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热控系统可靠性配置与事故预控
1
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技术委员会
热工技〔2010〕7 号
关于印发《火电厂热控系统可靠性配置与事故
预控》的通知
各发电集团公司、电力科学(试验)研究院、火电建设公司、发电公司(厂):
为促进发电企业安全生产和技术进步,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技术委员会组织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等有关单位,开展了提高热工自动化系统可靠性的专题研究,在调研、收集、分析、总结全国发电厂近年来热控系统故障发生的原因和热控设备运行、检修、维护、管理经验与问题的基础上,制定了提高热工自动化系统可靠性的重点技术措施-《火电厂热控系统可靠性配置与事故预控》,广泛征求意见后,经技术委员会审核通过,现以指导性技术措施予以印发。
《火电厂热控系统可靠性配置与事故预控》并不覆盖热控系统全部技术措施,各单位可参照本措施和已下发的相关技术措施,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反事故技术措施并认真执行。
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技术委员会
二〇一〇年七月十日
2
前 言
原国家电力公司颁发的《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0] 589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发的DL/T 774 2004《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和电力系统一直以来持之以恒开展的技术监督工作及近几年来持续开展的设备安全性评价工作,都对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提高热控系统的可靠性、保证火电厂安全经济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机组容量的上升,控制功能和范围的扩大,热控系统的复杂性和故障的离散性增加。由于系统设计、设备选型、安装调试和运行环境变化等诸多因素影响,使得热控系统设计的科学性与可靠性、控制逻辑的条件合理性和系统完善性、保护信号的取信方式和配置、保护联锁信号定值和延时时间的设置、系统的安装调试和检修维护质量、热控技术监督力度和管理水平都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由此引发热控保护系统可预防的误动,甚至机组误跳闸事件仍时有发生,影响着机组的安全经济性和电网的稳定运行。在电力工业发展进入大电网、大机组和高度自动化以及电力生产企业面临安全考核风险增加和市场竞争环境加剧的今天,进一步深化热控专业管理,完善热控系统配置,提高热控系统设备运行可靠性和机组运行的安全经济性已至关重要。
为此,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技术委员会组织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成立项目组,在调研、收集、分析、总结全国近年来热控系统故障发生的原因及事故教训、热控设备运行检修维护管理经验与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基建阶段的热控系统可靠性过程控制》、《分散控制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分散控制系统故障应急处理导则》、《提高TSI系统运行可靠性的若干技术措施》、《提高热控接地系统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的技术措施》、《热工保护与控制逻辑优化》、《提高汽包水位测量与保护信号可靠性的技术措施》、<热控设备可靠性分类与测量仪表合理校验周期及方法》、《热工自动化系统可靠性评估导则》等专题研究,编制了《火电厂热控系统可靠性配置与事故预控》技术措施,以供电力行业热控人员在进行专业设计、安装调试、检修维护、技术改进和监督管理工作时参考。
本技术措施编制完成后,在一些电厂进行了实际应用检验;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技术委员会两次组织全国性电厂专业人员进行讨论和普遍征求意见,并于2010年5月20日通过审查。
本技术措施由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技术措施由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技术委员会技术归口并负责解释。
3
本技术措施负责起草单位: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本技术措施参加起草单位:浙江浙能嘉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浙江浙能温州发电有限公司、浙江浙能镇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本技术措施审查人:金耀华、尹淞、金丰、许继刚、段南、马永真、王利国、仝声、毕诗芳、李劲柏、沈丛奇、刘武林、骆意、陈世和、岳建华、张建龙、张晋宾、张秋生。
本技术措施起草人:孙长生、朱北恒、尹峰、孙耘、项谨、王建强、胡伯勇、丁永君、李式利、周强、樊健刚、徐晶霞、王革新、王志强、瞿萧、吴永存、傅望安、刘伟、杨桦、余燕山、滕卫明、李康良、刘玉成、丁俊宏、王蕙。
4
1 范围
1.1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坚持预防为主,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的方针,深化管理,完善系统配置,减少热控系统故障,提高热控系统可靠性和机组运行安全稳定性,特制定《火电厂热控系统可靠性配置与事故预控》技术措施。
1.2 本技术措施给出了火电厂热控系统可靠性配置及预防事故技术措施方面的指导性要求,适用于装机容量为125MW及以上机组的热控系统基建及改造过程中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生产过程中的检修、维护、运行及监督管理工作。单机容量小于125MW机组的火电厂可参照执行。 1.3 本技术措施并不覆盖热控系统全部技术措施,电力建设和电力生产企业应根据本措施和已下发的相关反事故技术措施,紧密结合机组的实际情况,制订适合本单位机组运行的反事故技术措施,并认真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措施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措施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措施,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措施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措施。
GB 4830 工业自动化仪表气源压力范围和质量 GB 18218 重大危险源辨识
DL/T 655 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验收测试规程 DL/T 656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 DL/T 657 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 DL/T 659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 DL/T 744 火力发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 DL/T 924 火力发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技术条件 DL/T 1012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监视和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 DL/T 1056 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系统技术监督导则 DL 5000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5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初中教育火电厂热控系统可靠性配置与事故预控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