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赤峰市城市发展规划及经济状况专题研究2014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9 18:19:45 本文由杩芥ⅵ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赤峰分行城市发展规划及经济状况专题研究报告

发生。对这些问题,我们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谋求破解之策,下大力气逐步加以解决。 2014年主要任务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0%和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5%左右,完成自治区下达的各项节能减排任务。

重点要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保增长,在增投资、上项目方面有新作为。有效增加金融投资,多渠道激活社会投资,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杠杆作用,采取贷款贴息、融资担保、以奖代补等措施,支持工业园区、支柱产业、重大项目、重点企业、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大力改善金融环境,争取更多股份制银行及证券、投资、基金公司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支持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典当企业等健康发展,引导金融机构扩大融资规模,激活民间存量资金,力争全年贷款余额突破1000亿元。围绕重点领域和重点产业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强与周边盟市区域合作,创新京蒙合作机制,主动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全年引进国内区外资金突破1000亿元。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紧紧围绕“五大基地”建设,组织实施一批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影响的重大项目,抓好列入自治区调度的58个重点项目建设,确保按计划完成投资。着力实施投资1000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确保年内完成投资655亿元;解决竣工项目达产达效慢、生产效益不高等问题,推动一批已建成项目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经锡高速、省道304乌兰布统至海拉苏段、桥北客运站建设,开工建设国道303大板至林西段,确保公路完成投资28亿元。加快巴新、林白铁路及集通增二线建设,开工建设锦白铁路复线,加快推动赤峰至京沈客专连接线前期工作,力争铁路完成投资31亿元。加快三座店水库向中心城区引、供水工程建设,推动东台子水库前期工作取得进展,启动打虎石水库向宁城工业园区供水、西拉沐沦河与老哈河连通、琥珀沟水库等工程前期工作,确保水利工程完成投资13亿元。加快白音诺尔220千伏、阿北220千伏等42个输变电项目建设,确保完成投资12亿元。

13

赤峰分行城市发展规划及经济状况专题研究报告

发展壮大园区经济。统筹规划园区布局和项目摆布,进一步突出园区产业发展定位和转型升级目标路径,努力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园区经济新格局。进一步完善园区优惠政策,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集约利用园区土地、水、电等基本要素资源,完善园区利益分享机制,确保入园企业享受政策更优、运行成本更低、发展环境更好、发展空间和潜力更大。加快红山、元宝山、安庆三个园区相向发展,构建赤峰东部产业带。积极争取将我市列入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推动敖汉、左旗、阿旗三个工业园区晋升自治区级园区,实现每个旗县区都有自治区级工业园区的目标,进一步推动各旗县区进行园区整合和扩区升级。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加快推进克旗煤化工、右旗煤电化、林西县氟化工、翁旗机械制造、喀旗有色金属加工、红山区农畜产品加工等特色园区建设,构建一批产业集群,增强园区发展后劲和集聚发展能力。

(二)围绕“五大基地”建设,在加快结构调整方面有新作为,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

1.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强化调度服务,完善政策措施,推动企业

稳定生产、提高效益。推进庆华清洁能源、大唐煤制气二期、渤海化工、中海油煤化工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尽早开工建设,确保大唐煤制气一期Ⅱ系工程竣工投产。推进罕山、华能书声等风电基地项目建设,继续推动大唐2×66万千瓦超临界、国网新源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等项目前期工作,确保中电投2×30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开工建设。推进风险探矿、深部探矿和外围找矿,增强矿产资源的后续保障能力。增加科技研发投入,集中力量攻关一批技术难题,提升重点企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有色金属产业研究院,培育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提升我市产业升级和产品创新水平。抓好中色五期14万吨锌冶炼、云铜10万吨铜冶炼扩建等项目前期工作,推动亚鼎铜业、贺麒铜业等加工型企业增加品种、延伸链条。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和行业领军企业,通过合并重组、股权转让、资产置换等方式,壮大食品、制药、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加强与国内知名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合作,推进已签约的清华大学新能源汽车产学研基地、中关村海淀园赤峰分园、台湾陶瓷产业园等项目尽快落地实施,抓紧建设浩克新能源汽车、奇瑞农机制造、拓佳液晶显示屏等装备制造业项目。加快云计算孵化园区和数据中心建设,发展云计算应用服务和硬件设备制造,壮大蒙东地区云计算产业基地。

2.

