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校园安全作文:关爱生命
每年三月份最后一周的周一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根据上级有关安排,我校把这一周定为安全教育周。今年9月开学第一周配合中央二台的专题录像我校进行关爱生命教育活动。
今年3月以来,各种校园意外事故频繁发生。某校一小学生因玩危险游戏断送宝贵的生命,城区某小学生从二楼跳下摔成骨折,某学校一学生因与另一位学生发生争吵而打架斗偶,令人触目惊心。我们学校也不平静,教室里学生钱包被偷窃,至今窃者还消遥法外,有同学在校门口的丁子路口被摩托车撞成残疾,上周五又有部分同学在回家途中游泳。还有吃午饭时被开水烫伤,游戏时摔伤,所以校园安全应引起我们全体师生的高度重视和警惕。
校园安全与我们每个师生密切相关。它关系到我们的学生能否健康地成长,能否顺利地完成学业;它关系到我们的老师能否在一个宁静、安全的环境中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和造就各种人才。因此,校园安全是我们作好学校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学校教育和首要任务之一,必须长抓不懈,落到实处。为了进一步做好我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学校提出以下几点要求,希望各个班级、各位学生认真作好。
首先,我们全校师生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班班长要协助班主任对本班教室里的各种教学设施、用电设备进行一次专门检查,若发现隐患,及时向学校汇报,防患于未然。
其次,在各项运动中要注意运动安全。上体育课和课处活动前要作好准备活动,运动时要注意不要剧烈地碰撞,以免撞伤或摔伤。
第三,要注意教室和寝室的安全。学生上课离开本班教室一定要关好门窗,不能给小偷有可趁之机;还有个别学生把球带到教学楼,在教室楼的走廊上踢,这种行为既违反了校规,又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试想一想,若把玻璃窗踢碎,玻璃片飞入哪一位同学的眼中,哪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寝室里晚上睡觉前要关好门窗,并检查门窗插销是否牢固。夜晚有人来访,不要轻易开门接待。对陌生人绝对不能开门。学生不得在宿舍内点蜡烛,不得在床上打闹。 第四,要注意交通安全。行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有人行道的必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须靠右边行走。不准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乘车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机动车行驶中,不准将身体任何部分伸出车外,不准跳车。
第五,自己的所作所为也要有安全意识。青少年时期容易冲动,容易感情用事,因此,在同学间遇到矛盾时,一定要冷静,要理智,切忌用拳头代替说理,给自己和同学带来不良的后果。上学期和本学期都发生了同学间打架的事,希望这些同学一定要好好地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自觉遵守校规校纪,无愧于我小学学子的称号。
最后,希望通过安全教育周的活动,在全校形成一个人人关心校园安全的浓厚氛围。同学们,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而要拥有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加强安全意识,努力增强自我防范能力,作到警钟长鸣,关爱生命健康成长。
篇二:高考话题作文素材 关于校园安全
作文素材:问责中小学校园安全
一、伤害事件
3月23日,福建南平男子郑民生杀死8名小学生。
4月12日,广西合浦学校门前发生凶杀事件,2名死者中一名为8岁小学生。 4月28日,广东雷州发生行凶事件,16名学生受伤。
4月29日,江苏泰兴发生砍杀幼儿事件,32人伤。
4月30日,山东潍坊校园血案,一男子小学内用铁锤锤伤5人后自焚。
全国40天连发5起校园血案,各地急补安全漏洞。
二、网友热议: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上学去啦。希望这不是永别,我要活着回家。亲爱的老师校长,我来上学啦。您不能让坏人碰我,我要活着回家。亲爱的叔叔阿姨,我在上学啊。您有不满去上访,我要活着回家。”——郑渊洁在泰兴幼儿园凶杀案之后作。
得给学校安监控才行不能让“郑民生们”再得逞了!
