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从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看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特征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0 10:28:03 本文由閺夆晞濮ら埅锟�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从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看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特征

07级文学院戏文(3)班 齐放 071110331

摘要 《警察与赞美诗》是欧亨利的代表作之一。做为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大师,他的作品往往具有对现实的高度概括,真实的细节描写,是通过巧构思变现出来的强烈的批判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

《警察与赞美诗》集中的体现了这些特点,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 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特征

19世纪中期以来批判现实主义逐渐成为西方文坛的主流。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的美国作家欧·亨利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大师级人物在他众多的作品中,《警察与赞美诗》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它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的高度概括,对细节的真实描写和强烈的批判精神,通过这部小说我们基本上可以看出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一些特征。

(一) 恩格斯在《致哈克奈斯》中所说:“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

【1】

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作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亨利不遗余力地真实记录生活,尤其是底层生活,分析社会并且进行高度概括,从中选择出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透过集中的情节展示广阔的社会生活。

《警察与赞美诗》这部小说在取材方面体现了欧·亨利的一种趋向性,他善于“从平凡琐屑的平常生活中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和事件进行描写,在生活这

【2】

座大熔炉里提炼宝贵的金子。”《警察与赞美诗》中的主人公苏比是一个流浪汉,欧·亨利通过对这位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的小人物的描写来揭露社会的罪恶本质。这就是在小人物和平常事中寄寓重大的社会主题,从小处着笔,从大处着眼,欧·亨利善于描写纽约底层百姓的生活,他对生活中的残缺和苦难,有深刻的体验,对人性的世俗和丑陋的一面有着有深入的观察和认识。他多以身边的世俗生活为写作资料,并赋予他们以充满幽默的生活气息。正如《警察与赞美诗》中所写的“苏比急躁不安地躺在麦迪逊广场的长凳上,辗转反侧,每当燕雀在夜空中引颈高歌,缺少海豹皮衣的女人对丈夫加倍的温存亲热,苏比在街心公园的长凳上焦躁不安,翻来覆去的时候,人们就明白,冬天已经近在咫尺了”,仅仅通过这一小段文字,我们就能够很清晰地体会到“幽默的文字”背后所隐藏的苏比这个小人物的无奈,以及他那让人萌生怜意的生活现状。

【3】

欧·亨利在创作上立足把“下层社会的不幸”展现在读者面前。他既同情小人物的遭受的压迫和侮辱,为其悲剧命运鸣不平,又批判他们的身上存在的缺点,正如<<警察与赞美诗>>中,欧亨利对苏比无处过冬的悲情遭遇报以同情,但同时也对他的一些荒唐的想法予以潜在的批评。由此可见,欧·亨利在创作中始终坚持现实主义原则,他把“上层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真实深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强烈地震撼了读者的心灵。

细节,就是文艺作品中描绘人物、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最基本组成单位。细节必须真实,细节真实是艺术真实的基础。对现实主义作品来讲,细节的真实是达到现实主义真实性的重要手段。没有真实可信的细节描写,就没有现实主义,因此,我们可以注意到,很多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家都十分注意细节

描写。正如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所言:“当我们在读书时,每碰到一个不正确的细节,真实感就会向我们叫,这是不可相信的。如果这种感觉叫的次数太多,并且向大家叫着,那么这本书现在与将来都不会有存在的价值了。” 也如一切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一样,欧·亨利善于通过象征性的细节来表达自己对于人物的态度、自己的社会观点和美学理想、以及自己的倾向性。这是研究欧·亨利的作品以及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人也应当注意的。

在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中,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再现了主人公苏比的穷困、潦倒和无可奈何。比如“正如福气比他好的纽约人,年年冬天大批要去棕榈滩和里维埃拉一样,苏比也不免要为一年一度的‘冬狩’做些必要的安排” 口气宛如一位腰缠万贯、财大气粗的百万富翁在吃腻了山珍海味、游遍了名山胜地之余想换种粗浅的享受方式一般,与他本人的实际状况形成了极不协调的对比,令人捧腹之余,也有发人深思之处,抛开其中的幽默不说,起码有一点事实可以看到,通过这一点细节的反映,像苏比这样最底层的人民,在为最基本的生活而犯愁的时候,一些上层的“体面人物”也在为增添生活的情趣而犯愁。正像东方文学中的经典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由此可见,欧·亨利对事物细致入微的刻画、丝丝入扣的描写,惟其细腻、具体,使人物形象显得无比真实、无比生动,同时又使作品产生艺术感染力,这也是他的作品能闪耀文坛的主要原因,充分地体现了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的重要特征。

欧·亨利的小说创作对“出人意料的结尾”情有独钟,在作品开始都遵循一般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的模式进行,而作者却根据作品的情节和人物性格着手来写,在小说结尾之处峰回路转、豁然开朗,出现一个意料不及的结局,向读者揭示出整个故事的意义和人物性格及人物行为的全部真实,使读者在惊愕之余禁不住拍案叫绝,又不得不承认故事的合情合理,赞叹作者构思的巧妙。正是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尾,使小说的情节显得跌宕起伏,“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警察和赞美诗》中,苏比欲进监狱而不可得,一次又一次事与愿违的情节已经使人叹为观止,如果就此打住,也不失为佳作。而作者却别出心裁,让苏比在听到赞美诗之后灵魂净化,决心“要与坎坷的命运搏斗”,“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当他这首诗充满壮志雄心的“咏叹调”还没有唱完时,一只手按在了他的肩膀上,第二天他被判刑到布莱克韦尔监狱监禁三个月;这恰好是他当初的意欲实现的愿望。当苏比的形象在读者心里逐渐变得高大起来的时候,这峰回路转的一幕体现了情节的戏剧性,使读者感到他顿时又变成了“小矮人”,其讽刺性和批判性立现。

出人意料的结尾常给人意想不到的感觉。欧·亨利善于把意料之外的偶然因素与故事情节发展的必然性相结合,而非但凭主观想象,随便臆造。从艺术思维的角度看,意料之外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结果。“纵向思维家们,对事物进行合情合理的观察,然后利用逻辑原理予以解决。横向思维家们则尽力用各种不同方

【4】

法去观察事物,而不是用一种最有希望的方法去观察并处理某些事物。”作家正是依靠这种思维方式获取一种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与此同时,作者那充满悲愤的批判精神也寓于其中,让小说具有了独特的美学内涵。

一个文学流派的主特征是通过其代表作家,代表作品所体现出来的。而欧·亨利作为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大师,他的代表作《警察与赞美诗》中所体现出的对现实生活的高度关注和概括,对细节的真实描写和通过精巧的构思所体现出来的强烈的批判精神等特征,也可以说是这一时期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一些基本

特征。

( 字数 3015 ) 参考书目: 【1】张静琴,《马列文论精华探微》贵州教育出版社,1997. 【2】朱光潜 《谈美书简》 人民文学出版社 【3】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理论教研室编,《文艺理论学习参考资料》。春风文艺出版社

【4】德波诺《新型的思维》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1

从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看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特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eu0q86lf79pugm7q9w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