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4中考生物复习知识点(精华卷) (6)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22 本文由烟雾弥漫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结构名称 1、卵 壳 2、卵黄系带 3、卵 白 卵细胞 功能 保护 固定卵细胞于中央 提供营养 4、卵黄膜 保护,控制物质进出 8、卵 黄 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来源 5、胚 盘 含细胞核,胚胎发育的部位 保护 提供氧气 7、卵壳膜 8 第四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6、气 室 ▲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

1、什么是遗传?生物学上把后代与亲代相似的现象叫遗传。2 、遗传的控制中心是什么?细胞核 3、生物的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什么?DNA

4 、什么是染色体?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内存在着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 5、染色体的化学成分是什么?蛋白质和DNA,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6、DNA分子的空间结构怎样?DNA分子是由两条长链盘旋而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7、什么叫做基因:DNA上有许多与遗传相关的片段叫基因。 8、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在生物体内有什么特点?

同种生物所含有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是相同的,不同种生物所含有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则有所不同,因此细胞内所包含的基因也是相对稳定的,从而保证了生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信息。 10、遗传物质之间的关系:(见右图)

▲第二节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1、人体细胞染色体的组成: 体细胞 染色体数目 23对(46条) 染色体组成 22对是常染色体+1对是性染色体 23条 ①22条常染色体+X ②22条常染色体+Y 精子 23条 22条常染色体+ X 生殖细胞 卵细胞 2、 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

3、人类的遗传是怎样实现的?通过染色体在亲代与后代之间的传递实现的。 4、人类生殖过程图解:

5、生男生女是随机的,而且机会均等。 6、 人的性别也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

▲第三节性状的遗传

1、 什么是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2、 什么是相对性状?在遗传学上,把同种生物 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

3、 生物的性状一般是由DNA上的基因控制的,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因此基因在体细胞中

21

也是成对存在的。

4、 什么是显性性状?在遗传时,亲代的性状有的能够在后代中表现出来 ,称为显性性状。 5、 什么是隐性性状?在遗传时,亲代的性状不能在后代中表现出来,称为隐性性状。

6 、如果细胞内的基因是AA或Aa,该生物个体就表现为显性性状,如果是aa表现为隐性性状。 第四节 生物的变异

1、什么是变异? 生物学上把后代与亲代之间及后代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叫做变异。 2、变异的种类:

①不遗传变异:有些变异仅是由环境因素导致的,没有遗传物质的改变,因而不能遗传给后代。 ②可遗传变异: 有些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因而能遗传够给后代。 3、变异的特点有什么特点? 有的变异有利,有的不利。

4、 变异对进化有什么意义?生物的变异有利于物种的发展和进化

5、遗传变异在实践中有什么应用?人们通常利用人工方法对生物进行适当处理,促使生物体内的染色体或基因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新的变异个体,从中选择人们需要变异类型进行培育,获得新品种。

第5节 人类优生和基因组计划 1、人类常见的遗传病的类型: 种类 显性遗传病 实例 多指 2、预防遗传病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禁止近亲结婚 3、为什么近亲结婚患遗传病的几率大大增加?

夫妇双方来自共同祖先的相同基因很多,隐性致病基因相遇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4、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多少条染色体的基因序列?24条,即22条常染色体+XY

基因遗传病 隐性遗传病 白化病、血友病 染色体遗传病 先天性愚型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22

第五单元生命的演化

第一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证据

1、生物进化有哪些方面的证据? 化石证据、解剖学证据、分子生物学证据等。 2、什么是化石?

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3、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的证据是什么?化石 4、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有什么特点?说明了什么?

越是古老的地层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越是晚期地层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说明了现代的各种各样的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 进化来的 。 5、什么是同源器官?同源器官的存在说明了什么?

同源器官是指形态和功能很不相同,但结构具有相同或相似性,并且从器官的结构和发育可以看出,它们的来源相同。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

6、同源器官外形的差异是由于什么原因?由于共同祖先适应不同的环境,执行不同的功能逐渐形成的。 7.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相似性越多;亲缘关系越远的生物,其蛋白质分子的差别越大

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什么?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2、生物进化大致历程图:

