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路施工关键部位施工技术的研究
【摘 要】公路工程是指作为公路铺设使用维护等一系列问题。作为一条公路开展的工程工作是十分复杂的,前期的设计和勘测,到中期施工工再到完工后的检测都是有着极为严格复杂的过程的,对于日后公路使用的维护和修复也属于公路工程的一部分。本篇文章将对公路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介绍。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安全规范;技术
优质工程不仅要有良好的设计,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质量的好坏。在施工中,材料、机具、操作是保证产品质量的主要环节。一切施工都必须严格遵守每项施工规范。一是,材料的准备,包括检查材料品种、规格、数量、堆放场所、供应和保管工作等;二是,施工机具,包括品种、型号、数量的配备及修理工作;三是,操作,应精心进行,每道工序完毕须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全部工序完毕,经检查验收后方可交付使用。
1 公路关键部位特别对待
1.1 路基施工技术要严谨
路基石公路构成结构的基础部分同样也是重要的部分,因为路基的作用不只是要承受自身的质量,还有整个公路的重量以及日后公路与投入使用时在公路上行驶的行车的重量,所以路基的正确建造是公路工程开展的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开端。
(1)路基开挖、指的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的开挖。路基是用土或石料修筑而成的线形结构物。它承受着本身的岩土自重和路面重力,以及由路面传递而来的行车荷载,是整个公路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开挖是需要统筹计划的安排的,一旦划分开挖界限完毕就要彻底执行开挖计划,把所有不符合计划的植被以及一些特殊物全部处理干净,完成开挖计划达到开挖目的路基开挖的工程才算圆满结束。
(2)路基填筑、路基的填筑方法可分为横向填筑法、纵向分层填筑法、水平分层填筑法和混合填筑法等。水平分层填筑时,遵照横断面全宽分为水平层次而且逐层向上进行填筑。应采纳应用如有需要的技术对策,如选用高效能的压实机械的振动压路机碾压,采纳应用沉陷量较小的砂性土或废石作填料等。
1.2 路面施工要周密
通过对我国现有公路分析可知,公路路面主要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混凝土路面为主。通常为了降低建造成本和以后便于对报废公路的处理,国内远距离公路建设,多为柏油路面。为保证建设路面达到国家规定的公路等级要求,混凝土路面施工中要严把技术关。路面铺设涉及的技术有原料控制、材料配比控制、搅拌
时间控制、搅拌温度控制、运输控制和路面平整与压实。原材料控制主要包括建筑用沥青黏度、纯度控制;沙石的清洁度控制和含水度控制等。材料配比控制是对搅拌所需的各种材料进行配比。搅拌时间控制的目的为使各种材料搅拌均匀,黏度等都达到路面铺设要求。除控制好搅拌时间,还应控制好搅拌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理与搅拌的进行。对于普通沥青的搅拌温度控制在165℃以下,改性沥青的搅拌温度控制在190℃以下。运输控制。为了便于运输通常搅拌点不应离铺设点太远,并且要提供足够数量的大吨位的运输车辆。最后,运输到铺设场地的沥青混凝土,必须经过粗平和细平处理,进行路面平整。平整后的路面应进行压实,压实过程中也应注意平整。
1.3 桥梁施工要稳妥
公路的架设是要应对多种多样条件的,因此一旦遇到特别的道路架设地理位置就会出现桥梁架设的问题,这是常见的问题不少工程都遇到过,因此我们说桥梁的建设工作更像是两段公路之间的衔接,衔接做的优秀整条公路就是成功的,反之桥梁架设的失败会影响到这个个公路工程的质量,所以稳妥的进行桥梁架设工作是必须进行的。
桥梁建造施工主要有体外索加固法和真空压浆技术。体外索加固法简单易行,不影响行车,受力途径明确,能显著提高结构承载力和抗裂度,有效改善结构的应力状态。体外索一般由无黏结钢绞线、粗钢筋与槽钢组合而成。其使用,起到了加固、卸载和减小结构内力的作用,值得推荐应用。
1.4 涵洞施工要周详
