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命题意图
2011年高考课改区宁夏 吉林 黑龙江 山西 河南 新疆 海南共用一套题。作文在命题形式上与去年相同,都属于新材料作文;命题的价值取向都与现实社会关联,对于倡导中学生关注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等具有导向作用。
三.审题:
1. 话题:中国的崛起
2. 宏观角度:政治;经济。
3. 微观角度(切入点):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
4. 内容: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感性见闻,理性分析。分析原因,影响(正、反).
5.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 结论:新课程在注重高考作文命题限定性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命题要能够给考生提供较为充分的自主性与开放性。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在此一方面,做得十分出色。
作文在审题立意上没有难为考生,立意的角度即材料限定的范围,关键词和关键句为中国崛起、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这是材料的“切入点”。作文只要围绕“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这个中心结合“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和开放程度”这六个方面来写作都是符合题意的。
提醒:虽然作文容易入手,不容易走题。但是要写出很好的文章却不是很容易。匆忙下笔很容易写成大而空的政论文,如何融入具体可感的内容将决定着文章的鲜活度与可读度。它的难度在于:1.对中国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
度六个方面的某个方面有较具体的了解,2.要能从中分析并总结出特点,或者写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6. 方法:
①了解自我知识积淀,找准切入点,围绕“中国的崛起”主题选材、组材、构思、写作。“小处入手,大处立意”。
②客观辩证分析中国崛起的原因或问题。但要注意避免偏激。 7.具体导引:
①从熟悉度选择中国崛起的六个方面中的某一方面。就学生来说,较了解的有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科技水平三个方面。
②从身边实例或自身感触的角度来组织材料,注意扣住“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这个立意的核心点。
③用全球视野和发展观来分析中国崛起,总结出相关特点。 ④从比较角度和辩证关系来写自己对中国崛起的的认识与思考。
经济发展
特点:(1)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对外贸易迅速扩大。(4)金融稳定,发展迅速。
相关细节融入:(1)人的吃穿用(人均GDP增长较快)(2)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3)世界金融风暴中的中国没受影响等 国际影响
特点:显著上升 相关细节融入:(1)“中国模式”对世界的影响(2)中国与世界的关联
度空前增强。(3)中国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4)中国深入参与
国际体系调整,将牵动世界格局走向等。
民生改善
特点:(1)关注(2)保障(3)民生改善进展快
相关细节融入:(1)农村孩子义务教育学杂费免除(2)城镇居民受惠医保(3)农民纳入低保(4)廉租房“高调”推出(5)物权法施行(6)通涨调控(7)维稳等
科技水平
特点:科技总体实力不断增强
相关细节融入:(1)神舟飞船七次飞入太空,中国人三次登上太空。继杨利伟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梦想,费俊龙和聂海胜进入轨道舱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之后,今天,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中国航天员的金秋之行,肩负着全新的历史性使命——按照计划,他们将在此次太空飞行中,实现出舱行走。(2)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跨座式单轨车技术国家。(3)研究出24小时杀菌率近100%的纤维抗菌技
术。(4)国造1000吨“天丝”项目打破全球技术垄断。(5)我国杂交粳稻育种获得突破, 比常规水稻增产20%。世界首例杂交旱稻在我国诞生。(6)我国肿瘤放疗达到“精确制导”水平副作用减少。
(7)我国菌草技术研究与应用处于国际领先地位。(8)海建成世界最大的“巨无霸”集装箱起重机。(9)世卫正式命名浙江首次发现的两个人类新基因。(10)世界首种彩色陶瓷在景德镇面世,明年即可量产等。
城市新进程
特点:(1)城市人口不断增长(2)城市非农业人口比重不断增加(3)城市数量不断增长(4)城市区域不断扩张(5)城市自身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关细节融入:(1)农民工的出现与增多(2)旧城加新城已经成为中国大多数城市发展的格局(3)每个城市的特色发展等。 开放程度
特点:开放、透明
相关细节融入:(1)扩大对外经济(包括文化等)交往,如由开放沿海城市,设立特区,到开放内陆城市。(2)对内发展开放型经济(3)新闻开放。如新疆“7·5”事件中国对外国新闻媒体的开放等。 当然,也可在立意上将文章开掘得透辟独到,颖悟深邃,尽情展现自己思维的强度与力度。理性地看待中国崛起,一分为二地分析中国崛起,这是对中学生思维认识的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要辩证地看问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英语作文中国崛起作文7篇(3)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