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孟子理解性默写答案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6 19:43:1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一、王好战,请以战喻

1、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作比喻,含蓄地说明了梁惠王:“ , 。”的疑问。 邻国之民不加少, 寡人之民不加多。

2、文中对王道的开端描写的句子是:“ , 。”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3、孟子从渔业方面进行阐述,并符合当下可持续发展观的两句是:“ , 。”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4、《寡人之于国也》中,能体现孟子注重民众教育,通过认真兴办学校“

谐,

。”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

“ , 。”孟子则强调:“ 。”孟子告诉梁惠王当君王实行王道仁政的保民教民之后必然会出现:“ 。”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斯天下之民至焉。 6、在《寡人之于国也》说明君王的态度用

了对比的说理方法的语句:“ 。”(诸侯贵族的奢侈浪费行为)与 “ 。”(对待下层百姓没有仁慈之行为)的对比强调要施仁政。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7、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执政者没有本质区别,也就是数量不同,实质相同的流传至今的成语为:“ 。” 五十步笑百步 二、王何必曰利 1、舜和蹠的差别在哪

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蹠之徒也。

2、孟子对梁惠王谈论在国家层面的利义观是什么: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三、民为贵 贼:残害

1、孟子关于人民最重要的言论是: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泰誓》中表现民所欲之,天必从之的句子是: 天视有我民视,天听由我民听

3、践行仁义的行为比鼓吹仁义的言语更能深入人心: 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

4、善政和善教的区别是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孟子关于成就王业,与民同乐的主张是: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五、人和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即中心论点)是:“ ,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 。”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日本某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 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的那句话(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君子做到人和的原因是: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5、君子行有不得者时: 皆反求诸己

6、顺从人生的际遇,努力的追求幸福: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7、在尊重长辈和爱护儿童时要推己及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用四个四字句形容浩然之气:

至大至刚,直养无害,配义与道,助长害之

2、孟子眼中的大丈夫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 , 。” 答案: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说明了亡国原因的“

子,

。”

答案: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 。” 答案: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阐述凡是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

必然要在身体、内心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的磨练,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的句子是:“ , 。” 答案: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1、孟子的四端说: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2、做到仁义礼智首先要你从内心觉得;“ ”,然后“ ”,两种实施办法是“ ”,“ ”。仁,最重要的是:“ ”

我固有之。 扩而充之。 反身而诚。 强恕而行。 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2、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为什么庶民和君子有那么大的区别: 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搜索更多关于: 孟子理解性默写答案版 的文档
孟子理解性默写答案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yx7f88duk6cyp27lz4y3h0qq02udc01btu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