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电石是由碳素原料和生石灰按一定比例投入到电炉内,在大电流、高温度下冶炼而成的。同时还放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
电石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常温下,受水或潮湿空气的作用下,就能发生化学反应。倘若室内或容器内的水渗入到电石中,就可能引起燃烧和爆炸。尤其是炉面通水设备,一旦将水漏入炉内,往往是导致电炉恶性爆炸事故的根源。可以说,电石生产始终是在高温度、高粉尘、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危险环境中进行的。水、电、尘、气都可能因为稍有疏忽而引发事故。
这些事故的发生,真可谓惊心动魄,惨不忍睹。以血肉之躯为代价的悲剧。往往都是由于人们思想上的麻痹和工作上的疏漏而发生的。痛定思痛,期盼全体员工能过从中吸取血的教训而有所收益。
1
设备漏水是电石炉爆炸的祸根
企业名称:辽宁省抚顺有机化工厂 电炉容量:16500KVA 电炉类型:全密闭炉
发生时间:1971年12月8日19点13分 人员伤亡:死亡一人,重伤二人,轻伤一人 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十万余元 操作概况:
抚顺有机化工厂16500KVA密闭式电石炉,有下料管连续自动下料操作。电石炉炉衬大修期为2——3年,碳砖上部炉衬基本上每年中修一次,操作比较稳定。 事故经过:
本厂电石炉与71年6月下旬大修结束投入生产,由于原料质量不好,生产不到三个月,炉子内衬就被烧坏而被迫再进行中修。原定8号早8点停炉。但是到8号早晨,四楼料仓的混合料还没有用完,决定在停炉前适当干烧,将炉子刷一下,这样还可以多出些电石。所以8号白班继续送电,处理炉子,但白班因冷却水不足停电数次没能处理完毕,晚班继续处理。并于17:05分送电。送电前检查炉内漏水情况与白班一样。送电后,因电极不够长,在18:40分下了一次电极,下完电极后,电流很小,19:06分又下了一次电极。就在这次下放电极的时候,炉内的生料已经全部化完,熔池呈开弧状态。由于设备漏下去的水直接与熔池内高温溶融电石液直接接触而迅速爆炸。此时是19:30分。当时除震坏了全部照明和门窗。炸坏了混凝土炉盖和伞形炉帮处,还炸断了2号电极,炸坏了白钢水套和全部下料管道。同时还把一扇活炉帮抛到配电室房顶,击毁了高
2
压室三面墙。爆炸喷出的炉料和电石水引起一片大火,烧坏了休息室和仪表室的房顶和门窗,烧坏了一套液压调节装置。还烧伤了正在二楼巡视操作的四名工人,其中张国范因活炉帮飞起撞在北侧房梁后,落下被砸头部伤势严重。经医院抢救无效不幸死亡。李宝仁背部和腰部烧伤,面积达25%伤势为1-2度。刘振亚脸部和胸部烧伤,面积大15%伤势为1=2度。姚兴华后脖子轻度烧伤,这次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十万余元。
原因分析:
爆炸事故发生后,厂领导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对事故进行了分析。
1.经过调查证明:这次事故是在2号电极发生的。事故发生前,2号电极有好几
处漏水,其中尤其是3-4号导电夹上部铜管法兰接头处,每当下电极过程中,由于电极不平衡,法兰接触不好,产生大量漏水。正常生产时,因炉内的生料层厚,不致引起爆炸,当第二次下放电极时,生料已化完,炉内呈开弧状态。下放电极过程中漏出的大量水直接与高温电石液接触,因而引起了爆炸。所以设备漏水和明弧操作是造成这次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
2.领导思想麻痹,缺乏安全生产观念,平时对职工安全教育做的不够,缺乏经常
检查安全的规则制度。当生产任务重些,尤其是电石比较紧缺时,总想多生产些电石,就忽视了安全生产问题。
3.炉内设备早就漏水,本应及时小修,但是没有及时进行。
死亡,源于提前离岗
企业名称:辽宁省丹东市电石厂 电炉容量:3000KVA 电炉炉型:开放式
3
事故性质:1975年11月15日 发生伤亡:死亡一人,重伤一人
操作概况:丹东市电石厂为小型电石生产企业,第十容量3000KVA开放式,间断分批投料操作。
事故经过:1975年11月15日23:00,因临近接班二楼的操作工除一人坐在电炉对面窗台上休息以外,其余十多人都已经进入了休息室换衣服,准备下班。此时,一楼正在出本班最后一炉电石,由于出炉时下跟电极,随着电极下降,使水圈接触料面。由于出炉时不加料,料口逐渐开放,料面温度较高,使水圈内的水产生汽化,可能由于水量不足,而迅速膨胀。结果把水圈的焊缝涨开裂口约200mm,水圈内的水突然大量喷出,通过开放的料口直接漏人炉内与灼热的溶融电石水直接接触而发生强烈的爆炸,当时,响声犹如炸弹,炉面上的短网,烟罩等设备均被炸坏,电炉对侧砖墙震塌,休息室房梁震塌,将休息室内十余名正准备下班的操作工砸到里边,造成二人重伤,其中一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分析:
1.设备漏水,使水与灼热电石液直接接触,这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电极工作长度较短,在处理下跟电极时,使水圈接触料面。
3.操作工临下班前,过早的离开了工作岗位,因而当炉面循环水水量不足时,电
极较短,水圈接触料面等不正常现象无人管理。
生命的代价,悔者晚矣 企业名称:抚顺市东岭钢厂 电炉容量:1000KVA
4
电炉炉型:开放式 事故性质:电石炉前爆炸
发生时间:1980年8月16+日1:37分 人员伤亡:死亡一人,重伤一人 操作情况:
抚顺市东岭铁钢厂1000KVA电石炉。与1975年建成投产,产品以本厂自用为主,投产一年以来,由于本厂炼钢车间以硅铁供应紧张为由,又将电石炉炉衬加以改进,兼练硅铁。电石和硅铁两种产品利用同一台矿热炉交替生产。每当更换冶炼品种时,用加入石灰的办法,将原料稀释后洗出,然后加入新炉料接着生产。 事故经过:
1980年8月16日厂部决定由练硅转练电石,电石工段按决定开始处理硅铁炉料。方法是100:40的低配比电石混合料加入炉内,使炉内硅铁残余料稀释后排出。共投入电石炉料15吨,分别于14:20和16:30分出了两炉 废渣,但渣量较少。16:45分因雷雨,变压器铝排瓷瓶击穿,被迫停炉检修,23:45分修好送电(停炉5小时)。16时零点,由班长王鑫接班继续处理,由于间断停炉,炉温下降,炉口打不开,副班长刘玉臣接班后就处理炉口。1:30分将炉口打开出炉。液态物料淌满锅后,溢出淌到地上,刘玉臣怕把出炉矿车烧坏,就顺手打开炉前备用水管(1寸),离电石锅约5米处往小车及灼热的物料上浇水。班长王鑫见此未加制止,并拿出铁棍从二层平台下来帮刘玉臣翘去凝固物料,翘了一阵刘玉臣又浇第二遍水,此时地面已有积水,王鑫从远而近陆续翘去凝固物料,当翘到矿车下面时,由于淌地物料较厚,内层并未凝固,积水就从翘缝进入与灼热的液体物料接触,当即发生爆炸。并引起周围乙炔同时爆炸。致使刘、王二人当即被爆炸烈火包围,瞬间烧成重伤(此时1:35)厂房内所有照明全部震毁,一片浓烟,漆
5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幼儿教育电石生产事故案例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