涵洞是公路或铁路与沟渠相交的地方使水从路下流过的通道,其孔径比桥要小。根据涵洞的断面形式,涵洞分为管涵、板涵、箱涵和拱涵。涵洞虽然工程量和施工技术不如桥梁复杂,但是建造仍然有一定的技术要求。此外,一般在公路建设中有比较多的涵洞。这些涵洞施工是否合格,对公路的建设质量有重要影响。因此,涵洞建造技术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涵洞施工技术。不同的涵洞施工技术有所不同。如管涵的建造主要分为基础建设、涵身建造和涵身安放。基础建设过程为:基坑挖建,基坑万挖掘采用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方式,基坑经检验合格后,然后在坑基上铺上碎石等,并压实。箱涵的施工技术则主要包括基础处理、底板、侧墙钢筋绑扎、内支撑与内膜施工、绑扎顶板钢筋与里外膜、混凝土浇筑和变形缝处理。
2 施工时间严格监控
2.1 防治石灰稳定土基层裂缝
(1)为了降低土的塑性可在其中适当的掺入煤粉灰,从而达到改善土质的目的。同时控制好土层的含水量,使其保持在合适的状态,不宜过低或者是太高。
(2)为了尽可能的减少裂缝出现的可能性,可以选择利用碎石在路面之下
铺一个过渡层,可以取得较好的防裂效果。
(3)采用分层铺设,某层石灰土在凝固的时候会产生裂缝,可以在其表面再铺一层,这样新铺的一层出现裂缝的可能性就大大的降低。
(4)在进行石灰土铺设的时候为了防止裂缝的产生可以在其中设置收缩缝,每条收缩缝的间距为5m或者10m最为合适。
2.2 防治水泥土基层出现裂纹
(1)与石灰稳定土基相同,对于水泥稳定土基也应该采用塑性指数较低的土, 如果达不到要求可以在其中适当的添加粉煤灰。
(2)根据相关技术文件的要求对其含水量进行科学的控制保持含水量的适当。
(3)控制水泥的使用数量,同时要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标准为前提。
(4)控制水泥的凝固速度,采取措施减缓水分流失速度,做好后期的养护工作。
(5)通过科学的计算保证水灰比的科学合理,在搅拌的过程中要做好拌和工作,保证均匀。
2.3 防治沥青砼路面不平整
在摊铺机及找平装置使用前,应仔细设置和调整,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根据实铺效果进行随时调整。现场应设专人指挥运输车辆, 以保证摊铺机的均匀连续作业,摊铺机不在途中停顿,不得随意调整摊铺机的行驶速度。路面各个结构层的平整度应严格控制, 严格工序间的交验制度。针对混合料中沥青性能特点,确定压路机的机型及重量,并确定出施工的初压温度,合理地选择碾压速度,严禁在未成型的油面表层急刹车及快速起步,并选择合理的振频、振幅。在摊铺机前设专人清除掉在“滑靴”前的混合料及摊铺机履带下的混合料。为改进构造物伸缩缝与沥青路面衔接部位的牢固及平顺,先摊铺沥青砼面层,再做构造物伸缩缝,做好沥青砼路面接缝施工。
公路工程的一些项目在使用中,会随着时间的延续产生不可避免的损耗,如路面在行车荷载下产生轻微变形、车辙、磨损,就必须及时养护、整修,才能维持正常使用效能,延长使用寿命。公路工程对各个工程项目都制定有相应的养护规范。忽视养护,损坏严重才进行补救,造成的损失往往更大。所以从设计施工开始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小心注意,在日后的维护维修上也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才能确保公路的使用寿命增长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资金流失,也为公路工程行业做出榜样。
【参考文献】
[1]蒋春燕.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及质量控制技术[J].科技传播,2011(16).
[2]康万生.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若干技术问题浅谈[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2).
[3]王宏.公路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8).
[4]赵芃,黄欣.浅谈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