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最大化,当消费者产生这种即兴消费愿望时,能在第一时间就近买到产品。否则,消费者很容易随着心中唯一的一点消费冲动的覆灭而放弃购买行为。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一些企业终端拦截技巧的运用,终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医药保健品企业所重视。“谁掌握了终端,谁就把握了市场”已经成为众多企业老总们的共识。而对于复合维生素产品而言,无论是“药准字”产品的终端(医院和零售药店),还是保健食品的终端(超市和零售药店),其对复合维生素产品的销售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其他品类的医药保健品经验来看,很多产品的广告做得很好,但销量上不去,问题就出在终端上——消费者去终端买药时被其他品牌的产品给拦截了。
由此可见,复合维生素产品要想做好市场、扩大销量,就必须在终端促销上下一番工夫,以巩固自身的终端防线。在具体操作上,一方面可以开展买赠、折让、礼品等针对消费者的促销方式,一方面可以针对终端的医生和零售店员展开促销,采取一些措施促使他们推荐自己的产品和品牌。 一般说来,只要采取的措施有吸引力,针对终端的促销都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降糖类保健品市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疾病不再只和营养不良有关,各种各样的所谓“富贵病”开始威胁人类健康。糖尿病
便是其中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终身疾病。据调查,中国大约有糖尿病患者5000万人,约占总人口的3.5%,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患者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北京、上海地区的糖尿病发病率甚至分别达到了8%和11%。预计到2010 年,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将达到11%有数据统计,中国每年花费在糖尿病治疗方面的支出高达70 亿元,仅次于美国在这方面的支出费用。预计到2015 年,该市场规模能发展到120 亿元左右,到2025 年,75%的糖尿病患者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目前,中国的降糖市场以西药为主,约占整个市场份额的73.68%;中成药为辅,约占24.7%。
占降糖类产品绝对优势份额的是化学类处方药,虽然效果较明显,但长期服药引起的耐药性、肝肾损伤等都让糖尿病患者倍感痛苦。此外,由于处方药只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糖尿病患者对能配合药物治疗、稳定血糖、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降糖保健品需求迫切。这些因素使得降糖类保健品在市场上“分一杯羹”成为可能。
已经进入治疗阶段的糖尿病患者在服用常规降糖药的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切身体会:虽然在一定时间内常规降糖药可控制血糖,但其耐药性及药品的副作用都会逐渐显现出来,这类人群对降糖保健品的需求量非常大。
正所谓“是药三分毒”,传统的降糖药物疗法存在着加重胰岛负担、产生耐药性、药物的毒副作用等问题。但是相对安
全的保健品市场多是地方品牌,在国内市场占绝对份额的领导品牌并未树立。目前,几乎所有的降糖类保健品均打着“植物降糖”的旗号,但概念模糊,技术含量低,难以托起高端产品市场。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初中教育中国营养保健品行业主要产品分类及市场分析 (5)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