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刑事证据学》历年真题全套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6 17:48: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00370《刑事证据学》历年真题集

2.1 00370刑事证据学真题及答案(2004年4月份)

一、单项选择题

1.刑事证据的基本属性是 [ D ]

A.客观性、关联性、直接性 B.主观性、直接性、合法性 C.主观性、关联性、合法性 D.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 2.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证人的是 [ B]

A.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的人 B.承办本案的司法人员 C.年幼的人 D.本案当事人的近亲属 3.以下关于被害人陈述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被害人陈述都是直接证据

B.被害人死亡的,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替他提供被窖人陈述 C.被害人陈述作为诉讼证据,可以包括严惩犯罪分子的要求 D.被害人陈述是一种独立的证据

4.有权指定医院对精神病进行医学鉴定的是 [ ]

A.省级人民政府 B.省级公安机关 C.省级人民检察院 D.省级人民法院 5.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侦查实验。有权批准侦查实验的是 [ ] A.公安局长 B.刑警队长 C.派出所所长 D.检察长 6.在侦查阶段,有权依法主持勘验、检查工作的人员应当是 [ ]

A.鉴定人 B.侦查人员 C.法医 D.侦查机关聘请的专家

7.依法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邮件、电报,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关的,侦查机关将其退还邮电部门的时限是 [ ]

A.7天以内 B.5天以内 C.3天以内 D.24小时以内

8.某项证据可以证明被告人没有作案时间或不具有作案的条件,该项证据属于 [ ] A.“法定减免型”辩护证据 B.“酌情减免型”辩护证据 C.“直接否定式”辩护证据 D.“釜底抽薪式”辩护证据 9.在以下关于言词原则的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言词原则即直接原则

B.言词原则的实质是要求定案时必须具有言词证据 C.言词原则是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诉讼原则 D.言词原则要求诉讼必须以言词方式进行

10.下列各事项中,属于刑事诉讼中无须证明的事项的是 [ ] A.证据材料 B.程序法方面的事实 C.预决的事实 D.实体法方面的事实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英美证据法中的证据可采性规则包括 [ ] A.相似事件或类似事件,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B.当事人的品格通常不得作为认定案情的证据 C.以非法方法获取的证据材料,不具有可采性 D.传闻证据不具有可采性

E.证人对案情所发表的“意见”,一般不得采用为证据 12.下列各项证据中属于物证的有 [ ]

1

00370《刑事证据学》历年真题集

A.杀人凶器 B.诈骗犯罪所得的赃款 C.盗窃现场留下的撬压痕迹 D.爆炸犯罪所用的雷管 E.将犯罪过程详细记录下来的录像带 13.书证的基本特征包括 [ ]

A.物质性 B.思想性 C.特定性 D.确定性 E.间接性 14.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证人享有的权利包括 [ ] A.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参与诉讼权 B.陈述权 C,控告权 D.人身自由权 E.要求保密权

15.按照证据在理论上的分类,下列证据中属于言词证据的有 [ ]

A.物证 B.书证 C.鉴定结论 D.勘验、检查笔录 E.证人在言 16.视听资料的特点包括 [ ]

A.准确性 B.逼真性 C.直感性 D.动态连续性 E.可能被用以制造伪证

17.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不得确定有罪”原则,对这一原则理解正确的是 [ ]

A.这一原则的规定标志着我国正式确立了无罪推定原则 B.这一原则吸收了无罪推定原则的某些合理因素 C.这一原则是对有罪推定的彻底否定 D.这一原则统一了我国的审判权

E.这一原则可以再进一步概括为“罪从判定”原则

18.证人王某就被告人打伤被害人的经过向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属于 [ ]

A.直接证据 B.间接证据 C.原始证据 D.传来证据 E.控诉证据 19.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收集证据总的要求包括 [ ] A.依照法定程序

B.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 C.严禁刑讯逼供

D.严禁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 E.主体限定为司法机关及当事人

20.在司法实践中,对全案证据的综合审查判断的方法,一般包括 [ ]

A.比较印证法 B.串联排疑法 C.重新订正法 D.重点深入法 E.逻辑推理法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1.概括来说,自由心证的实质就是相信法官的“理性”与 。 22.不同类型的证据制度,主要体现在执法官员在 上的权力不同。

