家权力或行政权力、经济权力予以干预。相对稳定性。社会公德作为“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是人类世世代代调整公共生活中最一般关系的经验的结晶。这种最一般的关系,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形态里都存在着,因而,调整这种关系的社会公德在历史上比起其他各种道德分支来,具有更多地稳定性。而且社会公德总是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保存和发扬其进步的、合理的方面,剔除其落后的、不合理的部分。
文明礼貌 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 遵纪守法 5、)《治安管理处罚法》一方面规范、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使人人懂法、守法,既实现自身的合法权益和自由,又不对他人的合法权益和自由造成侵害;另一方面规范、指导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执法行为,在有效惩治违法行为的同时充分保障人权。该法是新形势下加强
3
社会治安管理、维护公共生活秩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律保障。 四、论述题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
一、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宗旨 ??
二、为人民服务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客观要求?? 三、为人民服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中介和精神基础??
为人民服务是实现道德价值的动因和精神支柱,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 为人民服务实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有机统一,包含着社会主义道德的不同层次的要求,引导人们沿着社会主义道德的阶梯,不断向上攀登??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中介和精神基础,我们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核心地位,着力发挥其对一切道德现象的统帅作用,并把为人民服务的道德理念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和践行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富有成效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成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积极的、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2、集体主义是指一切言论行动以合乎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为最高标准的思想,它的科学内涵是:⑴社会利益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高于一切,人民的一切言论和行动都必须以这个社会的集体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⑵在保证社会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要把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结合起来,尽可能保证和满足成员的个人利益。⑶当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三者发生矛盾,申斥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为保护国家和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 ????
首先,利益主体多样化。要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就要培植市场竞争的主体,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利益主体。从所有制来看,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个体、私营经济等采取激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的政策。私有制经济中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还有外资企业等。这样,我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主要是企业家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和个体所有者阶层,干部和知识分子队伍中,不同人群之间收入差距也比较大。?? 其次,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差别与矛盾增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集体、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个人与集体之间在利益上各有特点,存在非对抗性的矛盾,如人民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与差别增大了。一方面,不同所有制的经济实体有着各自独立的不同利益,甚至同一所有制的经济实体也会有相对独立的不同利益。适度的利益差别和矛盾的存在,有利于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对利益关系的调节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再次,个人利益在社会利益关系中的摆位问题凸现出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个人利益的认识有了变化,更加关注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