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法理学知识点总结之法律适用的一般原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6 22:29:40 本文由鏉╄姤鈪�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法理学知识点总结之法律适用的一般原理

导语:笔者对国家统一法律资格考试的八大部门法的重要知识点和经典例题进 行了汇总,希望能够给小伙伴们提供一点帮助。由于内容太多,所以每篇文章只有一两个知识点,如有需要可以关注笔者系列文章。

一、法律适用的目标

1.法律人适用法律最直接的目标就是为了得到一个合理的决定。在法治社会所谓合理的法律决定就是指法律决定具有可预测性和正当性。

2.可预测性是形式法治的要求,正当性是实质法治的要求。

3.可预测性要求法律人依据法律做出决定,限制和削弱其自由裁量权。可预测性又称合法性、安定性。

4.正当性是指按照实质价值和某些道德考量,法律决定是正当的或正确的。实质价值和道德主要是指特定法治国家或宪政国家的宪法规定的一些该国公民都承认的、法律和公共权力保障和促进的实质价值,如自由、平等、人权、正义的观念等。正当性又称合理性、可接受性、合目的性。

5. 从作为整体的法治来说,它要求做法律整体决定的人应该努力在可预测性和正当性之间寻找的协调。在现代法治社会人们总是要求二者兼备。

6.由于法律自身的局限性,法律决定的可预测性和正当性之间可能会存在矛盾和冲突,有时候是难以兼得的。对特定的一个时间段内特定的国家的法律人来说,法律决定的可预测性具有初始的优先性。 【真题示例】

“法律人适用法律的最直接目标就是要获得一个合理的决定。在法治社会,所谓合理的法律决定就是指法律决定具有可预测性和正当性。”对于这一段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4/1/92,不定项) A.正当性是实质法治的要求

B.可预测性要求法律人必须将法律决定建立在既存的一般性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 C.在历史上,法律人通常借助法律解释方法缓解可预测性与正当性之间的紧张关系 D.在法治国家,法律决定的可预测性是理当崇尚的一个价值目标

【分析】法律人适用法律的最直接的目标就是要获得一个合理的决定,在法治社会,所谓合理的决定就是法律决定具有可预测性和正当性。可预测性是形式主义法治的要求,它的正当性是实质法治的要求。故A正确。

可预测性意味着做法律决定的人在做决定的过程总尽可能的避免武断和恣意。这就要求法律人将法律决定建立在既存的一般性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而且他们必须按照一定的方法适用法律规范,如推理规则和解释方法。故B正确

法律决定的可预测性和正当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紧张关系。这种紧张关系实质上是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之间的紧张关系的一种体现。在历史上,法律人通常借助法律解释方法缓解可预测性与正当性之间的紧张关系。但是对特定的一个时间段内特定的国家的法律人来说,法律决定的可预测性具有初始的优先性。因为对于特定国家的法律人来说,首先理当崇尚的是法律的可预测性。故C、D正确。 二、法律适用的步骤

第一步:查明案件事实(小前提) 第三步:根据前提(事实+规范)得出结论 第二步:寻求法律规范(大前提) 【睿哥提示】 1.法律人适用法律规范解决具体个案的过程就是一个形式逻辑上三段论的推理过程。首先查明案件事实作为小前提,其次寻求法律规范作为大前提,然后根据两个前提得出法律结论。 2.在实际的法律实践中,三个步骤界限模糊并可以相互转化。如查明事实的过程就是目光在事实与规范之间流连反转来回穿梭的过程。 3.法律人通过法律解释就是要对一般和个别之间的缝隙进行缝合,解释要解决规范和事实之间的紧张关系。因此法律解释是法律适用的基础。 三、内部证成与外部证成的区分 内部证成 内部证成是为了证明案件的结论是否成立的,即为案件结论提供充足理由。 外部证成是为了证明赖以证明结论的前提是否成立,包括三个方面: (1)小前提是否成立:案件事实是否存在。 外部证成 (2)大前提是否成立:法律规范是否存在。 (3)大前提是否能够涵摄小前提:规范是否包含事实。 【睿哥提示】

1.内部证成证明结论,外部证成证明前提。

2.在法律适用的过程中内部证成和外部证成是相互关联的,外部证成是将一个新的三段论附加在证据的链条中,这个新的三段论是用来支持内部证成中的前提。

3.法律推理或法律适用在整体框架上是一个三段论,而且是大三段论套小三段论。这就意味着在外部证成的过程中也必然涉及内部证成。

4.法律人在证成前提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推理规则,即法律决定所依赖的前提得到一定的法律渊源和法律解释的支持,但是这个前提作为一个判断或结论,如果不是从该前提所依赖的前提中逻辑地推出的,就是不正当或不合理的前提。

5.法律人在法律适用或者做法律决定的过程中所确立的每一个法律命题或法律判断都必

须能够被重构为逻辑上正确的结论。 6.关于内部证成和外部证成举例如下: 在上例中:

(1)对结论“甲是否应当被加重处罚?”的证明属于内部证成。

(2)但是这个结论成立的条件是赖以推出该结论的两个前提是否成立。而前提是否成立,需要相关主体运用证据进行证明。在本例中:

1首先要证明“某甲携带硫酸进行抢劫”,这是对小前提的证明。

2其次要证明刑法典中有“携带武器抢劫应当加重处罚”的规定,这是对大前提的证明。 3再次要证明小前提是否符合大前提,在本里中就是要证明“硫酸是武器”。 以上三个步骤就是外部证成。

(3)要证明“硫酸是武器”,就必须另行构建一个三段论: 大前提:具有杀伤性的东西都可视为武器 结论:硫酸在本案中可视为武器。 小前提:硫酸在本案中也具有杀伤性 孤立的看,对“硫酸是武器”这个结论的证明属于内部证成。但是和前面的三段论相比较,这个新的三段论是为了证明前面的三段论的小前提是否符合大前提的,因而又属于外部证成。因而内部证成和外部证成总是相对的。外部证成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对法律概念进行解释的过程。

【真题示例】关于适用法律过程中的内部证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2013/1/86,不定项) A.内部证成是给一个法律决定提供充足理由的活动

B.内部证成是按照一定的推理规则从相关前提中逻辑地推导出法律决定的过程 C.内部证成是对法律决定所依赖的前提的证成 D.内部证成和外部证成相互关联

【分析】法律决定必须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则从相关前提中逻辑地推导出来,属于内部证成。对法律决定所依赖的前提的证成属于外部证成。内部证成关涉的只是从前提到结论之间的推论是否是有效的,而推论的有效性依赖于是否符合推理规则或规律。外部证成关涉的是对内部证成中所使用的前提本身的合理性,即对前提的证成。C项错误

内部证成保证了结论从前提中逻辑地推导出来,但是并不能保证前提本身是否正当,故需要先证明前提本身是否成立,由此可见外部证成和内部证成是相互关联的。由此,A、B、D三项正确。

法理学知识点总结之法律适用的一般原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xknq5ou7n2r4yi9c8hj79c964hjsm00lit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