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与译文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
东风花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景春色,何等秀丽,东风送来花卉的芬芳。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和缓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解释
①迟日:春季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②泥融:这里指泥土润泽津润、潮湿。
③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经常双双出没。
惠崇春江暮景暮年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发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曾经尽是蒌蒿,芦笋也入手下手发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解释
⑴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善画。《春江暮景暮年》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暮景暮年,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从前注本用暮景暮年。
⑵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⑶芦芽:芦苇的嫩芽。
⑷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一年春季逆江而上,在海水中产卵。上:指逆江而上。
三衢道中
[宋] 曾几
梅子黄光阴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译文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持续前行。山路彼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稠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解释
①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路途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②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候。
③小溪泛尽:乘划子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搭船。尽,尽头。
④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
⑤绿阴:苍绿的树阴。阴,树阴。
⑥不减:并无少几多,差不多。
⑦黄鹂:黄莺。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仗声中一岁除,
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仗声中,旧的一年曾经过来;和暖的东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悲哀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晖映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解释
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2.爆仗: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收回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3.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4.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风俗,大岁首?年月一百口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短命。
5.千门万户:形容门户浩繁,人口稀疏。
6.曈曈:日出光阴亮而温暖的样子。
7.桃:桃符,古代一种习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吊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对联。
腐败
[唐] 杜牧
腐败时节雨纷繁,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江南腐败时节细雨纷繁飘洒,路上羁观光人个个崎岖潦倒断魂。借问外地之人何处买酒解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解释
⑴腐败:二十四骨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勾当。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顿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⑵纷繁:形容多。
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仿佛魂灵要与身体分隔隔离分散一样。断魂:模样形状凄迷,沉闷不乐。这两句是说,腐败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断;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感情高涨,神魂散乱。
⑷借问:叨教。
⑸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落。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
单独远离故乡不免总有一点悲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忖量远方的亲人。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解释
1.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
2.忆:驰念。
3.山东:王维搬家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4.异乡:家乡、本土。
5.为异客:作家乡的客人。
6.佳节:美好的节日。
7.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习俗。
8.茱萸(zhūy):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小学学习方法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古诗与译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古诗和日积月累背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