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之间的关系;
一;木、火、土、金、水以次相生,隔次相克,反复无穷。
二;两行之间相克的关系叫所胜所不胜关系;如;水能克火,那么,水是火之所不胜,而火又能克金,那么金又是火之所胜。任何一行都有所胜所不胜。五行乘侮,乘:相克太过,木旺克土。侮:木太旺反侮金。乘侮必然同时存在。即:三脏同时发生关系。
五行学说在防治学上的应用。07.00
①:控制疾病的传变;按照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截断病理传变。控制疾病向前发展。如:肝有病,按照五行的生克规律,肝有病一定要传到脾。那么在治疗时,既要抑制肝,同时要保护脾,或者可以直接判断到肝有病,可能要传到脾,那么在脾病没有明显表现出来的时候,可以事先扶助脾,提高脾的生理功能,使肝的病理变化不传到脾去。把这个治疗思想叫做控制疾病的传变。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金匮》 “肝病必传脾。”
截断疗法,即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②:确定治则和治法:常用五行学说确定治疗原则,常用方法,不是全部内容。
根据相生规律所确定治疗原则是:
“补母泻子” “补母:”又称之为,虚者补其母。适应症是:适用于母子关系失调的虚症。 “泻子:”又称作,实者泻其子。适用于母子关系失调的实症。这个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原则,必须牢牢记住。
在这个原则指导下,制定了具体应用五行学说调整脏腑关系的治疗方法,以下举例说明。 第一:滋水涵木法。
滋养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导致肝阴不足,乃至肝阳上亢的症候。临床表现它的特点是眩晕,五心烦热,腰酸膝软等等。
第二:益火补土法。
①:益火补土法,是指补心火而益脾土。如“人参归脾汤”。就是益火补土法的代表方剂。
②:益火补土法的引申意义,益火补土是指补肾火(也就是补命门),益脾土。即:温肾阳补脾阳的一个方法。它的适应症是肾阳不足而脾阳不足的证候。或者是脾肾阳虚的证候。这个意义源于命门学说(肾阴、肾阳为一身诸阴诸阳之本)。在临床应用的时候可以单独补肾,补肾就可以补脾。在脾阳虚的时候,也必须是在中期以后到末期必然要累及到肾。肾阳虚,此时可以单独补肾阳。也可以脾肾双补,达到益火补土的作用。只要求记住后者,不要求记住前者。
“久病必穷肾。”
第三:培土生金法:
是补脾益气而补益肺气的方法。适用于脾肺气虚的证候。培土生金是调整脾肺之间的关系,即:补脾益肺。代表方剂如:“四君子、六君子。” 第四:金水相生法:
①:是肺肾阴液共补的一种方法;不是说金能生水,不是补肺阴而生肾阴。它的适应症是肺肾阴虚,或者是肺阴虚的中后期。
②:现在我们常说的金水相生法是:滋肾阴而补肺阴。代表方剂:比如“百合固金丸”、“补肺汤”。补肺汤是肺气虚典型的代表方剂。
按照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治疗方法。 原则是:“抑强扶弱,分清主次。”
一:抑木扶土:即:疏肝健脾。就是抑制肝木而扶助脾土。适应症:肝郁脾虚(基本)。 二:培土制水:是:温润脾阳,或者是温肾健脾,而治疗水湿泛滥的一种方法。适用于:脾虚,乃至脾肾两虚而出现水肿的证候。
三:佐金平木:是调整肝肺之间的关系。是清肃肺气而抑制肝木的一种方法。适应症是:“木火刑金。”是肝火炽盛,肝火犯肺。是相侮传变。
四:泻南补北:是泻心火而滋肾水,只适用于肾阴不足而心火偏亢引起的心肾不交。而不是心肾不交的全部。代表方剂;“黄连阿胶汤。”
一:掌握脏象和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
脏腑的分类及其生理特点:脏腑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府。 五脏包括:
心、肝、脾、肺、肾。它们的生理特点是藏精气;《内经》说;“脏宜藏”。叫“藏而不泻,满而不实。” 六腑包括:
