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高中语文福建高考全真试卷【24】含答案考点
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六 七 八 总分 得 分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装潢 唇枪舌箭 供稿(gòng) 洞见症结(zhēng) B.发轫山清水秀牌坊(fāng)潜移默化(qián) C.蛰居绿草如茵下载(zài)乘人之危(chèng) D.倾泻轻歌慢舞哺育(bǔ)断壁残垣(yuán)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箭—剑,供(gōng);C.乘(chéng);D.慢—曼。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对于马航MH370客机失联调查结果的可靠性,许多人提出质疑:为何英国空难调查处能在未发现飞机残骸的情况下确定飞机坠毁?
B.如何在新的互联网环境下更加有效地发挥政务微博的作用,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将成为未来政务微博发展的关键。
C.中国梦,首先是百姓的安居梦。房子,在中国老百姓心中,不仅是向希望起航的港湾,更是一个遮风挡雨的住所。
D.2009年新一轮医改以来,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中心,政府加大投入,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医改红利。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重复赘余,“质疑”是“提出疑问”;C语序不当,应为“不仅是一个遮风挡雨的住所,更是向希望起航的港湾”;D句式杂糅,“围绕……”或“以……为中心”。复习中可整理一部分重复赘余、语序不当、句式杂糅的句子,以便此种类型的句子在试题中出现时一眼就能看出病因。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宋初颁布了标准的度量衡器,改革了币制,还改进了以首都汴京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使汴京成为“八方争凑,万国咸通”(《东京梦华录》)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B.本文系2012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浙江现代新型小城市培育政策跟踪研究——以龙港镇为例》(编号:12YD04YBM)的研究成果。
C.例如: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中把“民风”改为“人风”,鲁迅小说《祝福》中短工把祥林嫂死了说成“老了”,都是使用了“委婉语”。
D.“几年前,饱受资金困扰的我们获得了政府的一笔大学生自主创业专项基金,解了燃眉之急。”吴庆文回忆说:“这些支持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 B项书名号改为引号。C项去掉冒号。D项冒号改为逗号。 4.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几个南昌驴友在五风十雨,气温低、高原反应大的情况下,努力了一个小时,终于把湖北游客在海拔4500米的色季拉山的石碑上涂鸦的“到此一游”擦掉了。
B.景色秀丽的庐山,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那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如堕五里雾中的感觉。
C.每天从开市到收市,他的目光就一直盯着这只走势不瘟不火的股票,一遍一遍地推算自己的判断究竟有多少分把握。
D.军政军民团结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民族分裂分子的破坏活动只不过是蚍蜉撼树,注定不会得逞,必然会以失败告终。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D“蚍蜉撼树”比喻力量很小而想动摇强大的食物,不自量力。A“五风十雨”比喻风调雨顺。B“如堕五里雾中”指好像掉在很大的烟雾里,形容模模糊糊,摸不着头脑或认不清方向。不能用于云雾本身。C “不瘟不火”,戏剧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不能形容股票走势或商品销售形势。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款识/咫尺楔子/歇息揆情度理/度德量力 B.靓妆/菁华感喟/惭愧济世安民/光风霁月 C.内疚/针灸隐蔽/幽僻拾人牙慧/拾级而上 D.拮据/诘难悱恻/蜚声钻木取火/拍马钻营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此题主要涉及到多音字如“拾 ”、“度”以及形声字的误读现象等考查,难度不大。A选项中,zhì/zhǐ,xiē,duó;B选项中,jìng/jīng,kuì,jì;C选项中,jiù/jiǔ,bì/pì,shí/shè;D选项中,jié,fěi/fēi,zuān。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评卷人 得 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1年1月1日8点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开播,信号覆盖全球。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专业纪录片频道,也是第一个从开播之始就面向全球采用双语播出的频道,它向世人亮出了拥有人文精神的中国影像。央视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主要呈现四大主体内容、六大主题时段的播出特点,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央视纪录频道同时采用国际纪录片频道的通行方式,淡化栏目概念,强化大时段编排,以主题化、系列化和播出季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摘编自杨玉洁等《真实聚焦:2010~2011中国纪录片频道运营与纪录片产业发展纪录》) 材料二:
注:群众构成反映的是收视人群的构成,回答了“谁在看该频道”的问题。集中度是目标观众收视率与总体观众收视率的比值,表示的是目标观众相对于总体观众的收视集中程度,能够回答“谁更喜欢收看这个频道”的问题;集中度的比值大于100%,表示该类目标观众的收视倾向高于平均水平。 材料三:
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央视纪录频道实行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制作出的精品节目数量众多。当然,频道化运营模式也有其自身的劣势,劣势在于频道可以调动的资源非常有限,其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都会受到种种限制。央视纪录频道目前正积极推进制播分离模式,节目制作以社会招标、联合制作、购买作为主要方式,并辅以自制精品,为建立较为健全的制作管理模式做好准备。 (摘编自张同道等《2011年国家纪录片频道发展报告(下)》) 材料四:
