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宜昌市委关于制定宜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十二五”时期是宜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发展新跨越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和宜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符合宜昌实际的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总体部署,形成鼓舞全市人民信心、凝聚全市人民力量、推进宜昌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新起点上推动发展新跨越 (1)“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是宜昌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好字当头、好中求快,打基础、利长远,牢牢把握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三峡工程建设、沿海产业转移等重大机遇,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危中寻机,化危为机,在抢抓机遇中创造“宜昌速度”,在激烈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越”,在改革开放中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在科学发展中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在统筹兼顾中社会更加和谐,“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全面超额完成,经济社会进入又好又快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综合实力跃居长江沿线和中部地区同等城市发展前列,进入全国百强城市行列。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优强企业和支柱产业培育、开发区园
区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综合服务能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现代农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城市骨架快速拓展,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影响力和带动力逐步显现。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民群众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产业基础、行政效能、交通区位、生态环境等综合比较优势不断增强,风清气正、团结和谐、务实创新、科学发展的浓厚氛围和一流的发展环境逐步形成。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的成绩。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为推动“十二五”发展、在新起点上实现发展新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2)“十二五”时期宜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有利于我市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国家扩大内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国际及沿海发达地区资本和产业加快向内地转移,新一轮技术创新加速推进,新兴产业迅猛发展;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两圈一带”战略,大力支持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和宜荆荆城市群发展,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大契机。经过“十一五”发展,宜昌已经形成坚实的发展基础,进入积蓄能量的释放期和跨越发展的发力期,新一轮更好更快发展蓄势待发。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宜昌仍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发展不够是当前宜昌最大的实际。转变发展方式任务艰巨,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
瓶颈依然存在,公共服务不够完善,社会矛盾仍较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
综观发展形势,“十二五”时期宜昌经济社会发展既拥有难得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妥善应对各种挑战,有效化解各种矛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新跨越。
(3)“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把宜昌建成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宜居宜旅宜业、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大都市。 规划“十二五”时期宜昌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要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始终坚持好字当头、好中求快,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
面协调可持续,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主线。深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增长向三次产业协调拉动转变,向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转变,向民生优先、共建共享转变,推动发展更加全面、更加协调、更可持续。
——必须牢牢把握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牢固树立统筹理念,正确处理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改革与发展等重大关系,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实现市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主动加强与中省在宜单位、周边城市、沿江城市等交流合作,建立联动协作机制,实现互利共赢、一体化发展。 ——必须牢牢把握改革开放创新这个动力。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面实施开放先导战略,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动力。
——必须牢牢把握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这个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群众。(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综合考虑当前发展基础和未来发展趋势,突出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制定积极可行的发展目标,推进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发展质量跃上新层次,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通过全市人民共同努力奋斗,基本建成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建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富民强市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始终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的基础上,力争实现经济总量“四年翻一番、连续翻三番”,提升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提升区域经济辐射带动力,继续走在长江沿线和中部地区同等城市发展前列。力争到“十二五”末,生产总值达到3500亿元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三次产业结构更加协调,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各项改革深入推进,科学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广度和深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初中教育宜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