网友“雷泓霈”:对恶魔收回同情心吧
一旦出现了此类公共事件,我们总喜欢从社会根源、财富分配以及社会公正缺失等方面寻找原因。进而得出凶手如何如何值得同情,公平发展如何积极推进落实等。
这样的说法当然有一定的道理,可缺乏对凶手的口诛笔伐和严厉声讨,就容易产生一种可怕的误导。不反对就容易产生纵容,不排斥就可能走向默认。
我们当初的“无意同情”可能是一种生物本能,也可能是一种仇富心理、呼唤公平的发泄,可当这种毫无原则的同情送给了恶魔,就可能点燃、激活报复的种子,我们本想用农夫的体温温暖冻僵的蛇,可毒蛇醒过来的时候,送来的不是感谢,反而是虐杀和死亡。收回我们毫无原则的同情。我们应该鲜明地反对这种反社会人格,千万不能将反社会人格简单化为仇官和仇富。解决这个问题的重心是要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让人意识到反社会人格是可耻的。这是很有必要的。
网友“王军荣”: 咱请不起私人保镖啊
有多少“郑民生”对孩子虎视耽耽?我们并不知道。我们只知道,我们的学校是脆弱的。武林高手胡琼当上私人保镖,一名姓刘的民营企业老板以月薪万元聘请他送6岁女儿上学放学。企业老板有钱,请得起私人保镖,但更多的孩子呢?难道他们每天都要经受被砍杀的危险?
给孩子一片安全的天空,这是社会的基本底线,这是对政府的最低要求。可事实上,孩子生活的空间太不安全了。每年孩子死于交通事故的不计其数,死于溺水的不计其数,现在就是在上学期间,连校园也不得安宁了。“郑民生”们随时都可能光顾校园,随时都可能用他们的手沾满孩子的鲜血。网友“霍青桐”: 在学校安监控系统吧
2001年6月8日,日本曾经发生一起与“南平杀害小学生”事件极为相似的案件。案件同样在日本社会造成了极大震动,此事发生后,日本教育机构采取了几项措施,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学校在校园公共区设置摄像监控系统,增设保安员,随时对有嫌疑进入者采取措施。
强化小学生集体上学的措施,使小学生上下学途中能够始终在教职员的监护之下。此外,还设立了“儿童110”救助电话,地方志愿者团体协助校园保安等措施,在我以前所在的那座日本的城市,市教育委员会的职员们会在上下学时开巡逻车在学校周围巡逻,提供保护。这些措施,虽然繁琐,但由于执行认真,效果显著,至今,日本已经多年没有发生类似事件。
全面配合 多管齐下
古语有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耳濡目染的过程。整个社会,包括学校和家庭都需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和非暴力的环境。遏制危害校园安全事件并不能仅靠几项强硬措施草草了事,它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全面配合,多管齐下。让我们试想一下,若是我们的社会少一点暴力,少一点色情,我们的孩子没有接触含有暴力、色情的影视文学作品、音像制品、小报小刊、电子游戏,危害校园安全事件会不会少一点?若是我们的学校多开设几堂法制教育课,向孩子们传输法的观念,校园暴力事件又会不会再少一点?若是我们的父母能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庭,给予孩子关怀、帮助、引导和管教,危害校园安全事件会不会又更少一点?少年强则国强,希望学生暴力问题不再是问题。
三、律师声音:
著名律师郝劲松: 应该对校园安全立法
郝劲松,著名维权律师。参与多个重大新闻事件诉讼,是南平校园惨案的受害学生家长的维权律师。他认为——对校园血案,首先要注重防范,学校应配备专业的保安队伍,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威慑的作用,对坏人形成心理威慑,让他不敢去了,看到警察降低犯罪欲望。学校的门卫没有起到自己应有的作用,你为什么没有拦截住陌生人?另外就是你学校的防范不力,学校本身就是不安全的。另外还应该积极实施校园安全立法。如我们现在要对汽车制定的“危险驾驶罪”,防患于未然。
全国中小学生的安保措施应当有法律规定,现有的法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等都过于虚无飘渺,没有明确学校应该做什么、当地政府应该做什么,以及怎么来保护学生的安全,所以应当立法以保障安全。其次应当尽早实施国家赔偿,政府、学校不管是哪一级都应立即承担责任。国家援助制度必须尽快建立,后续政策要迅速出台,给予学生安全的制度保障。
四、政府反应: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依法严肃处理犯罪分子,精心治疗受伤人员,切实加强校园安全防范,严防类似案件再次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加强校园安全保卫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切实肩负起维护校园安全的政治责任。
