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操作系统概论填空题、简答题的试题和答案全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6 17:38:1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7、 7、文件系统要从文件的存储和(检索)的角度来组织文件,文件系统根据存储设备的

特性、文件的(存储方式)来决定以怎样的形式把用户文件存放到存储介质上,在存储介质上的文件构造方式称为文件的(存储结构).

8、 8、逻辑文件有流式文件和(记录式)文件两种形式。 9、 9、MS-DOS的逻辑文件结构为(流式)文件。

10、 10、在MS-DOS操作系统中,寻找一个文件可以给出文件所在的(绝对)路径,也可

以给出当前目录下的(相对)路径。

11、 11、对记录式文件中的每个记录,至少要有一个(主键)来区别其他记录。 12、 12、文件在磁盘上的存储结构主要有顺序结构、链接结构和(索引)结构三种。 13、 13、一个文件在(逻辑)上连续的信息存放到磁盘上依次相邻的块上,便形成顺序结

构。

14、 14、链接结构的特点是每个物理块的最后一个单元不能存放文件信息,而是用来存放

物理块之间的(键接指针)。

15、 15、采用链接结构的文件,要得到第i个记录,就必须依次读出前面的(i-1)个记录,

才能得到第i个记录的存放地址。

16、 16、索引结构为每个文件建立一张(索引表)指出文件中每个记录的存放地址。 17、 17、索引结构的文件即适合顺序存取又适合(随机)存取。

18、 18、组织成(键接)结构和索引结构形式的物理文件,文件信息可以存放在不相邻的

物理块上。

19、 19、记录的成组和分解操作必须使用主存储器中的(缓冲器)增加了系统开销。 20、 20、当一个记录大于一个物理块的时候,可以存放到多个物理块中,这样的记录称为

(跨块记录)。

21、 21、一个简单的方法是采用(位示图)来指示磁盘存储空间的使用情况。 22、 22、在UNIX系统中,可把磁盘存储空间的空闲块(成组链接)。

23、 23、实现按名存取后,为保证文件的安全,文件系统提供(文件操作)供用户向系统

提出使用文件的要求。

24、 24、文件目录是文件系统实现(按名存取)的重要手段。

25、 25、单级文件目录不能解决文件重名的问题,多用户系统所用的文件目录结构至少应

是(二级文件目录)。

26、 26、文件在存储介质上的组织方式称文件的(存储结构)或称物理文件。

27、 27、当用户需要文件信息的时候,文件系统要把物理文件转换成逻辑文件,为此要考

虑一种有效的(目录结构)。

28、 28、可以利用二级目录结构或(多级)目录结构来解决用户文件重名的问题。 29、 29、文件的存取方法有顺序存取和(随机)存取。 30、 30、(随机)存取的文件只能在磁盘上组织成索引文件。

31、 31、为每个文件加权限可以有效防止(用户共享文件时造成的破坏)。 32、 32、文件在读写前一定要被(打开),读写之后要被(关闭)。

33、 33、当用户已经读取了磁盘上的某个文件信息后,认为该文件不必要保存了。那么,

他可以先调用(关闭)文件操作,然后再调用(删除)文件操作。这时,系统会将该文件撤销。

第5章

1.设备分配应保证设备有高的利用率和避免死锁问题。

2.从使用的角度分析外围设备的特性,可把外围设备分成独占设备和共享设备两种类型,打印机是独占设备,磁盘是共享设备。

3.独占设备是指在一个作业的整个执行期间独自占用的设备,它一般采用静态分配。 4.共享设备是指在某个时间段内可由多个作业同时使用的设备,一般采用动态设备。 5.为了管理系统中的外围设备,往往对每台设备事先确定一个编号,以识别各台设备,这些编号称为设备的绝对号;而用户在请求使用设备的时间由用户给出的编号称为设备的相对号。

