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2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和思想文化
魏晋至隋唐 考纲考点 时期的经济 (1)魏晋时期农耕技术与土地制度(均田制)。(2)隋唐时期的农耕技术进步与经济的繁荣。(3)魏晋至隋唐时期手工业、商业发展。 魏晋至隋唐 (1)魏晋儒学遭冲击。(2)唐代的“三教合一”。(3)科技:《齐时期的文化 民要术》与南北朝农书。(4)唐代文学艺术的繁荣。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加强,区域经济发时空观念 展呈现不同的特点,经济重心从江南经济开发到经济重心南移开始。 素养解读 历史解释 魏晋时期,佛教、道教兴盛,开始冲击儒学,唐代呈现出“三教合一”的局面,但儒家思想始终占统治地位。 运用历史史料和后世史家评论,解读印证魏晋至隋唐儒学思想特点及地位的变化。 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理论,理解认识佛、道对儒家思想的冲击,理解科技文学艺术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史料实证 唯物史观
考点一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 1.农业
?②隋唐:出现筒车。
(1)生产工具?
③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可以控制耕土的深浅,?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2)土地制度:魏晋南北朝和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实质是封建土地国有制。
2.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①三国时期:曹魏马钧改进翻车。
?①中原人口的南迁。
(1)原因?②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蕴含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2)过程
朝代 表现 初步形成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孙吴、东晋、系,南方的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南朝时期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出现了像建康一样的大城市 中唐以后 南方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赶上北方 经济重心南移的开始 江南初步开发 特征 (3)意义:不仅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3.手工业
(1)魏晋南北朝:成功烧制出白瓷。
?①陶瓷工艺臻于成熟,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
(2)隋唐?②出现缂丝技术。
?③唐代官营手工业出现雇募制。
4.商业
(1)发展?①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商业恢复发展,洛阳成为重要的商业城市。
?
历程?②隋唐:商业贸易蓬勃发展,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繁荣。
?②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
(2)城市的繁荣?③县城以下,禁止设市。
?④唐长安城实行坊市制。
①县治以上的城市,允许设市。
?①唐代长安、洛阳的商业最为繁荣。
(3)商业都会?②由于海上贸易的兴盛,广州、泉州、明州、杭州、扬州、
?登州等港口城市也繁盛一时。
(4)“重农抑商”: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以及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
考点二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 1.思想
(1)魏晋南北朝:佛教盛行,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
(2)隋唐时期:佛道盛行,形成“三教合一”局面。
三武灭佛
“三武灭佛”指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的合称。这一现象与当时僧侣地主和世俗地主间日益突出的经济利益矛盾有关,也与意识形态领域内的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汇相关。“三武灭佛”一方面是佛教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正常运转产生负面影响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佛教与中国儒家正统文化和道教文化争夺思想统治权的结果。 2.科技
?①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
(1)印刷术?②唐代《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
?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
(2)火药:唐末开始用于战争。
(3)农学:南北朝时期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4)数学:南朝宋、齐之际的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达1 000年之久。
(5)天文学:唐代僧一行与梁令瓒共同创制了黄道游仪,首次发现恒星位置变动;主持实测子午线长度。 3.文化
(1)文学:隋唐时期,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
?a.社会背景: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多元。①背景?b.制度保障:科举取士制度推动了文学的发展。
?c.文化条件:汉代以来五言诗、七言诗的发展。
?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②代表?
b.杜甫(唐帝国由盛转衰):凝重与沉郁的风格,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与人道主义色彩。诗有“诗史”之誉,人有“诗圣”之名。?《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书法?
②隋唐:张旭、怀素狂放不羁的草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书法理论日趋成熟。
a.李白(盛唐):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后称“诗仙”,是屈原之后中国①魏晋:汉字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书圣”王羲之的
?是“以形写神”。
(3)绘画?②唐代:画家们创制法度,绘画艺术体现盛唐气象,代表人物
?吴道子,被誉为“吴带当风”。
有一定的情节性、叙事性和戏剧冲突。
[图证历史] 曲辕犁
①魏晋时期:士大夫文人画出现,代表人物是顾恺之,绘画理论
(4)梨园春秋:唐代宫廷中设有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称“梨园”,表演的歌舞戏
核心论点:曲辕犁的发明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定型和成熟,曲辕犁可以调节犁耕深浅,适应各种土地的精耕细作。 [图证历史] 唐朝长安城的坊市布局
核心论点:坊市制主要表现为将住宅区(坊)和交易区(市)严格分开,并用法律和制度对交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严加控制。
[图证历史] 唐代“三教合一”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