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策略:评价不仅是为了鉴定、分等,而更要考虑实际教育效果,使被评者在评价过程中得以提高。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学校和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观念有了相应的变革。近年来,我国中小学采取了多种评价措施提高教学质量,并取得了许多经验,可以借鉴其中的一些观点和方法。
(1)从侧重一元评价到多元评价。 人类的才智是多方面的,绝对不仅仅是学业成绩所能反映的。在具体评价活动中,教师要树立多元评价的思想,实践中还要注意重视高层次认知能力的考察;重视对学习过程;注重对各种活动表现的检测;用多种方法收集评价信息。
(2)从侧重总结性评价到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重在发挥鉴定和筛选功能,主要是为了衡量学生的好坏。形成性评价所关心的是能不能指向提高学校的发展、学生的进步等。在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形成性评价已经是比较主流的评价方法,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除了解其学习状况以外,还应了解其学习兴趣、方法,在了解过程中找到改进的办法。实施中注意考试与考查和评分与评语的结合;考试不是为了难倒学生,而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自评、互评与师评相结合。
(3)从侧重区分性功能到发挥激励性功能,教师只有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评价才不会偏狭,评价的激励功能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因为优点也就是学生发展的生长点。评价必须具体、中肯,特别是对差生的缺点评价更应该注意实际效果。可以采用的方法:①将课程分成小的单元,在每一单元内考核。②扩展评价的范围。③记录学生学业以外的突出表现,增加学生的成功感。注重学生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评价,让学生不断体验到自己的进步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外语学习浙江省2010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教育学(中学)试题及答案(11)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