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精选范文(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3-11-01 本文由追梦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精选范文【三】

  目前,陕北各个市(区)县在“十一五”规划中都把旅游业的发展、壮大列为了重要的规划内容。特别是结合红色旅游资源,都在不同程度上提出了发展红色旅游的战略,将红色旅游作为经济新的增长点。

  一、陕北红色旅游的兴起

  1.红色旅游形成的背景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方式,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出现,60年代渐具雏形,80年代随大众旅游的兴起而加速发展,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则兴起为专项旅游产品。2004年2月,中共中央做出了“要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指示。在此推动之下,全国的红色旅游迅速地发展了起来。当前,红色成为了人们心目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旅游活动。而红色圣地则成为全国人民心中永恒向往,陕北也成为这些永恒圣地中的一大亮点,随之兴起了一股红色旅游热。

  2.红色旅游的含义

  所谓中国的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陕北的红色旅游具有以下三个功能:

  第一,独特的教育性。主要指以了解和学习中国革命为目的,以旅游为手段,为游客营造一种自我启发的教育氛围。达到“游中学、学中游”,寓教于游,润心无声的境界。

  第二,独特的革命历史性。陕北红色旅游资源中的一些旧址、陈列的物品有着及其丰厚的文化积淀,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那段革命历史的一个很好的见证,可以让人们切身的体会到实地实景的厚重的历史感和民族自豪感。

  第三,独特的体验性。红色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性的参观、瞻仰与学习活动的综合。它与游客的亲身体验和参与是分不开的。例如在陕北开展的“穿红军服,唱红军歌,吃红军饭,走红军路”的参与性活动,真正的达到了寓教于游的目的和境界。

  陕北红色旅游的这些特点相比于其他地方的红色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优势。

  二、陕北发展红色旅游的特殊优势

  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陕北作为一块正在迅速崛起的“红土地”,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里,无数革命先辈和英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诗史,给革命后代留下了永远值得学习传承的伟大精神和永远值得寻访缅怀的红色圣地。据统计,延安市对外开放的红色旅游景点已达13处,其中4A级3处,3A级2处,2A级3处,主要有:凤凰山、杨家岭、枣园、王家坪、瓦窑堡、洛川会议旧址以及全面展示共产党13年延安历史的延安革命纪念馆。“革命圣地、延安精神”已成为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品牌,陕北也成为全国重点红色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及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榆林市红色旅游起步相对较晚,主要开发了米脂杨家沟、佳县神泉堡、靖边小河村、吴堡川口等革命旧址。随着延安市“1510”工程和米脂“转战陕北纪念馆”项目的完成,大陕北范围内的红色旅游就会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发挥出综合的优势,产生巨大的教育功能。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方式,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把握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促进红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陕北红色旅游资源的富集,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不能因为其“富有”就忽视了对它的保护,而且必须按照文物保护所应有的规律和规范性要求进行,不仅要保护文物本体,还要保护文物的环境风貌。

  红色旅游产品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和特色的旅游资源,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效益为核心,积极实施精品红色品牌战略,不断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建设步伐。

  三、陕北发展红色旅游的步骤

  1.从纵向深度丰富延安红色旅游产品,深入挖掘红色旅游产品内涵

  一方面,要逐步改善和提高展馆的档次水平,改变简单的图片展示和橱窗式的文物陈列,使表现手段更加科学化和现代化。可以使用声、光、电的形式展示中共在陕北十三年的光辉历史画面,还可以精心塑造的蜡像等形式,生动地再现、、等革命历史人物。

  另一方面,把红色旅游与体验式旅游相结合。随着旅游需求多样化的发展,人们既需要接受旅游文化的熏陶,又需要消费舒解身心、趣味性强、参与性强的产品。而体验式旅游则迎合了这一发展趋势。

  2.加强陕北红色旅游资源与地方特色资源的整合

  横向扩展大陕北红色旅游,全力打造红色旅游中新的景点,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产品销量,把红色与寻根祭祖旅游、黄河文化旅游、草原黄土文明,陕北民俗风情游等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发展,形成陕北地区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体系,有效的延长红色旅游的周期,使产品更充实,具有独特性和吸引力。

  3.突出红色旅游的产业特点,培育新的增长点

  在红色旅游景点的开发上,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优先开发当前被国家列为红色旅游线路中的纪念地,暂时不具备开放条件的要做好当前的保护工作。所以,陕北旅游业发展,应该抓住中央实施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一号工程”的大好机遇,重点改造建设好延安、榆林两地革命纪念馆、革命遗址、故居等景区景点建设,使其成为陕北红色旅游的“名片”。

  4.突出红色旅游个性

  红色旅游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就是说它可以和很多旅游形式相结合。所以就需要很好地处理红色旅游独特性和复合性的关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有意识的培育红色旅游中的一些新的增长点。

