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八教学设计(完成稿)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9 13:29:04 本文由追梦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识字8》教学设计(完成稿) 山海关区南园小学 赵娜

单元主题:我们身边的科学 一、单元教材解读

第八单元由识字八,5篇主体课文《棉花姑娘》、《地球爷爷的手》、《兰兰过桥》、《火车的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和“语文园地”组成。识字八以谚语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一些日常所见却并未注意的科学常识。后边五篇课文都是科学常识方面的内容,各部分内容从工业、农业、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方面引人入胜地介绍了一些日常所见却并未注意的身边的科学常识。如地球的引力、新型火车、新型桥梁,以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本组课文的朗读感悟,引发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二、单元教学目标

1、 认识本单元要求认识的 “初、眉”等63个生字,倡导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自主识字。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留心在生活中识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学会写 “北、南”等生字35个字。通过学生观察,教师引导示范,让学生掌握生字正确的结构和写法。达到书写的正确、整洁、美观。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发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 识字认字仍然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

2. 通过朗读感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发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将是本单元的难点。

3. 总结加一加这种识字方法,获得对汉字的整体认知,也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识字8》

【教学目标】

1、借助汉字溯源法认识“眉”、“初”、“斗”、“雁”这4个字。采用猜字谜、加一加、换一换等方法识记“辨”、“转”、“湖”、“归”、“即”、“寒”6个字。鼓励学生自主识字,会写“江”、“湖”2个字。

(确定这一教学目标是依据课标第一学段识字、写字的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因此我们的教学重点落实在识字、写字上。)

2、在随文识字的过程中,借助图片教师讲解,知道谚语的意思,并能根据语境恰当运用言语。

3、拓展阅读谚语,激发主动积累谚语的愿望,至少积累一条谚语。

(第2、3条目标的确定,是依据第一学段阅读要求中的第2条: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知道谚语的意思。学会写“江”、“湖”两个字。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阅读课文,圈出生字。 教师准备:与教学内容匹配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单元导读,导入新课。 1、出示单元导读。

月亮阴晴圆缺 (quē),太阳东升西落??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让我们一起去探(tàn)索(suǒ),去发现。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话,请自己读一读。 2、指名读。

3、师生配合读。(老师读不划线的部分,学生接读画线的部分。) 4、导入:

我们的老祖先在生活中也发现了一些自然现象,他们把这些现象和生活经验编成顺口溜一样的语言,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这就是谚语。

出示谚语两个字,齐读。

今天,我们就走进《识字8》,在识字中学谚语,在识字中学科学。(师板书课题《识字8》)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随文识字,了解谚语的意思,感受谚语的韵律美。

1、师范读课文,要求:数数课文一共有几句话?预设:课文一共有5句话。(你听得很认真,观察的也很仔细)

2、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强调“场”字的读音,师:老师发现大家在自己读的时候,有一个字音没有读准,就是“场”字,在课文中它读二声,跟老师读“场”。

3、指名分句朗读课文,规范读音。

评价朗读,从字音、停顿、声音是否响亮等方面评价。 (1)、这个同学读出了节奏,大家像他这样读。 (2)、他把“朝”字读得特别准。

4、刚才同学们读了课文,你们也进行了预习,现在请你把书翻到136页,看看“我会认”的生字把你已经认识的生字在下面打上对号。你认识了几个?

你认识的字可真多呀!一会你可以把自己记字的好办法教给大家。

5、我们的老祖先在生活中发现了月亮的圆缺变化,还根据这种变化能推算出大概的时间呢!快来读一读!(出示第一句)认识“初、眉”。

“初”

“初”加一加。出示甲骨文“

”。师:看,这个“初”字左边像什么?(一件衣

服),右边像什么?(一把刀)。意思是做衣服,最开始要做什么?(用刀裁剪),“初”的意思是 “开始”。

6、巩固生字,理解词语。农历每个月开始的第一天称为——“初一”,第三天和第四天是——初三初四,第九天第十天呢?(初九初十)到了第十一天十二天我们就直接说“十一十二”,不再用这个“初”字了。

“眉”

你知道“眉”字是怎么来的吗?请看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一只眼睛,上面有两根毛。师:对呀,眉就是眼睛上的毛。继续看,有什么变化?多了一笔,师:多加的这

一笔向我们展示了眉毛的形状。再看看,眼睛变成了目字。最后呢?演变到今天,眉字上面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回到文中读这一话句话。那娥眉月是什么样的呢?

7、(出示相关图片)了解“娥眉月”。出示古代的美女图,引导学生观察,她的眉毛怎么样?(又细又弯),人们称之为“娥眉”,那么初三初四的月亮呢?所以我们就把这样的月亮叫“娥眉月”。

8、指导朗读句子“初三初四娥眉月,十五十六月团圆。”(出示图片和句子)。师:在一个月中月亮都是在不断变化的,由弯变圆,又由圆变弯,每个月初三初四这两天,月亮弯弯像眉毛,这就是——“娥眉月”到了月中十五十六,月亮圆圆像玉盘,这就是——“月团圆”。师生接读:师:初三初四,生:娥眉月。

三、认记第二句谚语中的生字。了解大意。

1.过渡:天空中的月亮会告诉我们时间,那天空中的太阳和星星会告诉我们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第二句。

2.认读“辨”字。这个字谁来教教大家怎么样记住它?交流识字方法。师:猜字谜:辛字站两边,点撇站中间。

3.回忆如何靠太阳辨别方向。师:上学期我们学过了一首儿歌,就是利用太阳来辨别方向,你们还记得吗?现在我们就面向太阳,一边做动作一边来读一读吧!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我们看着早晨的太阳,就能辨别方向,这正是——生接:“朝看太阳辨西东。”

4.到了晚上,我们要借助星星来辨别方向。 出示“夜望北斗知北南”

师:北斗指什么呢?(北斗星)你看这就是北斗星,它由七颗星星组成。这七颗星星连起来像什么呢?(勺子)古代人把盛酒的勺子叫做“斗”。在天空的北方连起来像勺子一样的星星我们就称之为“北斗星”。我们只要看到了北斗星就知道这个方向是“北方”。这正是——夜望北斗知北南。

5.指导朗读第二句谚语“朝看太阳辨西东,夜望北斗知北南”。师:如果老师早晨在野外迷了路,你能用哪句谚语帮助老师辨别方向?如果夜晚迷了路呢?(朝看太阳辨西东,夜望北斗知北南。)

四、读第三、四、五句谚语,认记生字。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八教学设计(完成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7qawa5liym0cqsi0v4z5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