全国综治维稳工作电视电话会议3日上午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中央综治委主任周永康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以对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履行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立即行动起来,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为孩子们学习成长创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要组织广大干部深入街道社区、乡镇村组和单位、家庭,及时准确掌握社情民意,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关心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合理诉求,加强教育疏导,防止因矛盾积累激化酿成极端事件。立即组织开展对学校、幼儿园及周边治安秩序的专项整治行动,公
安机关要加强校园周边治安巡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创造良好治安环境。卫生、民政等部门要加强对精神疾患人员的治疗救助管理。
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切实解决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学校、幼儿园要严格落实校长、园长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健全门卫、值班、巡逻、安全检查等安全管理制度,充实校园安全保卫力量,加强技防建设,防止不法分子进入校园制造事端。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举一反三,加强对其他重点人群、重点部位、重点场所的安全防范工作,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维护学校、幼儿园安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党政一把手要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深入抓。要加大对维护校园安全的经费投入、人员配置、装备配备,强化督导检查和责任追究,及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改进工作。对安全隐患多、治安状况差、群众反映强烈的地区和单位,要挂牌督办、限期解决问题、限期改变面貌。
要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社区警务建设、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校园及周边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形成源头预防治理有效、内部安全管理有力、外围治安防控严密的工作格局,不断提高维护校园安全的能力和水平,争取不发案、少发案,坚决防止发生重大恶性案件。
五、媒体声音:
校园血案频发用最无力的评论为孩子疗伤
“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上学去啦。希望这不是永别,我要活着回家。亲爱的老师校长,我来上学啦。您不能让坏人碰我,我要活着回家。亲爱的叔叔阿姨,我在上学啊。您有不满去上访,我要活着回家。”这是郑渊洁在泰兴幼儿园凶杀案之后的即兴之作。是的,从南平到雷州,再到泰兴——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孩子屡屡被杀,这样的故事竟已成“老生常谈”。此情此境,任何“理性”的谈论,都不及这一首朴素的小诗,更能安抚我们的心绪。
恶人不仁,以孩子为刍狗。抛开这最近的血腥不说,前一天,雷州校园凶杀案发生之时,正是郑民生枪决之日,目睹这一吊诡的情形,敏感的人们会说,是郑民生的“灵魂附体”了。这固然耸人听闻,但不能不令人深思:谁敢保证,雷州、泰兴的行凶者,不是出于对郑民生的模仿?
我们来分析三名行凶者的身份:南平案郑民生,与原工作单位领导有矛盾,辞职后谋新职不成;雷州案陈康炳,为事发学校病休老师;泰兴案徐玉元,曾被保险公司辞退,并曾从事过违法传销活动。三人皆因挫折而对生活产生绝望,继而“报复社会”,而报复的对象又都是孩子。这相似的犯罪动机,可以用“犯罪传染”来形容。
令我们感到恐怖的是,为何杀人的郑民生遭千夫所指之时,竟还有人成为他的后继者?我们应该记得,面对宣判时,郑民生竟高呼自己无罪!是什么让他感到作恶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事情?而雷州案发后,陈康炳试图跳楼自杀,是什么让他在寻死之前偏要拉上无辜的孩子作为“垫背”?
作为一种社会动物,任何人的行为都不是孤立的,包括杀人。否则,杨德昌导演不会用3个小时的电影时长,来追忆那桩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同样,这三件凶杀案,必定都有深层的社会原因。
我们无意为嗜血者的罪责进行开脱。其实,他们所遇到的挫折,回头来看,并算不了什么,可为何竟至于对人生无望,对社会仇视?当我们社会中的贫富差距凸显出来,当“富二代”极尽炫富之能事的新闻频频登上报章;当本就十分脆弱的人性,偏偏逢上扭曲的社会价值观,后果必定是糟糕的。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英语作文关于校园安全的作文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