胆、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它的生理特点是传化物;即传导代谢产物。《内经》说叫:“泻而不藏,实而不满。”后世医家根据它的生理特点称之为“腑宜通。”是指它的气机应该通畅。 奇恒之府包括: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恒者常也,恒:它必须遵守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来划分。奇者异也;它不同于六腑也不同于五脏;因此叫奇恒之府。”它的生理特点是:形态似腑,功能类脏。
五脏:
心的生理功能:
(1)心主血脉。是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作用。心主血脉涉及到三个概念。心、血、脉。心:即心脏。血:即血液。脉:是指脉道,就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因此它又称之为血府。在结构上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或者说称之为一个封闭的系统,在心的作用下,推动血液在脉道中运动,循环不已。这个功能就叫做心主血脉。
(2)心主血脉的条件:1:要求心的阳气(心气)充沛。“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内经》。2:流动在脉管中的血液一定是充盈的。即一定要满足生理需要,多了不可以,少了也不可以。运行速度慢了不可以,快了也不可以。始终处于充盈状态。3:脉道通利;包括两个方面;(一),脉管必须完好无损。(二),血液在脉管运行中时,内部环境要保证它气机的通畅。使通道畅通无阻。
(3)心主血脉的具体生理功能:(一)行血,(二)生血。
14 心的生理功能(二)、心的生理特性
心为“阳脏”而主“阳气”,人体的“阳气”又称之为“少火”。“少火”分为“君火”和“相火”。心为“君火”,肝肾为“相火”。
15 肺的生理功能(一)
肺主气:呼吸之气和一身之气(肺者气之本)。
在中医脏象学里,五脏系统都参与调节呼吸过程,其中最主要的是肺和肾。 肺主呼,肺为气之主。肾主纳,肾为气之根。
(咳嗽;不管是“喘”和“咳”这两大系统的疾病,不管有多么复杂的临床表现,其中概括起来只有三个字;咳、痰、喘;用中医脏象学来说,“咳、喘”都是呼吸异常。首先想到肺和肾。所以:中医治疗咳嗽是“初病在肺,久病在肾。”
“痰”:脾主运化水湿,“脾为生痰之源。”健脾燥湿是祛痰第一关。 历代医家又提出,治疗咳嗽、喘的时候;“初病在肺,中期在脾,末期在肾。”至少想到肺、脾、肾三脏。《清燥救肺汤》肺、肾、肝、脾在呼吸中的作用)
肺的生理功能:
第一个功能:肺主气;
(一):肺主呼吸之气。 (二):肺主一身之气;即:肺主持调节一身之气。(一身之气分为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先天之气又称之为元气,主要来源于肾。后天之气:(1):由肺的呼吸作用。(2):经口摄入的饮食,经过脾胃的运化所产生的水谷之气。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气,称之为宗气。宗
气再进一步来划分,可以根据它们运行的部位,物理特点和它的功能,又分为营气和卫气。)
肺主一身之气的生理作用;(1):参与宗气的生成;(2):表现为它对全身的气机具有调节作用。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来保证全身气机升降出入的运行正常。
肺主一身之气的病理作用;(下一集的内容总结)肺主气的功能异常,一它可以表现为呼吸异常;二可以表现为气的生成运行异常;(如:呼吸异常会出现咳嗽、喘。气的生成运行异常,就会出现少气,气不足叫气虚,呼吸无力等变化,把这些变化概括出来叫做气虚,就是生气的功能低下。胸闷:是在肺主气功能失调的情况下,不仅不能够调节自身的气机,也不能够调节全身的气机。气机运行失常就闷。)