23.刑事证据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点,即受到时间的限制、受到条件的制约、受到 的约束。

2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供述和辩解中,检举、揭发同案其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又被称为“攀供”和 。 25.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聘请的律师,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申请 。 26.勘验、检查笔录是对勘验、检查等侦查、调查行为的 的一种客观记载。 27.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是指遭受犯罪行为 侵害的人。

28.辩护证据和控诉证据在诉讼过程中的证明作用可能发生转化,所以这种证据分类一般仅具有 的意义。

29.实物证据最大的优点是它的客观性和 。

30.任何一个言词证据,通常要经过感受、判断、记忆、 四个阶段才能形成。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31.刑事证据 32.书证 33.鉴定结论 34.原始证据 35.法律拟制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趣5分。共25分)

2

00370《刑事证据学》历年真题集

36.简述我国证人的诉讼义务。

37.为什么不具有特定同一的鉴定结论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主要根据? 38.如何把握间接证据的一致性和排它性? 39.如何理解“证据确实、充分”? 40.简述保全证据的意义。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论如何对待被告人翻供。

42.试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一定条件下也应承担部分举证责任。

2.2 00370刑事证据学真题及答案(2005年4月份)

一、单项选择题

1.《唐律》规定的运用证据的基本原则是( )

A.罪从供定 B.众证定罪 C.罪疑听赎 D.以证求实 2.下列证明材料中,不符合证据法定表现形式的是( ) A.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自首

B.证人关于犯罪嫌疑人案发时不在现场的陈述 C.记载犯罪计划的书面材料

D.以机关、团体名义出具的证明犯罪经过的证言 3.下列属于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是( ) A.张某将王某打成轻微伤,该案中的王某 B.某公司的仓库被李某纵火烧毁,该案中的某公司 C.于某下班途中遭遇抢劫,该案中的于某

D.赵某将车借给宋某,宋某驾车外出时车被抢走,该案中的赵某

4.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被依法拘留或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进行第一次讯问的时间必须是在其被拘留或逮捕后的( )

A.8小时以内 B.10小时以内 C.12小时以内 D.24小时以内

5.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聘请的律师享有的权利是( ) A.阅卷权 B.调查取证权 C.代理申诉、控告权 D.讯问时在场权

6.将认定血型同一的鉴定结论作为定案的主要依据所造成的冤案,其根本错误在于被当作绝对肯定的定案根据

3

00370《刑事证据学》历年真题集

的该鉴定结论不具有( )

A.密切相关性 B.程序合法性 C.内容科学性 D.特定同一性 7.某项证据可以证明被告人在犯罪后有立功表现,该项证据属于( ) A.“正面防御型”辩护证据 B.“釜底抽薪式”辩护证据 C.“直接否定式” 辩护证据 D.“法定减免型” 辩护证据

8.在下列证据分类中,属于办案人员对证据在诉讼中证明作用的一种判断,随着诉讼的推进,这种判断可能被证实也可能被推翻的是( )

A.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B.控诉证据和辩护证据 C.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D.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9.在公诉案件中,原则上应承担举证责任的是( ) A.人民检察院 B.被告人 C.被害人 D.人民法院 10.在刑事诉讼中,下列机关或人员中无权收集证据的是( ) A.人民法院 B.辩护律师 C.自诉人 D.诉讼代理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英美法系国家赋予某些证人可以对特定事项拒绝作证,下列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 )

A.任何人均有拒绝“自我归罪”的权利 B.夫妻双方均有拒绝为配偶作证的特权

C.神父和牧师对教徒犯罪的案件有拒绝作证的特权 D.教师对学生犯罪的案件有拒绝作证的特权

E.律师在代理诉讼中得知当事人的秘密情况,有拒绝作证的特权

12.在司法实践中,要确认一个证据是否可信、可用,都要审查它们是否同时具备 ( )

A.客观性 B.逻辑性 C.相关性 D.科学性 E.合法性

13.下列关于我国证人的诉讼义务的规定,正确的是( ) A.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4

搜索更多关于: 《刑事证据学》历年真题全套试题 的文档
《刑事证据学》历年真题全套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yll53zlf941z4g1sgcd5uqa87qzsz016qz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