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桑植县红色旅游景点观后感(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2-08-25 本文由天音沙龙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桑植县革命烈士陵园 土地革命时期,无数热血儿女、仁人志士追随贺龙投身革命,近万烈士将一腔热血洒在桑植大地上,长眠于这块红色士地中。为纪念革命先烈,桑植县人民政府1952年在澧水右岸朱家台长征路北端,修筑“桑植县革命烈士陵园”,又称“桑植县革命烈士纪念塔”。烈士陵园占地6000多平方

米,园内苍松古枫葱茏掩映,奇花异草争芳斗艳。近20米高3级大理石纪念塔巍然矗立陵园中央,一挎枪擎旗红军战士雄踞塔顶,气字轩昂,威武向前。纪念塔的八面形底座正面镌刻碑文,简撰革命历程,四周撰刻2100名烈士英名,县人尚持均在陵园门首书“星火燎原”四个大字,在门两边书“烈士们永垂不朽,纪念塔万古长青”楹联。围墙四周所辟永久性窗橱内,嵌有桑植县起义军策源地洪家关全貌,“罗峪整编”旧址,“桑植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大战赤溪河、白竹坪六县联合政府”旧址,“陈家河大捷”战场旧址以及刘家坪红军转移长征出发地等巨幅照片。园北墙外辟有700平方米墓基地,是部分已故老红军、老干部长眠处。该陵园是全省八大县级革命烈士陵园之一。

桑植县肃反委员会旧址 为遏臸“肃反扩大化、纠正政治委员作最后决定权”的不良倾向。1934年,红二、六军团会师挺进桑植以后,在东正街王维老家成立“桑植县肃反委员会”。王维老家是一栋砖木结构两进堂的左右两厢平房,座南朝北,面街而建。县肃反委员会进驻后,左首房驻保卫队员,右首房住保卫部长,堂屋两侧左屋为审案办公处,右为关押反革命分子监房,内屋天井两侧厢房,左为监禁土豪劣绅处,右为厨房,四周围以高墙。整座建筑,严谨牢固。1979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贺龙铜像 在酉水大桥左面的文明中心广场屹立着一尊跨着战马、勇往直前、气势雄伟的贺龙铜像,是1996年3月,贺龙元帅百周年诞辰纪念之际,由贺兴桐独自筹资塑建的。设计造型贺兴桐,雕塑江碧波。铜像高8.1米,铜像底座为大理石碑座,上刻有中化民族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作家、书画家贺兴桐撰写的碑文,其碑文云:

五龙捧圣洪家关,情满青山恩满川。

鱼鳞如鼓助出征,玉泉似琴奏凯旋。

建军建国献一生,为党为民上九天。

忽见亲友齐招手,腾云驾雾返故园。、

梅家山公园 梅家山公园位于北门桥头。澧水北来,酉水东至,交汇在山脚八斗溪滩头,故有“双龙戏水”之说。主峰三山比肩而立,有“笔架江山”之称,山下三湾面南相连,人称“撮箕灌斗”。山势伟岩挺拔,“据南北要冲,扼东西咽喉”,与朱家台、瓦窑岗旧城区隔水相望。20多座山头逶迤起伏,与鹰咀山的得胜,鱼鳞二寨紧紧相连,素来为县城天然屏障和兵家必争之地。1929年7月中旬,红4军军长贺龙在此设立指挥部,巧布空城计,诱歼敌向子云及其下属

篇三:参观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有感

参观红色旅游景点景区有感

2012年4月22日下午,我们第三小组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了一次有意义的活动,那就是参观武汉市革命博物馆,即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毛主席旧居、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等革命旧址,通过参观和讲解员的讲解,我们深深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在那段峥嵘的岁月里付出的艰辛的努力,由此感知现在幸福生活的不易,所以更加珍惜革命先烈们用热血换来的生活.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它位于武汉市武昌解放路红巷。到站下车后,首先印入我们眼帘是门口的“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和“武汉市革命博物馆”几个字.灰色的墙壁透露着简朴庄重,可以想见当时革命领导人是在什么条件下办公学习的.墙外是喧闹的环境,墙内却是格外静谧,绿树红花,一派宁静祥和的氛围. 我们先后参观到了常委办公室、总队部、大教室、大操场、学生寝室和膳堂等复原陈列和反映农讲所历史的辅助陈列.大操场是进行军事训练和举行集会的地方.农讲所学生每天操练两小时,每周进行一次军事演戏,以提高军事素质.学生寝室里还挂着“实行农村大革命,到农村去!”的条幅.而在大教室里,毛泽东亲自给学生讲授《农民问题》,《农村教育》等主要课程.瞿秋白,恽代英,方志敏等同志都曾到武昌农讲所授课.在一间房里还单独陈列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规约.可想而知,当时举办农讲所,革命领导人是多么重视.据了解, 武昌农讲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倡议创办的一所培养全国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毛泽东实际主持全所工作。农讲所只

举办了一期,共有学员800余人,在长期艰苦卓绝的中国革命斗争中,农讲所师生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学员毕业后,大多数被委任为农民协会特派员,领导开展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后,许多师生参加了党领导的武装起义。

随后,一行人参观了毛泽东同志的故居,这是毛泽东1927年上半年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的住所。毛泽东在这里完成了他的光辉著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该文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运动的重要文献。当时与毛泽东同住在这里的有他的夫人杨开慧及儿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这里也是毛泽东、杨开慧一家最后团聚的地方。蔡和森、彭湃、毛泽潭、罗哲、夏明翰等革命志士也曾在此处下榻。简陋的房屋以及简单的生活用具,彰显出一代革命伟人的简朴作风.

最后,我们参观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陈潭秋纪念馆也在此.如今已成为了全国廉政教育基地.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共第五次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等82名代表出席。

怀着崇敬的心情,大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来到了中共五大开幕式复原后的现场:主席台、会场现状、代表参会的落座图、标语、长形桌凳等都可以看到,主席台上方张贴着马克思、孙中山、列宁领袖像,领袖像两边悬挂着“CCP”旗,墙上可以看到几个标语“反对白色恐怖”、“中国革命成功万岁”、“世界革命成功万岁”。会场上的陈列可以看出,中国的革命是同世界的革命联系在一起的,中国人民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接着我们又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至第五次全

国代表大会盛况的图片及文字说明,近距离接触了中共五大的历史背景、开幕式盛况、大会全程等历史图片和部分历史实物。通过整个纪念馆的参观,我们了解到中共五大是党的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是幼年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艰难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了解到中共五大的伟大成就和历史局限性,中共五大及其前后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造和实践活动,不仅在推进当时的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后来党的事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到了纪念馆闭馆时间了,大家都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但是我们的心还留在纪念馆里,照片,图像,文字,实物,一件件从我们的眼前飘过,印象深刻. 这次参观使同学们对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不仅激发我们的爱国之情,培养我们的爱国之志;更带来了一种革命蓬勃的精神,让同学们重温了党的创建历程,革命党人乐观积极的革命精神,把革命传统教育与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我们是幸福的,中国共产党在一次次革命实践中总结经验与教训,逐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社会安定团结,使中国繁荣富强,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中国共产党克服一个个的困难与艰辛,不断前进,一步步向前,可以说这其中的每一步都饱含着艰辛,隐藏着血泪,艰辛与血泪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因此,作为当代知识青年,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不仅应当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更应该树立远大的目标,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观后感桑植县红色旅游景点观后感(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桑植县红色旅游景点观后感(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zuowen/149089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