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坚是来自重组家庭,出生在贫穷家庭的城里人。他一直梦想着自己有一辆山地车,在他看来拥有山地车,就是有了能融入同学的资本,有了山地车他才能拥有自己心仪的女朋友。只是,小坚的父亲却宠着自己继母的女儿,把本身为他买自行车的钱,给妹妹付学费,这激起了小坚内心深处的叛逆,他毅然偷了家里的500元钱,从二手市场买了一辆山地车。小坚的举动,充分揭示了现代年轻人
最明显的特征:冲动和迷茫,成长的挫折和错误,使人迷茫失去理智,进而产生冲动。对于这个社会底层的职高生来说,拥有单车就等于拥有了炫耀自己的权利,拥有权利他就能成为同学之王,不会被欺负和压迫,同时能得到心仪的女孩子的追随。所以对他来说,单车就是权利的象征。这一心态在影片中有很好的体现。
看完整部电影,我们不得不反思,这些弱势群体生活在社会中真的很不容易,小人物也有自己的尊严,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小梦想,但是现实对他们来说是残酷的。我想,王小帅导演拍这部电影所要传达的含义应该是:呼吁我们社会关注这些弱势群体,批判以权利当道的社会现状,提倡更和谐的社会。
生活是残酷的,生活对这些生存在大城市中的穷苦人民来说,更是残酷的,特别是对这些还未成熟,一心抱着对生活的期望和梦想生活的年轻人来说,弱肉强食、权力为上的社会现状是极其残酷的。我不得不感叹,王小帅导演,用自己的独特视角,把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被社会忽视的人们的生活现状,反映得如此真实。通过这部电影,让我们对这些弱势群体有了更真切的认识和体会,同时也激起了对他们的同情之情。
这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这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在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我真切地希望这种权势当道的现象能不再出现,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都有实现梦想的权利!真心地祝愿社会上的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和谐社会的快乐和温暖!
篇三:十七岁的单车之观后感
十七岁的单车之观后感
————— “执着”地追梦
《十七岁的单车》叙述的是两个青年对自己的梦的追求。
小贵一个从外地到北京讨生活的年轻人,好不容易找了一个快递工作,但他没有单车,只好由快递公司提供,每个月扣钱;单车是他辛苦工作的动力,是他一直以来的梦。等到最后一个月扣钱全部结束,单车正式成为己有的那一天,单车被偷了。他伤心的表情,让我想对那名小偷说,何必为难同时辛苦讨生活的人呢?
小贵在找单车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一个年青人是如何不放弃的寻找自己的梦。
芸芸众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价值观。小贵为了自己的梦想,日以继夜的工作。然而故事中的另一个主人公—小坚,一心想要买辆单车,练习自己的车技。但由于家庭的贫穷,父亲接二连三的以各种各样的借口,以致没能买到单车,这打击了小坚对父亲的信任感。后来偷父亲的钱,到二手市场买了小贵的单车。小贵变成这样双方都存在着责任。但小贵作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影片中提到他的成绩在班上,学校有着一定的名次)却不能懂得家庭的艰辛,父亲的为难。这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教育体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个学生,成绩真的比人格重要吗?为什么这么好成绩的人做出的事情令人如此的瞠目结舌! 到后来小坚用砖头拍那个“金毛“的时候,冲动真是魔鬼!
还记得美国的脱口秀女王奥普拉说过:人可以卑微,但不可以没有梦想。
还记得那几个画面,当小贵找到单车在店面门口等开门的那个姿势,把单车抱在怀里。和金毛带人来报仇,那些人把小坚和阿贵毒打一顿,小贵也拼命的保护单车,那时候单车比他自己的性命都来得重要。这个对梦想如此执着的人,却在最后,扛着残破的单车孤身走在北京的大街上,最后湮没在茫茫的车海中,孤独的身影、残破的单车象征着他——一个外来的下层打工仔永远也无法融入这个城市中。 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无论是环境的只言片语,还是人性的沸沸腾腾,无论是岁月的辗转轮回,还是命运的几多挫伤,小贵抓住那辆单车,紧紧抓住,不放手。
看完影片后,作为青年的我们,请认真地思考一下,在追梦中,面对逆境的时候,我们是怎样做的
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练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影片中的主人公,或许正用面对人生的勇气和力量诠释了自己的高昂。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观后感《十七岁的单车》观后感(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