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导学案
第六单元 碳及碳的化合物 课题1 金刚石 石墨 C60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金刚石、石墨等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并知道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的原因。 2.掌握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并能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3.通过分析归纳、总结知识的同时,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
二、学习准备
1.通过网络、书籍、说明书等途径,搜集生活或事件中的以下物品的相关资料,分析其主要成分是什么?为什么?
钻石 切割玻璃的玻璃刀的刀刃 钻探机的钻头 铅笔芯 干电池中心的黑色电极 北京或大连旅游时见过的电车上的电刷 战争时使用的石墨炸弹(又名软炸弹)
2.搜集你家里的炭包、当下比较流行的的艺术品--炭雕,有何作用?
3.说说什么叫做元素?同种元素能组成不同的物质吗?举例说明它们的性质是否相同?
三、学习过程
(一)创设学习情境
2008年北京奥运会虽然已翻过了华丽的篇章,但大家对那次盛会一定还记忆犹新。在北京奥运会中,有一个庞大的家族大显身手(观察图片1)。另外,它在我们生活中也随处可见(观察图片2)。交流学习准备中的1、2,这些物质有的是碳单质,有的是含碳化合物,从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碳及含碳化合物。
水立方的外膜材料(C2H2F2)n 祥云火炬的燃料C3H8 含有碳纤维的撑杆
水立方的净水工艺中使用到活性炭
图1
九年级上册化学导学案
炭雕(活性炭) 暖桶(木炭) 图 2 墨汁(炭黑) 焦炭
(二)合作探究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
讨论:结合下列金刚石和石墨及其用途图片,讨论金刚石与石墨有什么性质。
金刚石 钻石 奥运奖牌金镶玉
石墨 电车的石墨滑块 箭杆外层涂了石墨
小结:学生阅读课本第104页-105页,归纳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性质及用途。 金刚石 石墨 C60 讨论:结合金刚石、石墨和木炭的性质和用途,讨论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有什么关系。
物理性质 用途(与性质对应) 九年级上册化学导学案
( )
性质 小结: ( )
用途
学生观察金刚石、石墨和C60结构图或球棍模型,了解各自的结构特点。
金刚石结构 石墨结构 C60结构
讨论:结合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讨论物质的性质与结构有什么关系。 小结:
※碳的化学性质
【探究活动一】碳单质在常温下性质
实验内容:分别用两支笔在白纸上写两个字,先用棉签蘸取少量高锰酸钾溶液涂在上面,几秒后再取另一棉签蘸取草酸溶液擦拭这两个字,看哪一个字更易擦掉。
现象: 。 结论: 。 学以致用:分析下面两句话包含的化学知识。
【探究活动二】碳单质在高温下性质
回顾知识:我们在前面做过木炭燃烧实验吗?现象如何?并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
实验一:报纸筒的燃烧
实验内容:将报纸卷成喇叭状,尖嘴部位用水润湿,将报纸筒横放,点燃喇叭口处的
( )
性质
( )
结构
钻石恒久远
一颗永流传!
国画恒久远
一幅永流传!
九年级上册化学导学案
报纸,待尖嘴处有浓烟冒出时,在尖嘴处点燃,观察现象。(提示: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能燃烧,火焰呈蓝色)
现象: 。 化学方程式: 。 结论: 。
整理归纳:碳燃烧生成的产物与 的多少有关,当氧气充足时生成 ,当氧气不足时,生成 。所以,碳具有 性,因此生活中可做 。
实验二:木炭还原氧化铜
实验内容: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这是一套微型实验装置,既能节约药品,又现象明显,同时操作简便易行。把新制取的木炭和烘干后氧化铜按1:9的比例在研钵中充分研磨,然后加入到“W”型管中,在另一端加入澄清石灰水,用胶头和气球封住导管口。加热氧化铜,观察现象。
现象: 。 化学方程式: 。 结论: 。 讨论:
(1)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的原理。 (2)依据此原理,练习书写木炭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 总结归纳:
(1)在此反应中,被还原的物质是 ,被氧化的物质是 。说明木炭具有 性,可用来 。
(2)木炭还原氧化铁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三)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四、自我检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