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表达实质上就是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生物遗传信息的表达按一定的时序发生变化(时序调控),并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加以修正(环境调控)。
是将不同的DNA片段(如基因或基因的一部分)按照人们的设计定向的连接起来,在特定的受体细胞中与载体同时复制并得到表达,产生影响受体细胞的新的遗传性状。 克隆的理性思考
? 培植人类胚胎细胞的计划会最终导致大量地复制人类吗? 当人类的繁衍不是靠自然的生育,却是靠高科技手段,以流水线作定型复制,那么人类还能叫自然人类吗?到那时,地球又该用怎样的方式来接纳这批人类的复制品呢?
复制 一、DNA合成的化学基础:
2个关键的底物:(1)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dGTP、dCTP、dATP、dTTP。 (2)引物:与模板互补,比模板短的一小段序列,暴露的3’-OH。
DNA通过引物3’端的延伸进行合成
二、DNA聚合酶的作用机制
DNA聚合酶优先添加正确配对的dNTP 空间位阻阻止DNA聚合酶催化反应使用rNTP DNA聚合酶是一种延伸酶 外切核酸酶校正新合成出的DNA DNA聚合酶:
DNA聚合酶是DNA合成中起主要作用的酶,催化总反应
(dNMP)n + dNTP (dNMP)n+1 + ppi
DNA 延伸的DNA
DNA聚合酶I具有:
5’ ------ 3’聚合活性
3’ ------- 5’外切酶活性(校阅作用 Proofreading) 5’ ------- 3’外切酶活性
DNA聚合酶的关键特征:
忠实性(Fidelity)
DNA聚合酶的聚合活性和3’ - 5’的校阅活性保证了DNA合成的精确
性
催化效率
DNA聚合酶催化活性依赖于聚合酶的延伸能力(Processivity) 三、复制叉
复制叉上DNA的两条链同时合成
DNA新链的起始需要一条RNA引物(由一种特殊的RNA聚合酶,引物酶引发) 完成DNA复制必须除去RNA引物 DNA解旋酶在复制叉之前解开双螺旋 复制前单链结合蛋白使单链DNA稳定 滑动夹增加了DNA聚合酶的延伸能力 滑动夹是通过滑动夹装载器打开并安置在DNA的引物-模板接头上 四、复制叉上的DNA合成
1957年,Arthur kornberg首次在大肠杆菌中发现DNA聚合酶Ⅰ简写DNA polⅠ,后来又相继发现了DNA聚合酶Ⅱ和DNA聚合酶Ⅲ,大肠杆菌中至少有5种DNA聚合酶。
? 大肠杆菌中DNA复制的主要过程靠DNA polⅢ起作用,而DNA polⅠ用于除去RNA引物和合成较短的DNA片段。DNA polⅡ在DNA的修复中起作用。
真核生物DNA聚合酶:
真核细胞通常有15种以上的DNA聚合酶,其中α、δ及ε在DNA复制中起主要作用,γ在线粒体DNA的复制中起作用,其他的大多参与DNA的修复。 DNA聚合酶Ⅲ全酶:
大肠杆菌复制叉上用于协调两种DNA聚合酶复制的长号模型 复制叉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E.coli的复制体 五、DNA复制的起始 DNA复制过程的三个阶段
? DNA复制的起始阶段,包括起始点,复制方向以及引发体的形成。 ? DNA链的延长,包括前导链及随从链的形成和切除RNA引物后填补空缺及连接岗崎片段。
? DNA复制的终止阶段。
单向复制和双向复制;滚环式复制Φχ174;D-loop复制方式 线粒体DNA复制 DNA复制的起始阶段
? 复制是从DNA分子上的特定部位开始的,复制起始点(originof replication)常用ori或o表示,称为复制子或复制单元(replicon)。 ? 在原核细胞中只有一个复制起始点,一个复制子。
? 在真核生物中复制是从许多起始点同时开始的,即有多个复制子。
真核生物中DNA的复制特点:
1、真核生物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复制起点,多复制子
2、真核生物染色体在全部复制完之前,各个起始点不再重新开始DNA复制;而在快速生长的原核生物中,复制起点可以连续开始新的复制(多复制叉)。真核生物快速生长时,往往采用更多的复制起点。 3、真核生物有多种DNA聚合酶。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
聚合酶链式反应是快速扩增DNA序列最常用的方法。
PCR反应的模板DNA若是基因组上的某个片段,就称为genomic PCR,若是mRNA反转录产生的cDNA,就称为RT-PCR。 PCR技术的原理:
首先将双链DNA分子在临近沸点的温度下加热分离成两条单链DNA分子,DNA聚合酶以单链DNA为模板并利用反应混合物中的四种脱氧核苷三磷酸合成新生的DNA互补链。
? DNA解链(变性)
? 引物与模板DNA相结合(退火) ? DNA合成(链的延伸)三步。
经不断重复循环之后,反应混合物中所含有的双链DNA分子数,即两条引物结合位点之间的DNA区段的拷贝数,理论上的最高值应是2n,实得1.8n. 将含有待扩增DNA样品的反应混合物放置在高温(>94℃)环境下加热1分钟,使双链DNA变性,形成单链模板DNA
降低反应温度(退火,约50℃),约1分钟,使寡核苷酸引物与两条单链模板DNA结合在靶DNA区段两端的互补序列位置上。
将反应混合物的温度上升到72℃左右保温1-数分钟,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
从引物的3'-端加入脱氧核苷三磷酸,并沿着模板分子按5'→3'方向延伸,合成新生DNA互补链。
常规PCR技术能扩增两引物之间的DNA区段,然而,有时我们也希望扩增位于靶DNA区段之外的未知DNA序列,这就需要应用反向PCR(reverse PCR)技术。 先用一种在靶DNA区段上没有识别位点的核酸内切限制酶,从距靶DNA区段有一定距离的两侧位置切割DNA分子,然后将这些片段作分子内连接成环形。根据已知的靶DNA序列按向外延伸的要求设计一对向外引物,保证被扩增的是位于靶DNA区段两侧的未知DNA序列。
反向PCR的基本操作程序。波纹线表示靶DNA区段,箭头表示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分别用方框表示靶DNA区段的左侧和右侧序列。
? 用一种在靶序列上没有酶切位点的核酸限制性内切酶消化DNA; ? 产生大小不同的线性DNA片段群体,其中靶DNA区段的DNA分子长度不超过2~3kb,经连接后重新环化;
? 按靶序列设计的一对引物与互补序列退火结合,其延伸方向如箭头所指; 转录
一、依赖DNA的RNA聚合酶(DDRP)
① 以DNA为模板,以四种三磷酸核苷为底物,转录的方式是不对称的。 ② RNA链的延长方向是5’→3’的连续合成。 需要Mg2+或Mn2+。RNA聚合酶缺乏3’→5’外切酶活性,不需要引物 。 原核生物RNA聚合酶:
细菌全酶由六个亚基组成,去掉δ亚基的部分称为核心酶(α2ββ’ω ) 亚单位 分子量 亚单位数 功 能
α 36512 2 决定哪种基因被转录 β 150618 1 与转录全过程有关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初中教育整理分子生物学课件重点 - 图文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