总部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家地理频道是一个全球性的付费有线电视网。目前,国家地理频道已经以34种语言转播至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逾2亿9千万用户。作为一个纯纪录片频道能够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除了高质量、高观赏性的节目内容之外,与其频道自身的制播运用模式是分不开的。其制播运营模式如下:有线电视系统是在地方政府的批准下由有线
电视系统运营商投资建立的,有线电视系统直接面向订户收取费用,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是指拥有并运营有线电视系统的企业实体。有线电视节目提供商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提供节目。具体到国家地理频道而言,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以及其他渠道承担提供片源的任务;国家地理频道承担的是节目制作等任务,即让来自国家地理电视公司等渠道的单个的片源变成有机结合的整体,适于在电视上播放;康卡斯特电信公司作为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则承担把电视信号传送到千家万户的电视机上的技术性播出任务。
(摘编自楚蕙萍《多元延伸,有机互动——美国国家地理频道运营模式初探》)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B.C.D.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规划,以期将来能够呈现出主题化、系列化的节目播出方式。
B.根据材料二中性别、年龄、学历这三项,我们能够了解到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的观众构成和集中度的基本情况。
C.2011年,在71个大中城市的观众调查中,中央电视电台纪录频道观众构成最高的三类人群分别是:男性、45~54岁以及高中学历。
D.根据材料二可知,随着目标观众年龄的增加以及学历的增高,集中度的比值也在不断地攀升。
E. 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制作管理模式较为健全,它在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方面不存在受到限制的问题。
8.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的不同。 【答案】 6.D 7.BC
8.①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开播初期采用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央视是纪录片的主要制作基地;②美国国家地理频道采用的是制播分离的运营模式,节目的制作与播出相对分离。 【解析】
6.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文章的内容和手法。考生应重点分析选项内容与文章内容的吻合度。原文有“美国国家地理电视公司以及其他渠道承担提供片源的任务”,国家地理频道承担的是节目制作等任务,承担把电视信号传送给电视观众的是“康卡斯特电信公司”。 7.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A项目的错误,原文为“央视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央视纪录频道同时……以主题
化、系列化和播出季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D项归类错误,由图表可知,55岁以上人群及“大学及以上”学历关注度下降。E项肯否不当,原文是说需要“地方政府的批准”,可见也是有限制的。
8.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筛选信息、整合信息的题目,要想答对,首先要根据题干要求,把答题区间找对,从中筛选出对答案有帮助的信息,然后还要会概括,要点要简洁,尽量使用文中词语。由“材料三”可知,“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央视纪录频道实行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目前正积极推进制播分离模式”,由“材料四”可知“其制播运营模式如下:有线电视系统是在地方政府的批准下由有线电视系统运营商投资建立的,有线电视系统直接面向订户收取费用”。
点睛:先泛读:了解文章大意、结构,圈出关键词、句;再审题:确定范围、角度、要求;然后精读:寻找相关信息,筛选关键词语;最后加工:按题目要求整合信息。 评卷人 得 分 三、文言文阅读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一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二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
【2】
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论语·子路》) 三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注:【1】輗(ní):牛车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軏(yuè):马车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2】斗筲(shāo)之人:筲,竹器,容一斗二升。比喻器量狭小的人。 9.孔子认为士的标准分为三个层次,其后两个层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三则材料对“信”的表达是否矛盾?结合上面选段,简要说明你对儒家“信”的理解。 【答案】
9.有孝悌之行言必信行必果
10.不矛盾。“信”即守信讲信用,“信”是儒学的核心观念之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的是“信”对人的重要性。但儒家并不是无条件地推崇“信”,儒家认为人要懂得在不违背道义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通,否则就是不问是非固执己见的小人了! 【解析】
9.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意概括的题目,注意结合文中的重点词语“其次”“孝”“弟(悌)”“言必信,行必果”。
【1】
,小车无軏
【1】
,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搜索“diyifanwen.net”或“第一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第一范文网,提供最新IT计算机2018-2019年高中语文福建高考全真试卷[24]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全文阅读和word下载服务。
相关推荐: