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现实要求和具体体现 b. 三方面的建设内在统一于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c. 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16、关于发展问题的世界性讨论由1962年( B )一书出版开始。 a. 《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 b. 《寂静的春天》 c. 《增长的极限》 17、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 C )。 a. 效益 b. 效率 c. 公平
18、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 A )。 a. 保障和改善民生 b. 生产效率 c. 基础建设 19、台湾与大陆的分离状态是( A )的遗留问题。 a. 解放战争后 b. 土地革命后 c. 抗战胜利后
20、国家有关部门在广泛进行民意调查的基础上,经过一年多的研究论证,确定了新的节假日调整方案。这体现的执政方式是( C )。 a. 理性执政 b. 调查执政 c. 民主执政
21、在人类社会早期,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B )下的共存关系。 a. 人类与自然平等 b. 人类被动的服从自然状态 c. 人类主动的适应自然状态 22、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要把利用( A )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 a. 自然力 b. 科学技术 c. 人工造林
23、始终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是( B )。 a. 我国社会新阶层 b. 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 c. 知识分子 24、对“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的理解,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26
b.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 c.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2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正确处理( C )的关系。 a. 人与社会 b. 人与人 c. 人与自然
26、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贯彻始终的是( b )。 a. 以物为本 b. 以人为本 c. 以学为本
27、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必须坚持( a )。 a. 改革开放 b. 民主法制 c. 和平发展
28、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质上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 c )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 经济发展 b. 道德 c. 自然规律 29、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b )。
a. 战争与革命 b. 和平与发展 c. 民族解放 30、当前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途径是( a )。
a.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 实行有效裁军和军控 c. 发挥联合国的维和作用 31、我国历史上孔子曾说过的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是( c )。 a. “爱无差” b. “兼相爱” c. “和为贵” 32、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b )。 选择一项: a. 互利共赢
b.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c. 和平共处
33、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是属于( c )。
27
选择一项:
a. 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b. 社会主义劳动者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34、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阶级和最基本的动力是( c )。 选择一项: a. 农民阶级 b. 知识分子 c. 工人阶级
35、日本是通过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 c ),割占我国台湾的。选择一项:
a. 《北京条约》(1860年) b. 《南京条约》(1942年) c. 《马关条约》(1895年)
36、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b )。 选择一项: a. 次要条件 b. 重要条件 c. 辅助条件
37、 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要明确( b )。 a. 它是现代资本主义式的“福利社会”
b. 它是我们的治国理想、治国方略、治国机制、治国结果 c. 它是社会主义的“乌托邦”
28
38、生态文明建设是( c ),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a. 重点 b. 原因 c. 条件
39、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中反映人类进步与( c )存在和谐程度的状态。 a. 人类 b. 社会 c. 自然
40、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生态问题具有( c ),解决生态危机对人类的威胁和挑战,需要全世界的共同努力。 a. 反复性 b. 长远性 c. 全球性
41、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b )。 a. 形式属性 b. 本质属性 c. 表面属性 42、祖国大陆完成统一,以( b )为标志。
a. 海南岛获得解放 b. 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c. 广州获得解放
43、第一次将“社会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奋斗目标提出来的是党的( b )。
a. 十八大 b. 十六大 c. 十七大
44、自觉贯彻群众路线,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要( b )。
a.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b. 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c. 保持对敌人的高度警惕 45、被称为中国共产党政治上的一大优势,是战胜困难、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保证的是( b )。
a. 独立自主 b. 统一战线 c. 实事求是 46、被称为人民民主专政坚强柱石的是( b )。 a. 工人阶级 b. 人民军队 c. 农民阶级
47、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b )。
29
a. 民族团结 b. 各民族共同繁荣 c. 民族平等
48、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粗放,消耗大、浪费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高,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过程中,( c )约束越来越大,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受到严峻挑战。
a. 教育 b. 人口 c. 资源和能源
49、( b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系统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都达到新的水平。
a.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 b. 党的十八大 c. 党的十六大
50、( b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a. 和平发展 b. 社会和谐 c. 民主法制 二、多项选择题
51.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发展和( A|C|D )相协调写入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资源 c. 环境 d. 人口
5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涵义是( B|C|D| )。 选择一项或多项:
b. 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 c.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d. 力争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30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幼儿教育电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考作业答案全 (7)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