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教 学 二、表内除法(一) 任 务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教 学 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重难点 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认识表内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教 学 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内 容 意义。这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二)简 析 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教 学 内 容 1.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 学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整理和复习 课 时 单 元 复 习 安 排 单 元 考 试 机 动
课 时 安 排 6 5 1 1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9页例1、例2,练习二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
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
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
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教学准备】教科书第7页准备春游食品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
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准备10张正方形卡片、15个○卡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
天要去参观科技园。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二、新课
1.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
师: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我们先来分糖。
(1)学生用6个小○表示,尝试分一分。 (2)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3)汇总分的结果后告诉学生: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4)让学生再次分一分,这次要求把6个糖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
2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1)出示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1题。
请学生看清题意。特别请学生说一说“平均分是什么意思?” (2)出示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2题。
一共有()片枫叶,每()片一份,平均分成了()份。
让学生用12张正方形卡片代替枫叶,摆一摆。摆好后,按要求填空。 3.教学例2,尝试平均分物品。
(1)按教科书第9页例2提出: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 (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
(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
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
4.独立进行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9页“做一做”.让学生用小棒代替酸奶,独立完
成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的任务。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 三、练习
1.练习二的第1题。 (1)回忆:什么中平均分?
(2)判断:哪是平均分,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2.练习二的第2题。 动手在线上画圆,然后填空。 3.练习二的第3题。
(1)让学生根据题意准备学具卡片。 请学生说一说,准备了几个“风车”。
(2)让学生独立完成把风车平均分成3份的任务。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四、总结
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还学会把一些东西
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
3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每次每份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
第二课时:平均分的认识(二)
【教学内容】巩固“平均分”。(教科书第10页的例题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
得结果同样多。
2、过程与方法: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
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
果同样多。
【教学难点】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形纸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把12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把12个苹果放在4个盘中,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比较:这两句话一样吗?不同点是什么?(强调“平均分) 二、新授课
1.出示教科书第10页的例题3。
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8个果冻,每2个一份,
能分成几份?)
2.学生分组,用○纸片代替果冻,分一分。
3.汇报,说说你是怎样分的?(每次拿2个,拿完后看有几份。)(也
可在图中画圈,每个圈里有2个,圈完后看有几个圈。)
4.小结:这也是平均分的一种情况。
4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5.教材第10页做一做
(1)第1题,摆一摆,填一填。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1页练习二的第4题。
用情境图呈现分香蕉活动。练习时,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根据画面
提供的信息和问题,确定“把多少个香蕉平均分给小猴”。让学生独立完成分香蕉任务。然后让学生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
2.完成教科书第12页练习二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问:你是怎样想的?
注意让学生交流、展示平均分的结果,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
的表象。
第三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二6—9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较熟练地用“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解决
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进一
步掌握平均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熟练地用“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请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平均分,先给同位说说,再说给大家听听。 要求说说把几个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 二、练习: 第3题:
5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幼儿教育2014年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