(三):肺主呼吸和肺主一身之气的关系:肺主一身之气取决于肺主呼吸。(肺主呼吸的作用:通过肺本身的运动,在吸清呼浊的过程中,肺要运动,这个运动概括起来,叫宣和肃,宣叫宣发,肃叫肃降:宣:是向上向外,肃:是向下向内。集中体现了肺的呼吸,肺的运动。)
关于肺主一身之气,掌握肺是通过参与宗气的生成而参与一身之气的生成。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来保证全身气机升降出入的运行正常,从而达到全身气机调节作用。
第二个功能:肺朝百脉。
肺朝百脉的含义:(和《内经》有区别,今天的定义是在历代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1):所谓肺朝百脉是指全身血液汇聚于肺,经肺的呼吸,使富含清气的血液运送全身,这个作用叫肺朝百脉。这个阶段是由内到外;用三个字概括就是;外、内、外。“朝者向也”。(2)用四个字概括它,叫助心行血。“血液的运行,非气不运。”
第三个功能:肺主宣肃。
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升宣、向外布散的生理功能:它的作用是:(1):排出浊气。(2):输布、布散精微和津液到达全身,(3):宣发卫气。(卫气的作用:对人体有保护作用、执行人体屏障作用、调节人体的呼吸、调节人体汗液的排泄。这些作用都是通过肺的宣发作用)
肃降:是指肺气清肃向下通降的作用。即肺的气机的运动状态。它的作用是:(1)吸入清气。(2):同样具有输布精微和津液的作用。(注意,同样是输布精微和津液,宣发是向上向外,肃降是向下向内。一上一下,一外一内,保证了对全身进行输布精微和津液。)(3):有清肃异物的作用。
把肺主宣发和肺主肃降结合起来看,宣发、肃降是从肺的运动状态来考察它的生理作用。它的生理作用的内涵包容了,(1)肺主一身之气的作用;(2)肺主呼吸的作用;(3)肺主行水的作用;宣发和肃降囊括了肺所有的生理功能。 宣发和肃降的关系:(1)相反相成;对立互根。
16 肺的生理功能(二) 肺的生理特性
第四个功能:肺主行水;
或者叫肺主通调水道;这两个术语同义。
肺主行水:是指肺具有疏通调节水液运行的通道(三焦),从而推动水液的输布和排泄的作用。
肺为水之上源,
人体内水液的代谢过程要靠五脏系统共同参与调节才能完成,其中就五脏来说,和肺、脾、肾关系最密切。
肺的水液代谢过程;
肺的功能失调一定会出现人体的水液代谢障碍,它可以表现为:(1):汗的异常。(2):就会在人体当中存在水液停聚,乃至于产生水液的病理产物,中医称之为痰饮,甚至出现水肿。
第五个作用:肺主治节;
肺主治节是指肺具有治理调节的作用。是指肺具有辅助心脏治理和调节全身气血津液及各脏腑经络生理功能的作用。
肺主治节是肺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
肺主治节的具体作用:(1):肺司呼吸。(2):调节气机。(3):助心行血。(4):水液代谢。
肺的第二个问题:肺的生理特性;
①:肺为华盖;
作用:保护脏腑,(五脏外卫),抵御外邪。(是通过肺主宣发卫气,发挥屏障作用来抵御外邪侵袭而实施的。)把这个作用类比为华盖。 (“肺为脏之长”——肺的功能角度理解)
②:肺为娇脏;
(1):它是有缝隙的清虚之体,邪气容易侵袭到这里;(2):解剖上看到的。 如何理解肺为娇脏: (1):肺直接和外界相通,最容易受到邪气的侵袭。(肺主皮毛,肺主呼吸,直接和外界相通,外邪侵袭第一道关就要侵袭到肺。)
(2):不耐寒热;(是指调节肺脏的时候,一要注意调节用药,要注意寒凉和温热药之间的平衡。即不能过于苦寒又不能过于温热。后世医家经验:“治上焦如羽”即使用的药物一定是轻清上浮的,偏于升发的药,同时注意不要过于寒凉。寒凉药是沉降的药物,也会影响到肺的宣发。过于辛散,不仅影响肺的宣发,而且也影响肺的肃降,不利于调整肺的宣发和肃降的阴阳平衡。)
③:肺气与秋气相通应;
是指它与秋金之气气化相通,所以在秋季肺病多,也体现了肺脏与四时阴阳的对应关系。 总结:
17 脾的生理功能 脾的生理特性(一)
脾的第一个生理功能: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幼儿教育中医基础学考点必记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