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19:39:5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 …… …… …… …… ……班…… …… …… …… ……级…… …… …… 线答 ……部……系…… …… …… …… …… …… …… …… …… 订题 …… …… …… …… …… …… …… 号……学…… …… …… 装线 …… …… …… …… …… 名……姓…………………………………………………………………… 中职语文诊断考试模拟题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复核分数 得分 第一部分 听力(10分,共3个小题,其中第1、2题每题2分,第3题6分)。

根据你所听到的文段《我的信念》相关内容,完成下列各题。(文段共读两遍)

1、文段中,“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这“某种力量”指的是什么?( )(2分)

A.对真理的探索 B.创造力 C.自身的压力 D.感染力 2、文中的主人公发明了什么?( )(2分)

A.镍 B.钠 C.镭 D.镁

3、听文段中的内容,回答如下问题:作者认为对待生活应有哪两种态度?(6分)

答:

第二部分 语文知识积累及应用(24分,4—12小题2分一个,第13题6分)

4.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孤寂.(jì) 战栗.(sù) 深渊.(yuān) 欣.然(xīn) B、引.领(yǐn) 赐.予(cì) 遏.制(è) 饥肠辘辘..(lù) C、木屐.(jī) 履.痕(nǚ) 惆怅.(chàng) 不遑.启居(huáng) D、执拗.(ào) 摇曳.(yè) 噙.着(qín) 驽.马十驾(nú)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嘟哝 爆躁 唾沫 抽噎 B.核准 算帐 秤杆 流岚 C.罗嗦 衣襟 粗造 哽咽 D.联络 蹒跚 慰藉 燠热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咬文嚼字有时候是一个坏习惯,______ 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________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_____ 思

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______,情感还没有凝练。 A.所以 必须 表现 透彻 B.虽然 必需 表示 精确 C.虽然 必须 表现 精确 D.所以 必需 表示 透彻 7.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石景山区开办了北京第一家打工子弟学校,招收了126名新生,但这对8万多名打工子弟来说,实在是不足挂齿....

。 B.有德之人不会以权谋私,不会贪污受贿,虽然清贫点,但活得坦荡,没有水.落石出...

之虑,也没有半夜敲门之惊。 C、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单位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与先进单位相比,那就黯.然失色...

了。 D.本次冬奥会,某国派了不少运动员参加比赛,可结果呢,别说金牌,连前六名都未捞到一个,简直是滥竽充数....

。 8.甲中学会致函乙中学学生会主席王峰,邀请他参加甲中学学生代表大会并介绍乙中学学生会工作经验。可开会前夕王峰病了,为此,他写信给甲中学学生会,说明不能到会的理由。下面四种表述哪一种得体( ) A.因病不能到会,不能为大会助兴,深表遗憾。 B.因病不能到会,不能为大会助兴,深表歉意。 C.因病不能光临,不能为大会效力,深表歉意。 D.因病不能到会,错失学习良机,深表遗憾。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暧的《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意味着人类进入了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达成了高度共识,面对现实迎接挑战以造福子孙后代。

B.要学好语文,必须重视阅读,而我们往往只是强调做题,其实,题目即使训练得再多,也是得不偿失的。

C.为了防止这次财务大检查不走过场,部长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在财务检查中首先要严格检查自己,作出表率。

D.三年来,他无时无刻不牵挂着远在家乡为了让他顺利求学而省吃俭用的父母。 10.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年轻、旺盛的精力像风在吼,我热情、澎湃的生命似水在流。(比拟) B.回来,我的青春!回来呀!(反复)

C.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比喻)

D.孩子们的祝福是美好的,为什么我们不能以美好的心态来对待孩子们呢?(反问)

11.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有些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技术、产品、管理水平落后,面临的竞争程度高、市场需求变化快,因而承担的风险往往要大于获得的效益。

B.唐先生教宋词,基本上不讲。打起无锡腔调,把“词”吟一遍:“双鬓隔香红啊——玉钗头上风……好!真好!”这首词就算讲过了。

C.火车站售票处有一个特殊、鲜明的标志,很好找。记者走进售票处,马上有工作人员迎上来,问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助?