鸟类 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 爬行类哺乳类 原始生命 原始苔藓植物

原始藻类植物 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种子植物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海洋中的原始的单细胞藻类;种子植物的生殖过程已经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是海洋中的原始的单细胞动物。 (3)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第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1、绿色植物主要类群的特点 代表植物 主要特征 藻类植物 海带、裙带菜、水绵 蕨类植物 厥、满江红、卷柏 种子植物 松、杉、桃 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能产生种子,有发达的输导组织,一般比较高大 实例 苏铁、银杏 桃、水稻 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官的分化;大都生活在水中 织、靠孢子繁殖 2、种子植物分为祼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它们的比较如下表: 类别 相同点 不同点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都能产生种子,并依靠种子繁殖后代 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单子叶植物

23

有 种子有果皮包被

植 种 (被子植物) 双子叶植物 物 子 种子无果皮包被(裸子植物) 的

分 有根(蕨类植物)

类 无 有茎叶 无根(假根)----苔藓植物

种 子 无茎叶无根--------藻类植物

第三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

原生动物 如草履虫、变形虫、眼虫,原生动物是最原始、最古老、

结构最简单的动物。都为单细胞组成。

腔肠动物 如海葵、珊瑚虫、水螅、水母、海蛰等 动 扁形动物 如猪肉绦虫、涡虫、血吸虫 物 无脊椎动物 线形动物 如蛔虫

的 环节动物 如蚯蚓、沙蚕、水蛭

分 软体动物 如乌贼、鲍鱼、贝壳、螺、牡蛎等

类 节肢动物 (昆虫纲—蝗虫,多足纲---蜈蚣,甲壳纲—虾蟹,

蛛形纲---蛛蜘)

棘皮动物 如海星 海胆、海参 鱼纲:脊椎动物中数量最多的动物

脊椎动物 两栖纲 爬行纲

鸟纲:脊椎动物的第二大类群 哺乳纲

4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鱼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主要特征。 身体 呼吸 运动 体温 其他 环节由彼此相似的 靠湿润的体壁与外界靠肌肉的交替舒张和变温 卵生 动物 环状体节构成 进行其他交换 收缩使身体运动 节肢身体分部, 呼吸器官为鳃或气管 靠翅或分节的足运动 变温 卵生 动物 体表有外骨骼 鱼类 体表被有鳞片 用鳃呼吸 靠躯体和鳍摆动游泳 变温 卵生 体表被覆羽毛,前用肺呼吸,体内有气体温高鸟类 靠翼和足运动 卵生 肢变成翼 囊协助呼吸 且恒定 哺乳体温高胎生体表被毛 用肺呼吸 靠四肢运动 动物 且恒定 哺乳

1、鱼类的主要特征?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性,体表大多覆盖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内有脊柱;是变温动物。

2、鸟类的主要特征?鸟类有角质的喙,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 3、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胎生哺乳。

24

4、常见的脊椎动物有哪些?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5、常见的恒温动物有哪些?鸟类、哺乳类 第四节生物进化的原因

1. 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巨著-——《物种起源》,该书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生

物进化论,被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2. 自然选择学说

(1)什么是自然选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2)自然选择的类容是什么? ①遗传和变异 ②过度繁殖 ③生存斗争 ④适者生存 (3)自然选择的类容在自然选择中的作用是什么?

遗传和变异是基础(内因),过度繁殖是前提,生存斗争是手段(动力),适者生存是结果。

(4)自然选择过程图解:

3. 什么是人工选择?: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

的过程,叫做人工选择。 4. 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的比较: 自然选择 人工选择

生态系统

人类 选择者 自然环境 较慢 较快 选择速度 适应环境 满足人类需要 结果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

1、什么是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 生物 与 环境 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 生物圈 ,它包括地球上的所有 生物 与 环境 。

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的全部生物。可划分为 生产者 、 消费者 和 分解者 ,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它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

4、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根据食性,可以分为三类: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5、生态系统各成分的比较: 种类 生物成分 ①生产者 ②③消费者 ④分解者 内容 绿色植物、 动物、寄生生物 腐生的细菌、真菌 实例 绿藻、蓝藻、水稻、小麦 作用 制造有机物,为消费者提供有机物和栖息场所 狗、狼、病毒 为植物的传粉受精、种子的传播起重要作用 乳酸菌、蘑菇、将动植物遗体中有机物分解蚯蚓、屎壳郎 为无机物,促进了物质循环 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 ⑤非生物成分 阳光、空气、 水和土壤等 6、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是 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第二章 生物多样性及保护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

1、什么是生物的多样性?:

25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幼儿教育2014中考生物复习知识点(精华卷) (6)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2014中考生物复习知识点(精华卷) (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9496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