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扎实推进粮食安全工程和节水增粮行动,粮

14

赤峰分行城市发展规划及经济状况专题研究报告

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00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00亿斤以上。总结经验,创新机制,抓好玉米膜下滴灌成果巩固,确保完成新增100万亩任务,总面积力争达到400万亩。抓好蔬菜、花卉、食用菌等设施农业,确保总面积突破100万亩。大力发展林草产业,新增节水紫花苜蓿30万亩、节水经济林20万亩。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推进牲畜良种化步伐和标准化养殖,完善疫病防控体系和机制,全年出栏生猪400万口、肉牛150万头、肉羊800万只,肉蛋奶产量增长5%以上。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畜产品营销渠道建设,加快培育家庭农牧场、种养大户、农牧民合作组织及产业化龙头企业,进一步提高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抓好伊品生物10万吨苏氨酸、恒都10万头肉牛、中粮150万口生猪产业链等项目建设,提升农畜产品产业化和精深加工水平。加快实施品牌战略,培育更多的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地标产品,提升我市农畜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

3.

进一步提升服务业发展层次。注重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推进赤

峰商贸物流城建设,推动金融物流港、保税物流中心尽快建成并投入使用。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和冷链物流。吸引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来我市建立区域分支机构,带动区域物流业做大做强。全年物流业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搞活生活性服务业,抓好中心城区和城关镇商圈建设,引进更多知名商贸品牌、新型业态和城市综合体,推动传统服务业提档升级。加快培育年销售额超10亿元的商贸市场,确保万达广场、上海城、东方永业广场等项目开业运营。加快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组织及经营服务体系建设,扩大“新网工程”覆盖面。培育发展信息咨询、教育培训、养老服务、体育健身、包装设计等更多消费热点。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办好中国飞来者大会、巴林石文化节、美林谷滑雪节、越野e族汽车拉力赛等活动,形成独具特色的四季旅游新亮点。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全方位开展与北京、承德等重点地区的旅游合作,创建更多的无障碍旅游区和旅游线路,力争开通香港等城市旅游包机。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1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80亿元。大力发展古玩、书画、出版、演艺等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创意、设计、会展、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4亿元。

(三)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在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方面有新作为,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和激发市场活力

加快经济领域改革。支持非公有制资本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等多种

15

赤峰分行城市发展规划及经济状况专题研究报告

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及合资经营,推动国有、集体、非公有制资本交叉参股、相互融合。理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着手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或投资公司。在交通、文化、卫生、教育等领域整合相关国有资产,引入社会资本,逐步组建股份制投资公司。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决清除市场壁垒,清理、废止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推进工商注册登记制度改革。深入推进集体林权配套改革,探索试点国有农牧场乡镇化管理。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地方金融机构增资扩股、设立民营银行,积极申报赤峰商业银行。加大对金融机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基本完成农村牧区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推进宅基地及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启动农牧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试点,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牧场、农牧民合作社、农牧业企业流转。实行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制,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把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规范举债权限和规模,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全面公开财政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预决算。

推进社会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严格执行机构限额,严格控制编制总数,试点在同一层级内实行人员编制动态管理、余缺调剂;逐步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科学配置机构权利和职能,推行市县乡三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在政府网站建设、大型会展和节庆活动、物业管理、市政保洁、垃圾清运等事务性管理服务方面,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并逐步推广到由政府承担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探索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推行文体公益性场馆组建理事会,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提高公益服务能力和水平。整合基层教育、文化、体育、科普等方面的资金、项目、场所、设施、人才等资源,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推进以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育质量为重点的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下大力气解决城乡、校际之间差距过大问题;逐步取消设置重点学校重点班,解决“择校热”难题;试点建立校长公开竞聘、教师定期交流机制,推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进中考招生制度改革,试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和学生素质评价制度;建立学科设置与企业需求联动配套机制,加快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取消以药补医,降低群众看病成本。落实好“单

16

赤峰市城市发展规划及经济状况专题研究2014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8y02u38ayh1xu1x81h8s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