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胸腔穿刺术
一、准备
医师的准备: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洗手;核对床号、姓名,嘱患者排尿并询问麻药过敏史;知情同意并签字,测血压、脉搏正常。
用物准备:胸腔穿刺包、络合碘、无菌棉签、手套、胶布、2%利多卡因,5ml、20ml或50ml注射器。检查物品是否在有效期内,包装是否完好。
主要适应证:
1.胸膜腔积液明确诊断
2.诊断与治疗相结合:胸腔大量积液或液气胸伴呼吸困难、心脏及纵隔移位等压迫症状时,必须施行胸腔穿刺抽液,可立即缓解危急症状,并同时送检胸水,明确诊断。
3.治疗:已确诊为化脓性胸腔积液(脓胸)需定期进行抽脓、冲洗及向胸腔注入抗生素与激素等药物者,胸腔穿刺是治疗脓腔胸的重要手段。 4.液气胸、张力性气胸有明显的压迫症状,均需紧急胸穿抽气。 禁忌症:出血性疾病,病情危重,不能耐受操作及局部皮肤软组织感染。 二、方法
1. 患儿取坐位。患侧前臂举至头顶部,使肋间隙增宽。年长儿倒骑坐在靠背椅上,头臂伏在椅背上缘。婴幼儿由助手坐在椅子上抱着患儿,胸部对胸部,使患侧背部暴露,并稍向前弯使之突出。病重者可取卧位,抬高床头,做侧胸穿刺。 2.穿刺点应根据胸部叩诊选择实音最明显部位进行,胸液多时一般选择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必要时也可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穿刺前应结合X线或超声波检查定位,摸好下一肋骨的上缘(此处无血管、神经走行),用龙胆紫棉棒在皮肤上做好标记作为穿刺点 3.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
4.用2%利多卡因(Lidocaine)在下一肋骨上缘的穿刺点自皮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5.术者以左手示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后的胶皮管用血管钳夹住,然后进行穿刺,再将穿刺针在麻醉处缓缓刺人,当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再接上注射器,松开止血钳,抽吸胸腔内积液,抽满后再次用血管钳夹闭胶管,尔后取下注射器,将液体注入弯盘中,以便记量或送检。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以防针刺入过深损伤肺组织。也可用带三通活栓的穿刺针进行胸膜腔穿刺,进入胸膜腔后,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胸腔相通,进行抽液。注射器抽满后,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外界相通,排出液体。根据需要抽液完毕后可注入药物。
6.抽液毕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穿刺部位片刻,用胶布固定后嘱患者静卧。
三、常见错误及相关知识
1.患者为小婴儿,该如何处理,不能坐立者体位如何选择? 由助手反抱坐位,适当镇静。
不能坐立患者可以取仰卧位,患侧略向健侧转,便于显露穿刺部位。 2.患者为液气胸或者气胸,如何选择穿刺点?
气胸选择锁骨中线第二肋间;亦可选择腋中线第6肋间;局限性气胸根据胸片或CT定位选择。
液气胸穿刺点可以选择腋中线第6肋间。 3.患者常用穿刺部位存在感染,如何选择穿刺点? 避开局部皮肤感染病灶。
4.B超结果和X线检查结果不一致,该如何选择穿刺点?
首先核对B超和X线检查是否有错误;若均为该患者的检查,核对患者检查的时间,询问检查后的诊治情况,最近检查结果更可靠;体格检查,通过胸部触诊、叩诊和听诊,结合最近检查结果,选择穿刺点。 5.麻醉过程中回抽为红色样液体,该如何处理?
麻醉过程中若未出现突破感前出现红色液体,考虑穿刺进入血管,患者通常伴有疼痛,停止抽液和注药,退回针头,调整穿刺方向。
有突破感后抽取到红色样液体,停止注药,观察红色样液体是否自凝,自凝者考虑出血所致,考虑血胸可能,若系穿刺过程中损伤肺、肋间血管所致通常可以自行止血,不需要特殊处理;但偶有损伤膈肌血管或大血管,凝血功能差者,或本来就有大血管破裂者,可以出现活动性出血,患者可以出现低血压甚至失血性休克,需要输液、输血,闭式引流,必要时转胸外科开胸治疗; 不自凝者考虑血性胸腔积液,可继续根据临床需要抽液。
6.穿刺中出现头晕、气促、心悸、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该如何处理? 停止操作,平卧,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0.5ml。 7.穿刺抽液过程中抽到大量气体原因是什么?该如何处理?
