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初中物理苏教版《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6.2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课后练习试卷【6】含答案考点
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六 七 八 总分 得 分 一、选择题
1.用托盘天平测出一枚邮票的质量,下列做法中最合理的是
A.把一枚邮票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
B.先测出一枚邮票和一螺母的总质量,再减去螺母的质量 C.先测出200枚邮票总质量,再除以200
D.先测出200枚邮票的总质量,再加一枚邮票测出201枚邮票的总质量,求其差就是一枚邮票的质量 【答案】 C 【解析】
一张邮票的质量太小,甚至小于天平的分度值,无法直接称量,应该用累积法测多张邮票的质量,除以总数算出一张邮票的质量.取n张邮票,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则一张邮票的质量为
。故选C.
2.鉴定物质的方法之一是测定它的 A.体积 C.密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不同物质可以有相同的质量、体积及重力,但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故选C.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
3.在下列物质中,密度与人体密度最接近的是 A.软木
B.水
C.铝
D.铅
B.质量 D.重力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①人可以只露出头漂浮在水面上,也可以很轻松的潜入水中,说明人的平均密度接近水的密度;②人体的组成成分中大部分是由水组成的,所以人体密度跟水的密度最接近.故选B.
考点: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4.如图所示,下列哪种仪器在完全失重状态下仍可以使用
A.托盘天平 【答案】B
B.弹簧测力计 C.密度计 D.压强计
【解析】本题涉及的是无重力状态下仪器的使用,考查学生对无重力状态的理解。对于托盘天平,虽然在完全失重状态下物体的质量不变,但是物体对天平没有力的作用,物体质量大小对天平平衡没有影响,因此天平测不出物体的质量。对于密度计,由于液体不受重力作用,不会产生压强,对密度计没有浮力,密度计可以停在任何位置,没不出液体密度,同样压强计也测不出压强。弹簧测力计不能测重力,但可以测拉力。
5.学习物理时经常要用到估测,下面是小芳同学对自己相关物理量的估测,明显不合理的是( )
A.拳头的宽度约为10.0cm
5
B.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6 x10pa
33
C.身体的平均密度约为1.0x10kg/m D.中考测800米的速度约为4m/s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拳头的宽度约为10.0cm ,说法合理,不符合题意 B.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6 x10pa,所以B说法不合理,符合题意。 C.身体的平均密度和水的密度相近,约为1.0x10kg/m,说法合理,不符合题意
D.中考测800米的速度约为4m/s,跑完800m用时200s,合3.3min,说法合理,不符合题意 所以选B
考点:常见物理量的估计
点评: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这就要求同学们要学会从生活体验中理解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
3
3
4
6.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用轻质细绳相连着体积相同的A、B两物块悬浮在水中,将细绳剪断后,物块A漂浮且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物块B沉入水底。则A、B两物块的密度分别为( )
A.ρA=0.6g/cm,ρB=\ B.ρA=\,ρB=\ C.ρA=\,ρB=\ D.ρA=\,ρB=\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设AB的体积为V,则A排开水的体积为:A物体漂浮在水面上, ∴∵∴即:∴
∵AB相连时悬浮在水中, ∴二者受到的浮力即:
,
∴故选C.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漂浮悬浮条件的掌握和运用,利用好两种情况下(A漂浮、甲乙两物体连在一起悬浮)是本题的关键. 7.下列图中是小明使用天平的几点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
.
,
,
, , ;
,
,
.
3
3
3
3
3
3
33
A.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C.用手直接加减砝码 【答案】A 【解析】
B.调节横梁平衡时,游码可不在零刻度处 D.所测物体质量可以超过天平最大测量值
试题分析:A、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符合天平的使用规则.故A正确. B、调节横梁平衡时,必须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故B错误. C、要用镊子加减砝码.不能用手直接加减.故C错误. D、所测物体质量不能超过天平最大测量值.故D错误. 故选A
考点:天平的使用.
点评:深刻理解天平的使用规则是解此题的关键. 8.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密度大的物体含物质多 B.密度小的物体体积小
C.将一个物体放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其密度不同 D.任何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 【答案】D
【解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的变化而变化,所以C是错误的; 公式ρ=m/V只是密度的量度式,物体质量大小由密度和体积决定,密度大质量不一定大,所以A不对;
体积由密度和质量决定,密度小体积不一定小,所以B不对. 故选D.
9.若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如图1所示.则A、B、C三种物质的密度A、B、C和水密度水之间的关系是 ( )
A.A>B>C,且A>水, B.A>B>C,且A<水,
C.A<B<C,且A>水, D.A<B<C,且A<水, 【答案】A
【解析】由图象可知,当A、B、C三种物质的体积相等时,mA>mB>mC 根据ρ=m/v可知,且ρA>ρB>ρC; 当VA=1cm时,mA>1g, 即ρA=故选A.
10.2011年6月,湖北省天门市麻洋镇某小学发生多起肠道感染疾病,原因是患者饮食不洁。学校食堂为了确保师生健康,坚持把师生用过的餐具进行高温蒸煮消毒。在餐具放进冷水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下列与餐具相关的物理量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体积 【答案】B
【解析】物体的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不随物体的温度,状态,形状的改变而改变。在餐具放进冷水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餐具热胀冷缩,所以体积发生了改变,体积发生改变,密度就发生了改变。当然温度也发生了改变,通过热传递的方式。 评卷人 3
>1g/cm=ρ水.
3
B.质量 C.密度 D.温度
得 分 二、双选题
11.水的密度为_____ kg/m ,表示的物理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质量为18g的冰
333
块将它完全熔化为水,体积会_____(增大/减小)______cm(ρ冰=0.9×10kg/m)。 【答案】1×10 1m的水的质量为1×10kg 减小 2 【解析】
试题分析: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物理意义就是每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10kg。物体的质量与状态无关,冰熔化成水其质量不变。 18g冰的体积为熔化成水的体积为
考点:密度的物理意义及计算 评卷人 得 分 三、实验题
3
3
3
3
3
,体积比冰的体积减小了2cm。
3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幼儿教育2018-2019年初中物理苏教版《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6.2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课后练习试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