  陕北有党中央在陕北十三年给我们留下的近四百处革命旧址,同时还有浓厚的黄土风情文化等品位很高的旅游资源。因此,必须搞好红色旅游资源与这些旅游资源的整合,连点成线,区域成片,形成整体,共同做大做强。

  四、结论

  旅游是产业与文化的有机结合。丰富的文化内涵使旅游项目更具有无限的活力与魅力,旅游借文化以获得新的发展。地方特色文化、民族历史文化、区域文明共同组合而成文化旅游的基本内容。正是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历史特色的文学、艺术、哲学、宗教、饮食、建筑、园艺等等使得旅游富有文化内涵,而文化的持久性也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因。

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精选范文【四】

  红色体育旅游是通过把红色文化与体育文化活动整合设计成相应产品,进而引起人们的消费参与,在体验中感受革命历史文化、缅怀革命先烈的主题性活动Ⅲ。陕北红色体育旅游能还原战争中的历史故事和场景,升华人们的革命精神思想和爱国主义情结。

  这样不仅为陕北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发展拓展了空间,而且为陕北红色旅游提供了可以持续利用的旅游资源与发展动力,因此红色体育旅游应该是陕北旅游产品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和未来旅游产品建设的一个主要方向。

  1 陕北红色旅游资源与红色体育项目开发现状

  从2007年起,延安市先后对宝塔山等各景区进行综合治理,投资5.7亿多元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延安革命纪念馆。新建抗大纪念馆、新闻纪念馆等革命旧址陈列展室,先后打造“延安过大年”、“公祭民祭黄帝陵”、“万花山牡丹节”、“中国?洛川国际苹果节”、“延川红枣文化节”、“壶口瀑布旅游节”、“安塞文化艺术节”等7大节会。2012年全市共计接待海内外游客2190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118亿元人民币。这种集革命传统教育、绿色生态、农业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极大地增强了延安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延安红色旅游气候大成,成为我国红色旅游的争夺焦点。2006年延安开始尝试由静态转向动态,然后又由参观转向参与体验,2010年打造的全国红色景区独一无二的倾世之作“延安保卫战”横空出世,真枪实弹、飞机、装甲车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观众也可以穿上军装、拿起钢枪参与“保卫延安”,通过擒哨兵、打伏击、运动战的展示,还有革命胜利后的陕北大秧歌、安塞腰鼓,重现了当年我边区军民英勇善战与感人情节。延安保卫战表演的轰动与好评既是延安红色旅游的创新,也是红色文化与体育文化完美融合的成功之举。

  2 陕北红色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势

  2.1 丰富的基础资源

  地处中国黄土高原中心部分的陕北,地貌呈千山万壑、森林、千万条的河流、水库融为一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总面积92521.4平方公里。境内有“四河四川”:无定河、秃尾河、窟野河、佳芦河,皇甫川、孤山川、清水川、石马川,还有长征的落脚点胜利山有二万五千多个台阶。榆林毛乌素沙漠与红碱淖湖泊沙水合一,独特的景观带给游客不一样的感觉。延安经过十多年的努力,退耕还林总面积达到910.6万亩,实现了延安由黄到绿的转变,成为一个山清水秀、污染少的生态农业观光城市。在众多的红色旅游景区同时拥有山地、沙漠、高原、河流也只有陕北了。经过多年旅游路线改造,所有景点旅游专线基本全线开通,在原有基础上大力新修高速公路,开通动车专列和航空线路,如西安至延安至包头高速公路,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延安至西安、北京、重庆、广州等航线,加快了与周边旅游城市的联系。延安市宾馆饭店共计162家,星级饭店37家,非星级饭店125家。延安市旅游局从网络、投诉意见、问卷调查等多渠道了解游客感受,对宾馆酒店进行严等级评定,从而全面引导、督促宾馆饭店加强管理、改进服务和提升质量。这些良好的基础资源是延安红色旅游坚实的经济基础,也是陕北红色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2.2 独特的陕北文化、民族传统体育

  陕北是汉族和少数名族融合交流的前沿区域,在这块厚重的黄土地上源于区域条件的复杂性,其古老的民间文化得以保存,同时为现在的陕北提供了后续的历史资源。安塞腰鼓、洛川蹩鼓、陕北说书、安塞剪纸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还有其他民间民俗体育如陕北大秧歌、胸鼓、弹杏核、甩宝、翻绞绞、踢毛毽、打“老虎”等月。其中民俗体育代表安塞腰鼓被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称为“天下第一鼓”、“中华一绝”。这些体育项目都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展现陕北独特黄土文化的有效媒介,可以让游客通过不同的形式参与,这种形式多样的民俗体育项目也是革命年代边区人民自娱自乐的方式。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申请书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精选范文(2)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延安红色教育心得体会精选范文(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fanwen/153563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