穿刺过深,伤及肺;抽液过程中患者咳嗽,使肺复张,被穿刺针刺伤;在更换注射器或拔针时气体漏入胸腔。
少量气胸可以观察;大量气胸需要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若患者使用呼吸机,若可能的情况可以停用呼吸机辅助治疗,必须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降低呼吸机参数,必要时改为高频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予以持续胸腔闭式引流。 8.穿刺后患者出现气促,咳泡沫痰该如何处理?
限制入量,利尿、扩血管、强心;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 预防:引流速度不要过快,每次引流量应小于1000ml。 9.如何避免穿刺过程中出现腹腔脏器损伤?
避免在肩胛下角线第9肋间和液后线第8肋间以下进行穿刺。 10、气胸治疗时,如何选择胸腔穿刺或闭式引流?
穿刺抽气适用于治疗闭合性气胸,对开放性气胸及张力性气胸只是起暂时减压作用,开放性气胸及张力性气胸一般需采取胸腔闭式引流,对破口不愈合或肺脏持久不复张者必要时需持续负压抽吸治疗。液气胸时宜选择闭式引流。 11、若穿刺时损伤肺,该如何处理?
若穿刺时损伤肺,则应顺势适当将损伤的肺泡抽瘪。 12、穿刺不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位置深度不够,管子堵塞、液体粘稠、检查时体位与穿刺时体位不一致(B超引导时)。
13、胸穿的并发症有哪些?
胸膜反应、复张性肺水肿、血胸、气胸、皮下气肿、穿刺点出血、胸壁蜂窝组织炎、脓胸、空气栓塞。
小儿胸腔穿刺术注意事项:
1.穿刺前要再次叩诊,明确病变侧。
2.在抽液过程中穿刺针不要移动,最好由助手用止血钳紧帖胸壁夹住针头固定,避免损伤肺组织。如有出汗、面色苍白、胸痛、剧烈咳嗽、咳泡沫痰、呼吸困难或抽出液变为血性液体时必须停止操作。
3.将穿刺进针处皮肤拉紧,故意错开皮下针眼,待按拔针后,表皮组织自然盖上针眼,以防形成瘘道。与胸腔相通的各接头皆不要脱落,三通管不要扭
错方向,避免空气进入胸腔。
4.—次穿刺液体量一般不超过500ml、年长儿最多不超过800m1。根据抽吸时的具体情况,防止纵隔摆动过大,发生休克。
5.需做胸水培养者,用培养管接取胸水,瓶口及棉花塞用酒精灯消毒。然后再送检。
6.对脓胸患儿如抽液不畅,可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胸腔,最后注药。 7.重复胸穿抽液时要有X线检查做指导或用B超定位,观察液量多少,确定穿刺部位。 四、考点 1.无菌操作; 2.穿刺点的选择; 3.胸膜反应的处理; 4.复张性肺水肿的处理; 5.无创通气后出现气胸的处理;
6.中间穿插护理操作考核,如皮试、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等。 7.大量、中量、少量胸腔积液的处理;
8.穿刺过程中患者出现咳嗽,后出现气胸(少量、大量气胸的处理) 五、考题题干
1. 患者,女性,2岁,经体检及X线透视诊断为右侧胸膜腔积液(大量、中量或少量),请行胸膜腔穿刺术。
2.穿刺2分钟后,患者突发出现心悸、头晕,出汗,该如何处理? 3.穿刺结束后患者出现气促、咳泡沫痰,该如何处理?
4.胸水系血性,该如何处理?考生区分血性积液或者出血后,再次给予提示,血性积液不自凝,该如何处理?
5.穿刺过程中患者剧烈咳嗽,后患者出现气促,行床旁胸片检查提示(少量、中量、大量)气胸,该如何处理?
6.肺底积液穿刺后患者出现腹痛,血压下降该如何处理?(可能超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