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0-06-08 本文由清风与我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前言

根据建设部建标[1998]244号文件《一九九八年工程建设标准定额制订修订计划》和建设部勘察设计司(99)建设技字第4号文件《关于成立(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编写工作领导小组和编写工作组的通知》的要求,本标准编制组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参考国内外有关的标准,充分征求意见,集各地之长,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以功能需求为出发点,作为推荐性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为:总则、术语和符号、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符合布线系统、智能化系统集成、电源与接地、环境、住宅智能化。

本标准由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解释工作。在应用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与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汉口路151号,邮政编码200002,电话021-63217420;传真021-63214301),以供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

副主编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建设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专家委员会 参编单位:建设部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 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 邮电部北京设计院 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 公安部科技局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

主要起草人员:温伯银 沈育祥 徐钟芳 瞿二澜 赵济安 成红文 邵民杰 陈众励 洪元颐 章纽惠 徐兴声 刘希清 濮容生 陈崇光 吴艳芳 黄与群 薛颂石 郭锡坤 张文才 潘云刚 李雪佩 孙 兰 李天恩 郭晓岩 朱甫泉 冯 斋 张 宜 陆伟良 目录

1 总则………………………………………………………………………………(1) 2 术语和符号………………………………………………………………………(2) 3 通信网络系统……………………………………………………………………(4) 3.1 一般规定…………………………………………………………………(4) 3.2 设计要素…………………………………………………………………(4) 3.3 设计标准…………………………………………………………………(5)

4 办公自动化系统…………………………………………………………………(9) 4.1 一般规定…………………………………………………………………(9) 4.2 设计要素…………………………………………………………………(9) 4.3 设计标准…………………………………………………………………(10)

5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12) 5.1 一般规定………………………………………………………………(12) 5.2 设计要素………………………………………………………………(12) 5.3 设计标准………………………………………………………………(13) 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3) 7 安全防范系统………………………………………………………………(24) 7.1 一般规定………………………………………………………………(24) 7.2 设计要素………………………………………………………………(24) 7.3 设计标准………………………………………………………………(25) 8 综合布线系统………………………………………………………………(35) 8.1 一般规定………………………………………………………………(35) 8.2 设计要素………………………………………………………………(35) 8.3 设计标准………………………………………………………………(38) 9 智能化系统集成……………………………………………………………(41) 9.1 一般规定………………………………………………………………(41) 9.2 设计要素………………………………………………………………(41) 9.3 设计标准………………………………………………………………(41) 10 电源与接地…………………………………………………………………(43) 10.1 一般规定………………………………………………………………(43) 10.2 设计要素………………………………………………………………(43) 10.3 设计标准…………………………………………………………(43)

11 环境…………………………………………………………………………(47) 11.1 一般规定………………………………………………………………(47)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

11.2 设计要素………………………………………………………………(47) 11.3 设计标准………………………………………………………………(47) 12 住宅智能化…………………………………………………………………(50) 12.1 一般规定………………………………………………………………(50) 12.2 设计要素………………………………………………………………(50) 12.3 基本要求………………………………………………………………(50) 本规范用词说明…………………………………………………………………(52) 附:条文说明……………………………………………………………………(53)

1总则

1.0.1 为了规范智能建筑工程设计,提高智能建筑的设计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智能办公楼、综合楼、住宅楼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其他工程项目可参照使用。

1.0.3 智能建筑中各智能化系统应根据使用功能、管理要求和建设投资等划分为甲、乙、丙三级(住宅除外),且各级均有可扩性、开放性和灵活性。智能建筑的等级按有关评定标准确定。

1.0.4 智能建筑设计,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方针,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用可靠。

1.0.5 智能建筑工程设计,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0.1 智能建筑(IB)Intelligent Building

它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设备、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2.0.2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电力、照明、空调、给排水、防灾、保安、车库管理等设备或系统,以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为目的,构成综合系统。

2.0.3 通信网络系统(CNS)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它是楼内的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基础,同时与外部通信网络(如公用电话网、综合业务数字网、计算机互联风、数据通信网及卫星通信网等)相联,确保信息畅通。

