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巴勃罗 鲁伊斯 毕加索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2-04-04 本文由最完美的矛盾体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毕加索中国大展介绍

西方现代艺术风格集大成者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

毕加索中国大展介绍

毕加索简介: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年~1973年)出生在西班牙马拉加 (Malaga),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立体画派创始人,一生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全世界前10名最高拍卖价的画作里面,毕加索的作品就占据4幅。“你自己就是个太阳,你腹中有着千道光芒。除此外则别无所有。”毕加索对埃.泰蕾阿德所说的这句话正是他自己的写照。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位画家像毕加索那样以惊人的坦诚之心和天真无邪的创造力,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重造世界,随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他不要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又什么都想要去创造。他在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可循,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从具象到抽象,来来去去,他反对一切束缚和宇宙间所有神圣的看法,只有绝对自由才适合他。

毕加索中国大展介绍

主要创作时期1、1881—1902年儿童时期(从严格的古典风格起步) 2、1900—1903年蓝色时期 (人生的低潮) 3、1904—1906年玫瑰时期 (粉红色时期,遇见自己的爱情) 4、1907—1916年立体主义时期 5、1917—1924年古典时期 6、1925—1932年超现实主义时期 7、1932—1973年蜕变时期

毕加索中国大展介绍

1、1881—1902年儿童时期(从严格的古典风格起步)

毕加索中国大展介绍

2、1900—1903年蓝色时期 (人生的低潮)代表作 ---《人生》这是毕加索“蓝色时期”的代表作。他在这一时期,目击贫困、绝望与孤寂的人们,加上好友卡萨赫马斯因失恋而自杀的影响,其作品常以蓝色为主调,加强了忧郁和悲哀的气氛。画面中,右侧的妇女停下沉重的脚步,默默无言,双眼直盯着对面的两个依偎着的年轻人。在这位妇女的视线里究竟隐藏了什么?这眼光也许在说,怀中的婴儿即使在绝望中也得继续那无法逃避的人生。画面右侧原为男女两人依偎在一起。那位男的形象在写生阶段还像毕加索自己,但到作品完成时却变成了好友卡萨赫马斯的形象了。卡萨赫马斯是一位立志投生绘画艺术的青年,却在巴黎自杀身亡。因此,这幅画里,还包含了毕加索对青年好友的痛苦回忆。《人生》

毕加索中国大展介绍

3、1904—1906年玫瑰时期 (粉红色时期,遇见自己的爱情)1904年春,毕加索在巴黎蒙马尔特区永久地定居下来,随着他迁居巴黎、与菲尔南德·奥里威尔的同居,他的蓝色风格时期也宣告结束。柔和的粉红色调开始渗透到他的画布上的单一蓝色中去(《扇子女人》),很快成为他画布上主要的颜色 (《花篮女人》)

。那种暖洋洋的、娇滴滴的玫瑰红色代替了空洞抽象、沉重抑郁的一片蓝色。青春和爱情活生生地出现在画面上,人物形象往往是一些富有青春美或是魁梧的人。"玫瑰红时期"就这样开始了,毕加索的油画进入了完全新的世界,一个与流浪艺人和杂技演员接轨的世界,于是也有人称之为"马戏团风格"(《马上的姑娘》)。在这时,毕加索的声望使他得到了与众多女人接触的机会,在这个充满欲望和希图的时代,他用公牛一般的意志统辖着他的女人们(《玫瑰色的裸女们》)。

《玫瑰色的裸女们》

《扇子女人》

毕加索中国大展介绍

4、1907—1916年立体主义时期《亚维农少女》始作于1906年,至1907年完成,其间曾多次修改。画中五个裸女和一组静物,组成了富于形式意味的构图。该画原先的构思是以性病的讽喻为题,取名《罪恶的报酬》。这在最初的草图上一目了然,草图上有一男子手捧骷髅,让人联想到一句古老的西班牙谚语:“凡事皆是虚空。”然而在正式的创作过程中,这些寓意的细节都被画家一一去除了。其最终的震撼力,并不是来自任何文学性的描述,而是来自它那绘画语言的感人力量。这幅画可谓是第一件立体主义的作品。画面左边的三个裸女形象显然是古典型人体的生硬变形,而右边两个裸女那粗野、异常的面容及体态,则充满了原始艺术的野性特质。在这幅画上不仅是比例,就连人体有机的完整性和延续性都遭到了否定。因而这幅画“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在这里,毕加索破坏了许多规则。无论是形象还是背景,都被分解为带角的几何块面。它们由于被衬上阴影而具有了某种三度空间的感觉。我们并不总能确定它们是凹进去还是凸出来;它们看起来有的像实体的块面,有的则像是透明体的碎片。这些非同寻常的块面,使画面具有了某种完整性与连续性。

