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情况汇报
资阳市国土资源局 (2012年1月30日)
尊敬的全忠市长、荣木常务副市长,各位领导:
龙年伊始,全忠市长、荣木常务副市长及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到我局调研,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我们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极大鞭策和鼓励。我代表全市国土资源战线的同志对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将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过去5年工作的主要情况
过去5年,全市国土资源局管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的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在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土资源保障服务为中心,围绕全市工作大局,突出“三保”,做了大量工作,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保障发展有力
5年来,全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始终把强化国土资源保障服务作为贯穿各项工作的主线,有力地保证了全市重大基础设施、新兴产业、重大项目、民生工程项目用地。
1
2006年—2011年,省政府下达我市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1801公顷(不含单独选址项目),全市共获批建设用地7095公顷,其中,独立选址项目用地2383公顷,批次建设用地4712公顷。全市建设用地供应总量共793宗,面积2384公顷(市本级220宗,1125公顷,简阳市240宗,596公顷;乐至县142宗,244公顷;安岳县165宗,339公顷;雁江区26宗,81公顷)。
(二)耕地保护成效果显著
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两项指标自省政府纳入目标考核以来,均完成了目标任务。近5年,持续开展土地整理工程,全市完成土地整理项目91个,整理规模约78030公顷,新增耕地约7517公顷。
(三)政府收益明显提高
5年来,全市累计实现土地出让纯收益约30亿元,其中市本级约13亿元,为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发展、民生工程等公共事业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
二、2011年工作情况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厅的鼎立支持和指导下,在市级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做到了“保障有力、保护有效、管理规范”,达到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两个”提升的要求。重点抓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
2
作:
(一)坚持依法合规有效保障发展用地 1、积极争取省厅用地审批最大的支持
2011年,省政府下达我市常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300公顷。通过积极争取,全市共获批建设用地2006公顷,其中,圈内批次建设用地1209公顷、圈外独立选址项目797公顷(即成渝铁路客运专线项目和遂资眉高速公路项目);获批区位调整面积401公顷,全市全年共获批建设用地2407公顷。
去年,全市共完成土地征收1937公顷。 2、向内挖潜,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潜力
一是彻底清理,摸清家底。结合土地变更调查、卫片执法检查、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和“一张图”工程建设等工作,我们对历年供地情况、土地批准情况、土地储备情况等方面进行彻底清理,该上图全部上图,该建立台账的全部建立台账动态管理,既摸清了家底,也为下一步规范有序管理土地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开展存量土地和闲臵土地清理工作,为盘活土地资源打下基础。
三是研究建立和完善工业用地保障机制。报请市政府出台了《资阳市保障工业用地促进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研究建立工业用地建筑密度、投资强度、单位土地产出率、单位土地税收贡
3
献率等一系列约束性指标体系,从项目可研审查、用地预审、供地规模等环节严格控制,有效避免工业项目恶性圈占土地。建立工业项目准入和退出机制,逐步探索闲臵工业用地收回重新出让路子,激励和鼓励工业企业通过技改等方式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四是开展了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在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省政府批准的基础上,开展了全市171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其中:11个重点乡镇级规划编制已完成,报省政府待批;119个一般乡镇级规划编制已完成并通过审批。通过此次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解决了上一轮规划的局限,使全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更进一步科学合理,保证了在2020年以前各类用地不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而受到大的制约。
在省国土资源厅大力支持下,我市经国土资源部批准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定期评估和适时修改试点城市,即可根据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展的需要,对资阳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定期评估和适时修编。
3、向前创新,充分整合土地资源
一是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作为解决建设用地指标的主要补渠道。全市共申报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31个,预计可获挂钩周转总指标18575亩。已完成“挂钩”项目3个,实现挂钩周转总指标1890亩,其他项目正在启动或
4
实施。
二是依托相关政策,多途径解决用地问题。按照省国土资源厅和省发改委联合下发的《关于作好2011年重点项目用地工作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11?10号)、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已经省政府批准的城市乡镇批次建设用地进行区位调整有关问题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11?12号)等政策,通过实施建设用地区位调整等,保障重点项目用地。
三是区别对待、分类保障项目用地。对工业项目,根据轻重缓急和项目建设进度予以保障;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项目,予以全力保障;对农业产业化项目,引导向乡镇集中,服务业向城市集中等方式保障建设用地。
(二)坚持资源保护,坚守耕地红线
1、开展了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划定工作,启动了全市《农村土地整治规划(2010-2020)》的编制工作。
2、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全市耕地保有量稳定在40.61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稳定在 33.84公顷,牢牢守住了耕地“红线”。
3、继续推进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启动了6个“金土地工程”项目,整理规模5204公顷,实现新增耕地591公顷。新包装、申报了25个省立项省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土地整理规模
5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IT计算机邓市长来调研的汇报材料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