6.设备的绝对号对每个设备都是唯一的。

7.为了记录设备的分配情况,系统设置了一张设备分配表,它由设备类表和设备表两部分组成。

8.用户编制程序时使用的设备与系统分配的实际设备无关,把这种特性称为设备独立性。 9.执行一次磁盘输入输出操作所花的时间分成寻找时间、延迟时间和传送时间三个部分。 10.磁盘的驱动调动度主要分成移臂调度和旋转调度两种。

11.磁盘上的一个物理块由三个参数来定位,首先把移动臂移动并定位在不同盘面上具有相同编号的磁道位置,表示该位置的参数称柱面号。 12.移臂调度是为了定位柱面,旋转调度是为了定位扇区。

13.把主存储器和外围设备间的信息传送操作称为“输入输出操作”。 14.通道和中断技术的使用使得中央处理器具有了和外部设备并执行的能力。 15.编制好的通道程序的存放在主存储器中的。

16.具有通道的计算器系统,输入输出操作是由通道执行通道程序完成的。 17.通道是通过执行通道程序来控制设备工作,完成指定的输入输出I/O操作。

18.通道是一个独立于中央处理器的专管输入输出的部件,在具有通道的计算机系统中,输入输出操作是由通道执行、由通道命令组成的通道程序完成的。

19.通道可以与中央处理器并行工作,通道专门用来负责外设与主存之间的信息传输工作。所以通道也被称为输入输出处理器。

20.按照信息交换的方式,一个系统中可设立三种类型的通道,即字节通道、数组多路通道和选择通道。

21.通道是由中央处理器执行启动I/O指令后启动的。

22.引起I/O中断的时间中,主要操作正常结束和操作异常结束两个。 23.进程在I/O操作正常结束后,将进入就绪状态。

24.采用脱机外围设备操作的计算机系统需要三台计算机,分别负责作业录入、作业执行和结果输出。

25.SPOOL系统由“预输入”程序、“井管理”程序和“缓输入”程序三个部分组成。 26.实现虚拟设备不仅提高了独占设备作业的利用率,而且大大加快了执行速度。

27.虚拟设备是通过SPOOL技术把独占变成若干用户共享的设备。

28.实现SPOOL系统时必须在磁盘上辟出称为输入井和输出井的专门区域,以存放作业信息和作业执行结果。

29.缓冲区可分为单缓冲区、双缓冲区、多缓冲区和缓冲池。

30.UNIX系统中,键盘、终端、打印机等是以字符为单位组织和处理信息的设备称为字符设备;而磁盘、磁带是以块为单位组织和处理信息的设备称为块设备。 31.经常采用的缓冲技术有单缓冲、双缓冲和缓冲池。 第6章

1. 程序的并发执行是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之一,为了更好地描述这一特征而引入(进

程)这一概念。

2. 用于进程控制的原语主要有创建原语、(撤销原语)、阻塞原语和唤醒原语。 3. 并发进程之间可以是无关的,也可以是(有交往)的。 4. 一组可同时执行的进程称为(并发)进程。 5. 有交往的并发进程之间一定(共享)某些资源。

6. 程序的并发执行能发挥处理器和(外围设备)的并行工作能力。

7. 在多道环境下,由于进程的并发执行,一段程序为多个进程共享时,要求在执行的过程

中,该段程序的指令和数据不能被修改,这样的程序段被称为(纯过程)。 8. 并发进程中与共享变量有关的程序段称为(临界区)。

9. 如果各并发进程对共享变量的访问是互斥的,那么就不会发生与(时间)有关的错误。 10. 相关临界区是指(并发进程中涉及到相同变量的那些程序段)。 11. 任一个进入临界区的进程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退出)临界区。 12. (Dijkstra)发明的PV操作系统能够实现对临界区的管理要求。

13. 在PV操作中信号量是表示资源的物理实体,它是一个与(队列)有关的整型变量,其

值仅能由PV原语来改变。

14. P操作和V操作都是原语操作,它们都是对(信号量)进行操作。

操作系统概论填空题、简答题的试题和答案全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9z3607hxvp5gf8x599lh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