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埋弧自动焊设备 门式埋弧自动焊机 拉弧螺柱焊机 4 1 1 MZ-1000 MHJ-4000 YZHL-2000 瓷环保护 ZYH-30 HTH-50 HG-1800Ⅲ GS/Z-4000 JZ-40AH QTY3 162--002 155--009 B81090A Z3040 D5450 H3460 A0500 WB11-31 400吨 SA-230A-N 10t 10t 100t 2t 10t 20t 焊接 H形钢焊接 栓钉焊接 焊材烘烤 保温 H形钢组合 下料 矫正 除锈 剪板 剪板 刨边 钻孔 矫正 校平 钻孔 卷弧 矫正 打磨 喷 漆 吊运 吊运 吊运 吊运 吊运 吊运 电焊条远红外烘箱容积55*45*55(cm) 3 恒温箱 中间点焊自动焊机 数控/直条切割机 H型钢翼缘矫正机 抛丸清理机 剪板机 型钢剪断机 剪断宽度500mm 刨边机加工长度12000mm 摇臂钻床孔径50mm 型钢矫正机 型钢校平机30*2600 磁性钻床 卷板机 油压机 台式砂轮机φ250 电动空气压缩机10m3/min 桥式起重机 轨道平车 立式油压千斤顶 单速电动葫芦 门式起重机 门式起重机 1 1 2 1 2 2 1 1 2 1 1 2 1 1 1 2 2 2 1 2 2 2、钢材采购、检验、储备
(1)材料采购前,将所有拟购材料的品牌、型号、规格、样品、产地、厂家等提供给
33
业主及监理方核定。材料进厂后,会同业主、质监、设计按设计图纸和国家规范对材料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采用。
(2)质量证明书。质量证明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抽样检验,不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文件的均不得采用。
(3)钢材表面有锈蚀、麻点和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偏差值的1/2。
(4)钢材表面锈蚀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规定。
(5)连接材料(焊条、焊丝、焊剂)、高强螺栓、普通螺栓以及涂料(底漆和面漆)等均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并应符合设计的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6)合格的钢材按品种、牌号、规格分类堆放,做好标识。钢材的堆放应成形、成方、成垛,以便点数和取用;最底层垫上道木,防止进水锈蚀。
(7)焊接材料(焊条、焊丝、焊剂)应按牌号和批号分别存放在干燥的储藏仓库;焊条和焊剂在使用之前按出厂证明书上的规定进行烘焙和烘干;焊丝应清除铁锈、油污以及其他污物。
(8)材料凭领料单发放,发放时应该核对材料的品种、规格、牌号是否与领料单一致,并要求质检人员在领料现场签证认可。 会审图纸、节点构造细化:
经图纸会审后,由技术部负责出好本工程的各节点详图,进行节点构造细化。交设计部门确认,然后交翻样工进行材料翻样后,经技术部确认完成本工程的翻样工作。 制定钢构件加工生产工艺及质量标准:
根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5-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0-2002)等国家规范及公司质量体系文件编制本工程钢构件加工生产工艺及质量标准。 3、钢结构加工
3.1钢结构加工制作流程
本工程钢结构构件的加工制作均在工厂完成,原材料由选定的钢材生产厂家提供。制作工艺流程框图如下:
34
3.2各种构件的放样、下料和切割
(1)按照施工图上的几何尺寸,以1:1的比例在样台上放出实样,以求出真实形状和尺寸,然后根据实样的形状和尺寸制作样板、样杆,作为下料、弯制、铣、刨、制孔等加工的依据。
放样和样板的允许偏差如下:
35
工艺文件 钢梁 下料 坡口加工 组立 钢柱 接头与其他 下料 坡口加工 钻孔 摩擦面处理 组立 无损检验 下料 坡口加工 矫正 H型组立 焊接 门型焊接 电渣焊 角焊 矫正 总装 端部加工 精度检验 抛丸除锈 涂装 编号堆置 无损检验 焊接 矫正
序号 1 2 3 4 5 6 项 目 平行线距离和分段尺寸 对角线 长度、宽度 孔距 组孔中心线距离 加工样板的角度 允许偏差 ±0.5 mm 1.0 mm 长度0—0.5,宽度0—0.5 mm ±0.5 mm ±0.5 mm ±20 /(2)、钢材下料前先进行矫正调平,矫正后的偏差值不应超过规范及设计规定的允许偏差值,以保证下料的质量。
(3)、利用样板计算出下料尺寸,直接在板料或型钢表面上画出零构件形状的加工界线。采用剪冲、冲裁、锯切、气割等工作过程进行下料。 下料与样板的允许偏差如下: 序号 1 2 3 4 5 项 目 零件外形尺寸 孔距 基准线(装配或加工) 对角线差 加工样板的角度 允许偏差 ±1.0 mm ±0.5 mm ±0.5 mm 1.0 mm ±20 / (4)、放样和下料应根据工艺要求预留制作和安装时的焊接收缩余量及切割、刨边和铣平等加工余量。
(5)、零件的切割线与下料线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序号 加工方法 1 2 3 手工切割 自动、半自动切割 精密切割 允许偏差 ±2.0 mm ±1.5 mm ±1.0 mm (6)、切割前应将钢材表面切割区域内的铁锈、油污等清除干净;切割后断口边缘熔瘤、飞溅物应清除,断口上不得有裂纹和大于1mm的缺棱,并应清除毛刺。
(7)、切割截面与钢材表面不垂直度不大于钢材厚度的10%,且不得大于2.0mm。
3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