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众数教学设计(优选推荐十九篇)(3)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3-11-03 本文由追梦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生:要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师:还有第三种就是众数。什么是众数呢?(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怎么求呢?(比较次数多少)

(三)深入体会平均数、中为数、众数的作用和含义

1、求下列各组数据的中位数

13、15、19、23、5

2、5、13、15、19、23、总结求中位数的方法

2、求下列各组数据的众数

12,15,30,18,30

40,35,62,40,99,62

1,2,3,4,5,6,7 总结求众数的方法

(四)课堂练习

(五)小结。有什么感想或者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概念课,也是一节体会统计思想的活动课。所以,要在学习过程中,结合有现实背景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和体验,以丰富认识。因此,此课的教学,更应注重过程。特别是对理解概念的活动设计,活动过程的体验感受等方面,更需要精心设计。

因此,我把课的难点定位为:理解中位数的意义,即学习中位数的必要性;教学的重点是理解中位数的意义,掌握求中位数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才会思索,有了问题才可以引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一开课就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出发。

二、在分析讨论中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我没有直接给出,主要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认识到不按顺序排列,处于中间的数是不确定,而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后中位数是确定,从而理解求中位数时,数据应该排序。

通过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建构出这两个概念,这样做使学生逐步体会到这两个统计量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但是描述的角度并不同,这样可以比较全面、正确地理解所学知识。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各种回答给予肯定,各人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会得到不同的结论。然后通过学生合作交流,相互完善,在自主探索中发现概念的形成过程。一些特殊情况都在练习中反映出来。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感到学生的参与性很强,乐于与同伴交流、探索知识。需要强调的是:学生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教师不可一味的否定学生。教师要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千万不要代替学生思考,更不可强加给学生固定的思维模式。

篇5:《众数》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众数,在理解众数的意义及作用的同时,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区别,并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做出决策。

2、通过与先前统计知识(平均数、中位数)的对比,认识众数。

3、让学生参与统计实践、观察分析、合作探究、联系生活中理解众数,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众数,理解众数的意义及作用。

教学难点:

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三者的差别.并能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数据代表对数据做出自己的评判.

教学过程:

一、在生活情境中体验,培养统计意识。

同学们,你们自己买过衣服吗?谁知道自己的衣服是什么型号的?你们买过“均码”的衣服吗?谁知道“均码”是什么意思?

“均码”的衣服所有人都能穿上吗?

【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初步感知众数。】

二、在数据整理中体验,训练统计能力。

我们学校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每年都会准备举行集体舞比赛,为了更好的参与比赛,我们班选出了15名舞姿比较好的候选人,身高如下:

文委挑选了一件均码的衣服,她们都能穿上吗?

1.411.411.411.441.451.471.481.49

1.511.511.511.511.521.541.54

但是根据需要我们要从中选出10名队员,利用你掌握的知识,你认为参赛队员的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庆六一这个现实的、有趣的,并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生活情境,给学生提供了感兴趣的话题,把学生带入了需要“统计”的最近发展区,会产生强烈的交流的欲望。】

独立完成各抒己见

认识众数会找众数

【到底哪种数据更好呢?我并不急于评价,而是让学生试一试,在合作交流中感悟到众数与平均数、中位数的区别。明确认识。突破难点。】

合作交流统一认识

归纳总结明确关系

三、在尝试填表中体验,学会统计描述。

下面大家看,这是老师从卫生保健张老师那里拿到的我们班同学的左眼视力情况统计:

4.84.95.04.95.35.24.75.24.94.85.0

5.25.35.04.85.04.55.05.04.64.74.8

5.05.25.04.75.14.95.05.04.84.95.1

5.04.55.04.65.15.14.95.05.25.05.0

(1)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左眼视力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人数

(2)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与众数各是多少?

(3)你认为用哪一个数据代表全班同学视力的平均水平比较合适?为什么?

(4)谁知道视力是多少就是近视了?那你觉得我们班同学的左眼视力情况如何?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对教材练习进行合理的改造,使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通过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理解众数、中位数的区别。对学生进行保护视力的教育。引导学生将之与分数相联系,求出近视的同学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使学生将各科知识穿成珠,结成网。】

(三)下面大家看这是什么?(出示刚刚考完的数学试卷)

老师从我们班和二班中各抽出了10张试卷,下面大家看这是这10张试卷的分数统计:

(1)班:98 98 89 94 95 95 97 91 92 93

(2)班:99 96 89 91 95 88 97 93 92 90

(1)这两组数据的众数各是多少?

(2)你有什么发现?(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3)这次考试,哪个班的成绩好一些呢?应该用哪个量来比较?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同时明确,究竟采用哪种统计量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及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来确定。】

四、在数据分析中体验,尝试统计决策。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大学生找工作的时候,现在甲乙两家公司同时招聘普通职员,下面是这两家公司全体员工工资情况,老师家有一位亲威今年正好大学毕业,他应该去哪家公司应聘呢?同学们能不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帮一帮他?

【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的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一道开放性的习题,没有一个所谓的唯一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自己的选择,只要说的有道理就可以。真正体现“不同人学习不同的数学。”】

五、在归纳总结中体验,形成知识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篇6:《众数》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趣。

4、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众数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2、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做出决策。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翩翩起舞,潺潺悠然,心神安和。舞出一幅美丽的风景,舞出中华民族之精魂。,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名太极演员表演的太极拳,刚柔相济,动静相和,此刻的表演让整个鸟巢都笼罩在一片祥和宁静的氛围之中。令人惊奇的是,所有太极演员的身高都是1、70米。张艺谋在选拔演员时,为什么不选身高1、90米的大帅哥,为什么不选身高2、20米。不选身高1、40米的。便要选身高1、70米的呢?

生:身高1、70米的人多。

师:多还可以用哪个字表示?引出: 众数。

二:认识众数。

1、定义。

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板书) 板书 众数

众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2、练习。

下面我们就来找一找一组数据中的众数。

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总结 :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三、比较3个统计量的区别。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板书)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三种统计量,这三种统计量都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但他们又有所不同,在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统计量,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来确定。

1、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

师:辉煌公司人事部需要招聘技术员一人, 小范去应聘,赵本山经理告诉他:“我这里报酬不错, 月平均工资是元,你在这里好好干!”第二天,小范兴高采烈的上班了。可是职员C却偷偷告诉他:“我的工资是1500元,在公司算中等收入 。”职员D垂头丧气的告诉他:“我们好几个人工资都是1200元。” 小范在公司工作了一周后 ,气鼓鼓的去找赵经理理论:“你欺骗了我,我已问过其他技术员,没有一个技术员的工资超过2000元、”赵经理却振振有辞的反驳说:“平均工资确实是每月2000元,你看看公司的工资报表、”

思考:

(1)该公司员工的月平均工资是多少? 经理是否欺骗了小范?

(2)平均月工资能否客观地反映员工的实际收入?

(3) 你认为用什么数据反映员工的实际收入比较合适,请说明理由。

(4)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比较 。(举例说明)

2、举例说明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3、练习。

下面我们就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幻灯12、13、14、15)

四、拓展延伸,体验成功。

1、下面,我们开始打擂比赛。比赛规则:每一排为一小组,每组有一道题,请在小组讨论交流后,选派代表上来演板。解答正确的小组奖红旗一面。一组解题时,其他小组也选派一名评委,判断对错。能做出正确判断的小组也奖红旗一面。(若两分钟后仍不能解题,则此题变为抢答题)听清了吗?好,比赛正式开始。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申请书人教版众数教学设计(优选推荐十九篇)(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人教版众数教学设计(优选推荐十九篇)(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fanwen/153600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