《亚维农少女》

毕加索中国大展介绍

5、1917—1924年古典时期 1921年2月4日长子保罗出生。保罗的出生使得毕加索这个时期的风格和情调发生了变化,作品明显显得宁静了,并且带着梦幻主义的色彩。在创作手法上依然承袭古典主义的路线,但是舍弃了古希腊雕塑的粗旷风格,转向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秀美格调。画中的女人不再是怪诞的身材,让人想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提香画面中的女子形象。而且他还继续创作了一批青年丑角系列,画面中的男子也变得英俊起来。《母子在海滩上》

毕加索中国大展介绍

6、1925—1932年超现实主义时期 (狂野的变形)画面上的三个舞蹈者,中间一人头部昂起,乳房高耸,双手抬举,表现出一种沉醉和追求。左者露齿狞笑,身躯倾斜;右者扬手踢腿,大部分

没入阴影之中,左右两者联手,共同展示出一种即将崩溃的平衡。毕加索把眼睛、胸部、四肢等的位置全都摆乱了,看不到一点推理的因素,眼睛移向头部边缘,那是一只仰视命运的眼睛;连胸脯上都长着一只,那是窥视内心的眼睛,仿佛在倾诉,又仿佛在哭泣。在这里,没有秩序,只有构成。当评论家泰里阿德问为何要这样画时,毕加索说:“我不是模仿自然,而是面临自然。”毕加索有过自我评价,说自己的画“一半是上帝,一半是魔鬼”,那么这幅作品属于哪个一半呢?从背景看,另一个诱因,来自超现实主义运动,这项文学、文化运动从1924年起有如汹涌潮水一般。超现实主义宣称:“美是痊孪病态的”战争后遗症,绘画艺术亦不例外。

《三个舞者》

毕加索中国大展介绍

7、1932—1973年蜕变时期1937年,西班牙的格尔尼卡小镇为德国法西斯空军夷为平地,毕加索闻讯后极为愤慨,就为巴黎世界博览会西班牙馆画了《格尔尼卡》这幅壁画,对法西斯暴行表示强烈抗议。此画结合立方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风格表现痛苦、受难和兽性:画中右边有一个妇女举手从着火的屋上掉下来,另一个妇女冲向画中心;左边一个母亲与一个死孩子;地上有一个战士的尸体,他一手握剑,剑旁是一朵正在生长着的鲜花;

《格尔尼卡》画中央是一匹老马,为一根由上而下的长矛刺杀,左边有一头举首顾盼的站着的牛,牛头与马头之间是一只举头张喙的鸟;上边右面有一从窗口斜伸进的手臂,手中掌着一盏灯,发出强光,照耀着这个血腥的场面。全画用黑、白与灰色画成。这幅画描绘了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遭德军飞机轰炸后的惨状。画面里没有飞机,没有炸弹,却聚集了残暴、恐怖、痛苦、绝望、死亡和呐喊。被践踏的鲜花、断裂的肢体,号啕大哭的母亲、仰天狂叫的求救,断臂倒地的男子、濒死长嘶的马匹……这是对法西斯暴行的无声控诉,撕裂长空。画家以半抽象的立体主义手法,以超时空的形象组合,打破了空间界限,蕴含了愤懑的抗议,成就了史诗的悲壮;在支离破碎的黑白灰色块中,散发着无尽的阴郁、恐惧,折射出画家对人类苦难的强大悲悯。毕加索说:“我是依我所想来画对象,而不是依我所见来画的。”

毕加索中国大展介绍

毕加索中国大展(上海展)作品

毕加索中国大展介绍

我们从毕加索展中能得到什么收获和感悟?1、感悟毕加索“敢于挑战自我,打破一切束缚”的艺术创作热情和精神,一般而言,一个艺术家一旦有了自己成形的艺术风格后不会轻易改变,更不要说完全颠覆已有风格,去开拓一种新的风格,因为这样做极具风险,毕加索的可贵之

处就在于敢于破除一切成规陋习,即便在成名之后也会毅然冒着自己作品贬值的风险而去尝试各种艺术表现手法。 2、作为一个艺术家,毕加索没有只将自己局限于工作室而逃避自己应负的社会责任,那幅著名的《格尔尼卡》就是出于对纳粹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的愤怒抗议,能在当时的德国占领下的巴黎创作出此画并公开展出(即便面对盖世太保遣送他回西班牙的威胁(西班牙当时的佛朗哥政府曾声称一旦他回国就绞死他。)实属难能可贵。 3、人性中除了真、善、美之外也有欲望、丑陋和堕落,毕加索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揭露并通过艺术方式来表达,让我们看到另外一种艺术“美”。

毕加索中国大展介绍

更多关于毕加索的介绍1、百度空间:“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 --/view/4487.htm#5 2、超完整的毕加索美术作品赏析 ---/thread-5451-1-1.html 3、一些观众的观展评论及花絮 /s/blog_5921d4e60100vbpz.html /a/20111018/003062.htm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实用文档巴勃罗 鲁伊斯 毕加索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巴勃罗 鲁伊斯 毕加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27325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