2.0.4 办公自动化系统(OAS)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

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应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行为科学等行进技术,使人们的部分办公业务借助于各种办公设备,并由这些办公设备与办公人员构成服务于某种办公目标的人机信息系统。

2.0.5 综合布线系统(GCS)Generic Cabling System

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部之间传输网络。它能使建筑物或建筑群内部的语音、数据通信设备、信息交换设备、建筑物物业管理及建筑物自动化管理设备等系统之间彼此相联,也能使建筑物内通信网络设备与外部的通信网络相联。

2.0.6 系统集成(SI)Systems Integration

它是将智能建筑内不同功能的智能化子系统在物理上、逻辑上和功能上连接在一起,以实现信息综合、资源共享。

3通信网络系统 3.1 一般规定

3.1.1 通信网络系统应能为建筑物或建筑群的拥有者(管理者)及建筑物内的各个使用者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

3.1.2 通信网络系统应能对来自建筑物或建筑群内外的各种信息予以接收、存贮、处理、交换、传输并提供决策支持的能力。

3.1.3 通信网络系统提供的各类业务及其业务接口,应能通过建筑物内布线系统引至各个用户终端。

3.2 设计要素

3.2.1 应将公用通信网上光缆、铜缆线路系统或光缆数字传输系统引入建筑物内,并可根据建筑物内使用者的需求,将光缆延伸至用户的工作区。

3.2.2 应设置数字化、宽带化、综合化、智能化的用户接入网设备。 3.2.3 建筑物内宜在底层或地下一层(当建筑物有地下多层时)设置通信设备间。

3.2.4 应根据建筑物自身的类型和用户接入公用通信网的条件,适度超前地配置相应的通信系统,其接口应符合通信行业的有关规定。

3.2.5 建筑物内或建筑群区域内可设置微小蜂窝数字区域无绳电话系统。在系统覆盖的范围内提供双向通信。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

3.2.6 建筑物地下层及上部其他区域由于民屏蔽效应出现移动通信盲区时,在行业主管部门的同意下,设置移动通信中继系统。

3.2.7 建筑物相关对应部位设置或预留VSAT卫星通信系统天线与室外单元设备安装的空间及通信设备机房的位置。

3.2.8 建筑物内应设备有线电视系统(含闭路电视系统)及广插电视卫星系统。电视系统的设计应按电视图像双向传输的方式,并可采用光纤和同轴电缆混合网(HFC)组网。

3.2.9 建筑物内应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或预留会议电视室,可配置双向传输的会议电视系统,并提供与公用或专用会议电视网连接的通信路由。

3.2.10 根据实际需求,建筑物内可设置多功能会议室。可选择配置多语种同声传译扩音系统或桌面会议型扩声系统,并配置带有与计算机互联接口的大民间幕投影电视系统。

3.2.11 建筑物内设置的公共广播系统,应与大楼紧急广播系统相连。 3.2.12 建筑物底层大厅及公共部位应设置多部公用的直线电话和内线电话。 3.2.13 建筑物内应设置综合布线系统,向使用者提供宽带信息传输的物理链路。

3.2.14 建筑物内所设置的通信设备,除能向用户提供模拟话机Z接口外,还应提供传送速率为64Kbit/s, n×64Kbit/s、2048Kbit/s以及2048Kbit/s以上的传输信道。

3.3 设计标准

3.3.1 甲级标准应符合下列条件:

1 将公用通信网上光缆线路系统或光缆数字传输系统引入建筑物内。并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将光缆延伸至用户的工作区。

2 光缆宜从两个不同的路由进入建筑的。

3 接入网及其配置的通信系统对于光缆数字传输系统设备容量的需求应满足承载各种信息业务所需的数字电路、专用电路及其传输线路,并以2048Kbit/s端口的通路数确定。设计时应按200个插口的信息插座配置一个2048Kbit/s传输速率的一次群接口。

4 应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配置相对应的通信设施。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IT计算机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wenku/107762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8-2022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