D.出版社除出了《读书生活》和《认识》两种杂志(均因抗战爆发而停刊。后一种好像只出了两期,现已少为人知,然而很有分量。)外,还出了若干译著。 12.下列文学常识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红高粱》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莫言,《荷塘月色》的作者是朱自清。 B.《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作者是苏轼,他与苏洵、苏辙被称为“三苏”。 C.《项链》与《巴黎圣母院》的作者都是法国作家莫泊桑。 D.《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13.补充完整下列语句((每小题2分,共6分)

(1)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得意须尽欢, ;天生我材必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 ;吾尝跂而望矣,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26分)

秋天的怀念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到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拼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道:“我活着

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地步。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我们就去‘仿膳’,你小时侯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活……

14.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我”的暴怒无常衬托母亲的坚韧、顽强。 B.本文以日常琐事为题材,用欲扬先抑的方法突出了母亲的崇高形象。 C.本文采用了语言、细节、动作等多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

D.本文不是以情节的曲折巧妙取胜,而是以从“平淡”中提炼出的高度浓缩的情感震撼。

15.简要分析文中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1)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不超过20个字)

(2)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不超过40个字)

译:

16.阅读第三段,从母亲的言谈举止,概括分析母亲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17.这篇小说的主旨及表达的感情是什么?(6分)

(二)文言文阅读,完成19-21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节选《师说》) 18.选出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 )(2分) A.圣人之所以为圣B.余嘉其能行古道. C.小学而大遗 ..D.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19.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6分)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译: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四、应用文写作(共10分)

校学生会在开学初,将组织一次全校班长会议,重点对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培训,请你拟一个班长会议通知。

得分 阅卷人 五、作文(30分)

根据下列要求写一篇作文。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台湾作家林清玄先生的写人文章《好雪片片》。“肮脏

的外表,遮不住他明净的善意;油腻的双手挡不住他温情的传递。”细细想来,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常常触动你我心灵深处的故事或许还有好多好多,平凡的甚至有点儿丑陋的外表往往深藏着一颗善良而美丽的心灵,俯仰之间常常折射出其人性的光芒,在不时地拨动着我们内心深处那根感动的心弦。那就请你联系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类似的与此主题相同的感人文章。 要求:1.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情真意切;

2.题目自拟,文体自选,可记叙文(或散文);

3.可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抒情、议论、描写、说明等; 4.不少于600字。

4 8 试题答案

听力 1、A 2、C

3、①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②我们自己要有信心。 17本文塑造了一个忍着肝病的巨大痛苦,帮助双腿瘫痪的儿子重新鼓起生活勇气的母亲形象,歌颂了母爱的崇高和伟大。

18 D(都是“爱护、疼爱”之意)

19 (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

4、B 5、D 6、C

7、C(不足挂齿:形容事情很小,不值得一提。可换为“微乎其微”。水落石出: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暴露,句中指是干坏事,应换成“东窗事发”。滥竽充数: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8、D

9、D(A项成分残缺,“进入”缺宾语中心词B语序不当,“即使”放“题目”前;C“防止”与“不”否定不当,意思弄反) 10、A 11、B 12、C

13、(1)杨柳岸,晓风残月

(2)莫使金樽空对月,千金散尽还复来 (3)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14、B

15、 (1)这个句子描绘了肃杀悲凉的环境,烘托出了“我”孤独、痛苦、无望的心情。

(2)通过描绘生命力蓬勃的菊花,渲染出悲壮、深沉的氛围,烘托了“我”走出孤独...

16、希望、焦急――惊喜――兴奋――回到痛苦的现实中。

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搜索更多关于: 中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的文档
中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yxam0pal481m9s40mcz3j4le87moy00j7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